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鑫  杨涓 《军事历史》2011,(5):55-61
1949年,美国为遏制苏联,联合12个欧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相对完备的行政和军事机构,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冷战结束后,北约由防御性军事组织演变为进攻性军事组织,由区域性军事集团演变为全球性军事集团,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的得力工具,对当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苏联东欧剧变后,国际敌对势力加紧运用意识形态渗透战略对我国施行西化、分化,企图一举把社会主义中国搞垮。然而,这一幕没有在中国出现,中国人民在吸取教训中警醒、奋进,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绝不能低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带来的严峻形势。其一,意识形态渗透目标具有确定性。几十年来,西方和平演变战略虽几经调整,但战略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而且近年来西方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目标越来越明确、具体。早在美苏冷战时期,西方敌对势力就制定了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宣传提纲,把反对共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本部分史学家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在二战期间日本曾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他们诡称,日本制定进攻苏联的计划是一种防备苏联进攻的防御性措施,日本在苏德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立场.但从解密的日本天皇御前会议、日本政府及其它军事机构的秘密文件都驳斥了这一观点.下面让我们看一下日本在苏德战争中是如何保持中立立场的?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80年代,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挟其经济、科技发展的优势,利用西方意识形态,向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并相继用“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的攻势在东欧国家和苏联的军队中打开缺口,致使这些国家在面对国家光亡,民族危机的时刻,军队无所作为,导致这些国家改旗易帜,四分五裂。与此形成鲜明对  相似文献   

5.
《当代海军》2003,(6):29-29,28
俄罗斯是开发水雷最早的国家之一,是早期使用水雷打击水面舰艇最频繁的国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水雷作战是其重要的作战手段之一。 长时间以来,俄国人始终对水雷作战表现出一种超常的兴趣。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地理上看,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其边疆与许多封闭浅滩型海区相接,在这些浅滩区可以毫无困难地大量而广泛地使用水雷——进攻性或者是防御性地使用;第二,水雷原被视为一种海军弱小国家的武器,与西方海军大国相比,沙俄和苏联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海军相对弱小的国家;第三,水雷一直是一种造价低廉而易于大量生产的武器,它是工业不发达国家海军的理想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俄就属于工业不发达的国家;第四,水雷是一种隐蔽而致命的武器,“四两可以拨千斤”。因此,俄国人对水雷的浓  相似文献   

6.
黄载浩  陈岳 《环球军事》2014,(15):66-66
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领土完整以及国家和平发展。为此,中国实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防御性国防政策起源于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外交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战略上坚持后发制人的原则。尽管中国与域内有关国家存在领土主权纠纷和海洋权益争端。但中国坚持和平解决问题的立场.并表示今后不以武力侵略他国或威胁他国.也不参与军备竞赛。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苏联海军对建造核潜艇十分积极,但为什么偏偏对航空母舰的建造那么冷漠呢?到底是苏联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还是苏联战略认识的缺失?或是苏联首脑对海军认识的偏差,还是单纯经济原因?也许这些都是原因,它们最终决定了强大的苏联海军没能将航空母舰作为自己的核心力量。不过苏联领导人对海军的看法一直不全面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作为苏联的缔造者列宁就忽视海军,他曾说过:“苏联不需要强大的海军,我们只要有足够数量小型舰艇组成的海岸警卫队就够了。”而斯  相似文献   

8.
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态势分析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驱护舰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驱护舰编队海上对潜防御作战的新特点,根据特定驱护舰编队的使命任务,提出了特定驱护舰编队对潜进攻性搜索与防御性搜索的新概念,并在战斗战场范围内对特定驱护舰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态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编队对潜防御性搜索方法.对部队作战与训练具有一定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情报战的产物20世纪50年代,世界进入了科技革命时代,但由于苏联奉行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支配着包括科学和文化在内的所有领域,因此苏联的学者和设计师们根本无法与西方同一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信息交流,也无法掌握到最新的研究成果。著名的“铁幕”政治阻断了双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不  相似文献   

10.
苏联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人有决定未来的能力。然而,许多论著增长的结果(即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增长着的复杂的经济计划的需要,军事事务中的变革等等)对苏联领导者已造成管理这些领域愈加困难,更不用说考虑他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军政关系中,文官控制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政策选择,也是区分不同军政关系类型的重要指标。印度独立初期,尼赫鲁政府为防范军队发动政变,通过制度设计和意识形态,实现了全面型的强文官控制。在制度设计层面,通过平衡文武力量,尼赫鲁有所克制地组建了本国的军事力量;通过塑造官僚体系内部的张力,尼赫鲁限制了高级军官影响力的膨胀。在意识形态层面,通过弱化国家安全威胁、强化文官控制规范的传播,尼赫鲁降低了军事议题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增强了军队服从文官的意识。上述措施一方面降低了军人发动政变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对印度的国防建设和军事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舰船》2011,(8):58
自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就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国际体系的权力分布也因此从两极结构转变为单极结构。与这种转变相对应的是,在过去十多年中,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是有关冷战后美国大战略问题的讨论。尽管在许多问题上都存在严重分歧,但参与这场讨论的进攻性现实主义者和防御性现实主义者一致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美国应放弃以往的那种"绝对优势战略",转而采取某种"离岸制衡战略",而后者意味着美国应摆脱冷战期间在欧亚大陆上承担  相似文献   

13.
美国卡特政府执政后期,国防部部长哈罗德·布朗与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形成政见同盟,一同建议深化美中安全关系,强化“联华制苏”。苏联入侵阿富汗导致美苏“缓和”终结后,以售华防御性军备与超视距预警雷达为核心,以布朗1980年历史性访华和深化美中军事外交关系为标志,以鼓励西欧盟国提质对华军售为补充,中美两国于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制苏安全协调关系进一步升级为初步战略关系。中方乐见中美安全关系进步,借此提升军力、改善战略环境。中美初步战略关系有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亦是美国对苏“新冷战”的关键组成,促进了冷战再转型。布朗所强调的“有限军售援华战略”,及其提防中国独立意志崛起的心态一直发挥影响,直至1989年美国终结对华军售。布朗访华及其有限发展美中安全关系的实践,构成冷战末期中美初步战略关系的关键内容,亦彰显中美大国关系中持续作用的结构性纠葛与战略性矛盾。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理论界通常只概括为依赖社会存在和相对独立性两点.文章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三点:其一,是对社会存在较深层面的反映;其二是社会影响性;其三是对社会关系的评判性.在剖析上述特点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有四个方面:一是作为社会自然历史过程中的能动的中介环节;二是对社会心理有加工、调整、扬弃和萌新的作用;三是对科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四是它实为国家政权的灵魂之所在.文章提出了“能动的中介环节”这一概念;提出了社会意识形态在发挥社会影响过程中有中介作用的观点;提出了“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泛社会意识形态”的区分.文章认为,政党或国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有赖于泛社会意识形态的繁荣.  相似文献   

15.
苏联剧变,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就意识形态来说,苏共思想教育工作的失策,导致全社会尤其是青年一代从意识形态迷茫,滑落到理想信念崩溃,无疑是政变的思想根源。分析苏共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以便创新和改进我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6.
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是将经过高能加速器加速的电于,质于和中性原于(中性束流是由离于经过加速器加速后预以中性化而得)形成高能强流的粒子束,用接近光的速度射向目标(核弹头.弹体等),以烧穿其壳体,起爆弹头的引爆系统或损坏其内部的电子器件。 设想中的粒子束武器用于陆基、空载和舰载防御性武器,主要作为战略防御性武器,有时可以作为进攻性武器,例如在空间作战站部署的加速器向地面发出粒子束流的辐射锥,它可以杀伤人员,不产生冲击波,其破坏效应相当于一个大当量的中于弹。 这种武器的前景如何?一九七七年至一九七九年间,在美国高级政府官员,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赞成派认为,苏联已走在前面了,美国应紧紧跟上,反对派认  相似文献   

17.
正确地评估国防经济实力,通常是国家与国家对抗、国家集团与国家集团对抗过程中,用来支持国家政策和防务政策的重要资料。二次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在激烈对抗中各自对对方的国防经济实力不断作出评估。特别是50年代末,苏联洲际导弹发射成功和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使美国的公众、议会、总统都感到了安全危机,促成了美国战略管理的“反思”,重视了对苏联国防经济实力评估,同时也重视了对美国国防经济实力计量,从而推进美国的计量经济学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苏联和激进的第三世界国家强大空军的威胁下,防空对北约盟国及其它一些国家来说,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同1975年以前相比,苏联的空军更加强大,在军事上的意义更为重要。少数第三世界国家也装备了先进的战斗轰炸机,包括利比亚的苏-24,古巴的米格-23。 在过去的十年中,苏联研制和部署了两代先进的战斗机(米格-23和米格-25及以后的苏  相似文献   

19.
经济条件和国家安全是决定国防支出的两个主要因素。从1954年至今,中国的经济条件和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但国防支出的决定模型反映出中国当前的国防政策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实际国防支出没有超出基本的防御性国防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20.
网络技术的延伸发展与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衍生了网络意识形态的新样态,新时代以来,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最前沿。网络交往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也对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大学生肩负着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厚望,而其价值观处于拔节孕穗期,又作为最大的网络原住民群体,最需要精心培育和引导。为此需要提出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有效路径,筑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重要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