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火之中见生死,对于军人无疑是最大的考验。在踏上飞往马里的航班前,尽管每名维和官兵都悄悄地留下了遗书,但3个分队的领导都向大家承诺:"把你们满腔热情带出去,也一定会把你们一个不落、生龙活虎地带回来。"伴随着高昂激越的《义勇军进行曲》,沈阳军区领导把一枚枚金灿灿的荣誉奖章,郑重地挂在数十名从西非大陆凯旋的官兵挺起的胸膛上。勋章与奖章交错,泪光与荧光辉映。首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表彰大会颁奖现场,回放着395名维和官兵试剑沙场、  相似文献   

2.
我是吴志勤,今年92岁。是当年在沙家浜芦苇荡里养伤的36名新四军伤病员之一,也就是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中“18棵青松”的原型之一;我当年盼那些战友都不在了,只剩我一人了。  相似文献   

3.
“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京剧《沙家浜》中脍炙人口的一段唱词,勾画了当年阿庆嫂、沙奶奶和郭建光等沙家浜军民奋勇抗日、鱼水情深的动人情景,也引发了人们对迷人的江南水乡——沙家浜的美好向往。沙家浜与常熟共名,名扬天  相似文献   

4.
今年主题教育开展后,天津警备区教导大队官兵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参观见学,你学到了什么?6月12日,这个大队组织60余名官兵走进驻地经济开发区,到几家知名企业参观。一路走来,大家专心听讲,不时提问,很多人还用自带的照相机、录音笔和笔记本记录、收集有用的资料。官兵们的表现,给企业领导和员工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大队领导感到非常欣慰。参观见学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一种形式,有助于官兵开阔视  相似文献   

5.
在河南省西峡县城关柳营村,94岁的范玉珍珍藏着一本画着特殊符号的"家谱"。这些符号,记载着102名转业、调离和在职的县人武部官兵20年如一日接替照料老人的情况。1985年初的一天,西峡县人武部干部杜连平出差路过棚营村时,见一位年  相似文献   

6.
和平之犬     
苏丹当地时间元月19日,是我国首批赴达尔富尔维和部队第二梯队官兵告别联非达团超级营地的日子。这天一大早,我就感觉到有些异样。营区里前些天还不时围着我们新来的第二批维和官兵转圈的狗,全不理我们了,都围着即将回国的首批官兵,嘴里呜呜地低声叫着,似乎在向老主人倾诉离别的伤感。临行前一天的晚上10点多钟,我经  相似文献   

7.
有一组特殊的数字规定,写进了第六批赴苏丹维和工兵大队党委会的决定之中,也落实在每名官兵的具体行动之中。特殊条件下完成特殊的使命任务,必须有特殊的规定作保证。大队党委成员一致认为。艰苦环境中实现自我锤炼和超越,必须有过硬的耐力作支撑。全体维和官兵同声承诺。  相似文献   

8.
一年四季,天文点哨所冰封雪裹,没有绿色。去年,天文点哨所的官兵换防,一批官兵又要上山,在送行的人群中,有一位维吾尔族小女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文竹,高高地举到连长惠晓峰的面前,用流利的汉语说:“叔叔,听说山上四季都是冰天雪地,看不到绿色,我送你们一盆花,让叔叔们天天都能看到春色。”  相似文献   

9.
正2008年12月26日启航,中国海军已连续、不间断、常态化地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整整5年。5年,追逐深蓝,中国一批批军舰满载友好的种子遍行五大洲四大洋,密密麻麻的航迹线覆盖了千米风万丈演。护航官兵一举创下护航5年的中国海军新纪录,并且这一纪录随着时间嘀嗒作响仍在延续。当人们的目光聚焦在护航官兵守卫着一艘艘商船安全航行时,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护航官兵背后站着一群可亲可  相似文献   

10.
在双休日学习科文知识王凤全,李占玉实行双休日以后,各部队都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当作丰富官兵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突出了学习的主题,保证了双休日的活动方向。基层官兵参加各种函授、培训十分踊跃。但怎样才能保持官兵持久的学习热情,也成了摆在基层政工干部...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温州武警边防部队的警营,有一群兵,长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当地的孤寡老人、残疾人,与之建立了深厚而又特殊的亲情。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被传唱,浓浓的亲情在一批接一批的官兵心中传递着。  相似文献   

12.
人物名片:兰州军区某炮兵团政委张晓明,真心爱兵、精心育人,被官兵亲切地称为"育才园丁"。几年来,他带领党委"一班人"始终把育兵成才作为重点工程,积极为官兵创造学习条件,满足官兵的成才愿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搞好生活保障,不断改善官兵的生活条件。为提升官兵的信息化素质,该团率先建起了军营互联网吧,为每个连队建起了拥有24个以上终端的网络室。目前,该团已有712名官兵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先后有8名干部考上了研究生,682名官兵取得了函授、自考大专以上学历。团队被军区评为"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并涌现出优秀藏族大学生干部李德林、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叶涛、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一等奖获得者邓彪等一批学习成才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3.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在贵州高原西部,在滔滔东去的南北盘江岸边那峰波谷浪里,从热浪滚滚的七月炎夏,到冰凝大地的严酷寒冬,那摇撼山河的炮声在不停地轰响。 这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炮声。贵州省某预备役部队的6000多名官兵,在长达10公里的山地上摆开了决战黔西南的筑路战场。 在一批又一批预备役官兵的轮番激战中,一条带着黔西南  相似文献   

14.
1945年1月的一天,盟军总部门诊所前来了许多自愿为前方献血的官兵。一名军官挤进室内,躺在担架上要求献血。邻床的一位士兵见了,大吃一惊,这人竟是盟军最  相似文献   

15.
第二年,阳春三月,人们惊讶地发现,在烈士墓旁,长出一株红艳艳,鲜嫩嫩,非常悦目,逗人喜爱的山花。这种花,开始只有一株,后来变为两株、三株……最后开得满山都是,把碧绿的山野都映成了红色的海洋,人们把它叫做映山红,又叫满山红。在古老神秘的长白山麓,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42年的冬天,30多名八路军战士与1000多个日本鬼子在这里展开一场血战,虽然敌我力量悬殊,但在连队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官兵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最终在刺刀见红中将敌人悉数歼灭,我军将士也全部壮烈牺牲。就在  相似文献   

16.
地处渤海之滨的海军某试验船大队 ,活跃着一支深受官兵喜爱的业余水兵军乐队。你可别小瞧了这支乐队 :他们不但多次圆满完成迎送军委、海军首长的演奏任务 ;为北京世纪大阅兵输送了两名军乐队员 ;还为推动所在部队的文化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呢 !这支水兵军乐队开始组建是 8年前的事儿。当时 ,萨克斯、架子鼓等40多件乐器购回部队时 ,官兵一下子轰动了。毕竟部队营区偏僻 ,基层连队大多是电视机一台、乒乓球桌一张 ,文体设施非常贫乏。谁也不会摆弄这些洋玩意。有些大胆的官兵去捣鼓一番 ,发出的声音大都似鬼哭狼嚎 ,让人掩耳退避三舍。购进…  相似文献   

17.
王鹏 《政工学刊》2006,(4):49-50
伴随着新世纪的脚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处于这个社会里的军营也经受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我军开始了以信息化为牵引、用信息化带动机械化的军事变革,军营里悄然掀起了一股愈来愈强烈的学习成才热潮。但调查分析发现,部分官兵的学习陷入了诸多误区,必须尽快走出来,才能有所成就。具体来说,部队官兵学习成才应该走出以下八个误区:一、学而不专。有一幅漫画画得好:一个人拿把铁锹,挖两锹换个地方,挖两锹再换个地方,最终也没挖出水来。殊不知,再往深挖一锹就可以见水。有的官兵就如这个挖水人一样,不认真选择目标,盲目学…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又有一批部队官兵走进军地院校,参加集训班、读书班之类的短期培训。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今天,这种短、平、快的充电模式,为部队官兵更新知识结构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部队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和专业人才。但是,在个别单位和人员身上存在只充电不放电的现象。有的人各种培训  相似文献   

19.
孔令学.黑龙汀省省长助理,2004年2月担任哈尔滨预备役炮兵旅第一政委。上任之初,多数官兵都心存疑虑,让这样一个工作繁忙的省长助理担任第一政委.会不会是只挂一个名?但是自从他穿上这身军装.一件件为旅全面建设排忧解难的事.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不仅拉直了官兵心中的问号.也增强了全旅官兵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建设一流预备役炮兵部队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20.
当我拿着奖状回到连队时,全连官兵在连队门前为我接风的笑脸,成了我今生最难忘的片段。1997年我是顶着"学生官"的帽子分配到了原单位,尤其我还是本科学生官就更成了稀罕物,学历高、知识多、见识广一时成了我的代名词,无论走到哪都是大家伙的焦点,可这种聚焦真不是什么好事,树大招风,战士们都把我当成"假想敌",好几次我都听见战友在背后议论着怎么打败我,弄得我是四面楚歌。生性好强的我怎能服软,时刻都保持一种备战状态,逼着我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的同时,也滋长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