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5月12日从以色列抵达开罗,继续其中东之行。鲍威尔在伊拉克战争之后马不停蹄地穿梭于美国和中东诸国之间。搁浅的中东和平之舟能否重启,令世人瞩目。 在鲍威尔离开华盏顿之前,中东形势出现了两个重要动向。上月底巴勒斯坦组成新政府之后,中东问题4方委员会正式公布了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本月9日,美国总统布什又宣布,美国拟在今后  相似文献   

2.
5月6日,美国总统布什任命前资深外交官和反恐专家保罗·布雷默出任伊拉克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全权负责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目前正在伊拉克组建战后临时政府的退役将军加纳将接受其领导。 布什是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宣布这项任命的。当时在场官员除布雷默之外,还有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务卿鲍威尔和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布什总统赞扬布雷默是一个非常出色能干的人。他说:“他经验丰富,任何事情都难不倒他。”他还称布雷默是“美国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月5日在联合国狠狠列数了一通伊拉克的“罪状”,并且敦促安理会作出授权对伊动武的新决议。可是,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2月6日却在其官邸公开对新闻界表示,新决议并非是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关键,美国应参照各国的意见,通过国际协调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人们不禁奇怪:一向惟美国马首是瞻、对布什强权政策亦步亦趋的小泉首相前不久还把“宙斯盾”  相似文献   

4.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徐金洲任振杰1989年10月,52岁的鲍威尔上将出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是美军首次由黑人担任这一职业军人最高职务,也是第一次由非西点军校和安纳波里斯海军军校出身的军人出任这一职务。任内,鲍威尔谋划指挥了美军入侵巴...  相似文献   

5.
继纽约中东问题四方会谈后,美国总统布什和国务卿鲍威尔7月19日又在华盛顿与埃及、约旦和沙特阿拉伯三国外长就中东问题进行了磋商。阿方官员会谈后向新闻界宣布,在如何解决巴以冲突问题上,美国领导人与他们在磋商中达成了一些共识,双方立场已比较接近。 约旦外交大臣马阿谢尔说,布什在与他们会谈时数次强调美方要争取在3年内彻底解决巴以冲突,帮助巴勒斯坦人建立一个独立的国家。马阿谢尔说,美方的这一态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想”。他说,对中东地区最近发生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布什在会谈中没有像以往一样只强调巴勒斯坦人应该首先停止针对以方的“恐怖”活动,而是申明以色列也应为解决冲突承担  相似文献   

6.
石建广 《宁夏科技》2001,(12):72-73
印度和巴基斯坦军队10月18日在克什米尔发生越境交火,25人在枪战中死亡。这场暴力冲突是在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刚刚结束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访问之后爆发的。印国防部消息人士说,鲍威尔离开新德里几个小时之后,边界地区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机枪交火”。  相似文献   

7.
12月2日,一群伊斯兰武装分子在克什米尔南部山区打死7名印度教徒。同日,印度士兵在克什米尔多处地区同伊斯兰武装分子交火,16名伊斯兰武装分子被打死。 “9·11”事件以来,美国为了顺利实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极力安抚印度和巴基斯坦。美总统布什宣布解除因核试验而对印巴两国实施的经济制裁。国务卿鲍威尔分别与巴印领导人举行了会谈。但印巴紧张局势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双方仍然冲突不断。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8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发表讲话说,美国已向一些国家、特别是索马里发出警告,如果它们希望避免成为美国反对恐怖主义的战场,那么,它们就必须拒绝为恐怖分子提供庇护。鲍威尔在接受《华盛顿时报》记者的专访时还说,上述警告是美国针对那些“庇护恐怖分子或试图吸引恐怖分子”的国家而进行的外交努力的一部分。他说,美国“眼下正在考虑和必须特别提到的一个国家就  相似文献   

9.
4月17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舆论失望的叹息声中离开中东,为10天的斡旋活动画上一个残缺的句号。他3会以色列总理沙龙,两晤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终究没有说服双方达成一个停火协议,白跑了一趟。这个结局并不令人意外。正如舆论所指出的,面对你死我活的巴以冲突,美国的调解姗姗来迟不说,其国务卿鲍威尔又耐着性子在冲突地区外围观望,盘桓数日才去“灭火”。难怪摩洛哥国王不留情面地说他应该先去耶路撒冷而非拉巴特。其实,谁都明白,这是要给以色列留下足够时间去把巴勒斯坦自治区翻个底朝天。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俄军反恐重拳连击下损兵折将的车臣恐怖分子,开始坐立不安。6月1日,车臣叛匪的所谓“外交部”发表声明,要求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利用其职权,令俄军停止对梅斯克尔尤特的反恐行动。此举  相似文献   

11.
国际5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宣布,中央情报局局长波特·戈斯当天上午向他递交了辞呈,他已接受戈斯的辞职。但布什没有说明戈斯辞职的原因。5月7日,伊朗议会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如果美国继续在浓缩铀的问题上向伊朗施压,那么这种举动将会迫使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5月10日,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美国国会作证谈到陈水扁过境美国受挫风波时说,美国必须  相似文献   

12.
林木 《当代海军》2001,(4):16-17
最近,美国新政府的国务卿鲍威尔在谈到对台湾问题时声称:美国“有义务满足台湾的防卫需求”。这表明美国新政府将继续通过对台军售方式来干涉中国内政,破坏中国的统一大业。或许正是因为有了从西方发达国家购买的一两件新式武器,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不仅极力回避“一个中国”,甚至抛出“纵深打击”、“决战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于2月5日晚向安理会提交伊拉克违反联合国决议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与伊武器计划有关的卫星照片、录音以及文字记录。美已开始向海湾地区派出F-117A“夜鹰”隐形战斗机,“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也同时驶离美国本土前往该地区,使美部署在该地区的航母达到4艘。美国一些军事专家认为,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准备已进入最后阶段,美军将在3月初完成对伊动  相似文献   

14.
国际1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表示"可以将不会军事侵犯朝鲜的承诺书面化,但是美国不会(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0日,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表示,美国方面正在考虑提出一项由多方参加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的正式书面协定。23日,朝鲜重申只有美国表明放弃敌视朝鲜政策,朝鲜才会参加旨在解决核问题的会谈。4日,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海法的一家餐馆遭自杀性爆炸袭击,共造成19人死亡,50多人受伤。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已宣布对这一事件负责。6日,以色列士兵用机枪向黎巴嫩境内南部地区猛烈开火。14日,以色列军方下令将15名在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驱逐到被以军完全围困的加沙地带。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年初,为了证实对萨达姆的指控、说服国会对伊动武,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曾在听证会上出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录音带,上面录制有伊拉克军方和政府大量的秘密谈话内容。此举使公众得以见识美国强大的电子监听能力。有媒体报导称,美情报部门曾在伊拉克战争前截获了伊军大量的雷达和通信数据……这些都是信号情报在实战中的具体应用。虽然信号情报侦察高度保密,美国政府官员很少在公开场合谈及其细节问题,但获取信号情报始终是美国国家安  相似文献   

16.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4,(23):12-13
今年11月16日,连任成功的美国总统布什提名赖斯为国务卿。赖斯扮演的国家安全事务顾问一职由谁来填补?不出人们预料,赖斯最忠诚的助手斯蒂芬·哈德利被提名接班。 不善言谈的"密友" 美国下一任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哈德利在白宫有着不错的声誉--从来不高声讲话,  相似文献   

17.
自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目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局势达到顶点。伊拉克战争使布什无暇同时顾及朝鲜问题,但在战争胜利后,布什又重新开始着手解决朝鲜问题。目前,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美国一方面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的途径来迫使朝鲜妥协,另一方面也一再声称并没有放弃使用军事手段以强制达到其目的。事实上,在朝鲜战争后至今的  相似文献   

18.
5月10日,美国副国务卿阿米塔奇风尘仆仆地来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向印度“推销”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计划:尽管美国的游说在许多盟国都碰了壁。但印度的态度却使美国“极为满意”。首先是印度外长兼国防部长辛格在会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印度政府“过去欢迎并且继续欢迎”布什5月1日发表的关于发展NMD、为世界建立新的核安全体制的讲话.并将与美国一起为全球设计一个全新的,  相似文献   

19.
凌子 《宁夏科技》2001,(5):78-79
日前,沙龙在与来访的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交谈时向伊拉克发出强硬信息:如果伊再度向以色列挑衅,以决不会像海湾战争期间那样默不作声。而且只要伊露出袭击以的苗头,以就会先发制人,让伊尝尝中子弹的滋味。以色列有没有中子弹,外界不得而知,但沙龙手中确实拥有一支他亲手缔造的王牌军,它就是神奇的“二六九”特种部队。  相似文献   

20.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