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区委书记苏和自任职以来,始终把国防建设放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通盘考虑,工作中倾情倾力支持国防建设。在他的关心支持下,区人武部各项工作年年都有新进步,先后被中央政法委和总政治部联合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单位",被内蒙古军区表彰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海南区连续5次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双拥模范城"。重学习做武装工作的明白人熟悉苏书记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武装通,这和他热爱国防事业,长年坚持国防理论和国防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张志强 《国防》2006,(10):31-33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立足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实质性准备要求,切实做到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紧紧围绕两个任务、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不断夯实四个支点、努力提高五种能力。始终坚持一条主线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战略观,也是统领、指导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胡锦涛主席强调:“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坚持十六大提出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我理解,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是经济建设的保障,而国防…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的金秋十月,日理万机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拨冗挥毫,写就“国防”两个大字。从此,《国防》杂志有了新的刊名题词。江主席为《国防》杂志题写刊名,是本刊办刊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国防理论研究和宣传战线上的一件大事。 江主席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我国的国防建设。早在1988年担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时,他就曾在本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在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担任党的总书记后,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掌舵人,始终关注国际风云变化,时刻把加强国防建设挂在心上。他  相似文献   

4.
张云  薛小荣 《国防》2004,(8):4-6
邓小平国防思想是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的科学指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邓小平开创了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新道路、新境界,实现了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国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战争与和平理论同中国传统战略文化在当代中国国防建设实践中的完美结合,表现出以和平性、防御性和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国防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主流,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国防思想的始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邓小平国防思维方法,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国…  相似文献   

5.
郑艳 《军事历史》2003,(2):72-75
台湾的国防建设是台湾国防史上的一件大事,晚清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1836—1896)在台湾的办防卓有成效。他在台湾的国防建设,折射出他的国防思想。本文试从刘铭传办防的具体行为出发,来探究他的国防思想,以加深对刘铭传和近代台湾国防建设的研究。一、整体性国防思想过去,对刘铭传在台湾办防的研究,往往只注重他加强台防的一些具体军事措施。殊不知,刘铭传在台湾的国防建设不仅仅局限于养兵办防,而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着手,力求提高台湾整体的和综合的国防力量.这是他在台湾国防建设中采取各种措施的主题。政治…  相似文献   

6.
他虽然没有当过兵,却有着军人的铮铮铁骨;他虽然不在军营,却始终魂牵梦萦着国防建设。他,就是李哲韬,自从2003年担任绥棱县县长和武委会主任以来,李哲韬以强烈的责任心抒写着不变的国防情怀。  相似文献   

7.
有你,有我,有他,国防连着你我他。新千年又一春的首期,本刊新栏目《国防连着你我他》同读者见面了,主持人敬请大家关注。 大力宣传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系,发动全民和集体为国防建设办事实,解难排忧,使全社会形成人人为我国防,人人爱我国防,人人建我国防的氛围。这是本栏目的宗旨,欢迎赐稿,来稿寄本栏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8.
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新中国前进的步履,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50年来,国防动员建设虽然厉经曲折,几经风雨,但始终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国防建设乃至整个国家安全奠定了稳固的基石。回首50年国防动员建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虽然没当过兵,但凭着对国防事业的深厚情感和不懈追求,所在街道武装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他,就是被表彰为“关心国防建设先进个人”“党管武装先进个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的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党工委书记、民兵营教导员黄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国防和经济建设要协调发展的方针。要辩证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处在一种相互促进、共生共长的融洽状态。面对机遇与挑战,为完成和平、发展、统一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足以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国防资源投入,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协调状态下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华北民兵》2011,(2):27-27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区委书记张世明,从区长到区委书记,他始终把关心支持国防建设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心系国防,情注武装,尽职尽责抓武装,使武装工作与经济社会呈现协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西部贫困县永德县县委书记的杨老三,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他对国防建设却始终魂牵梦萦。和平的年代久了,一些同志的国防意识逐渐淡化,在一些事关人武建设工作的问题上,出现了互相推诿、议而不实的现象。杨书记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亲自带领县委“一班人”,认真学习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指示和上级关于武装工作的政策规定以及相关的军事法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提高全县各级党政干部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自觉性。他还主持制定了《永德县党  相似文献   

13.
沈阳军区任命:大庆石油管理局综治办主任田芝永为黑龙江陆军预备役高炮师副参谋长,预备役上校军衔。消息传来,老田乐得合不上嘴,石油工人们也以不同的方式为他庆贺。几年来,他作为军地双重领导,始终把经济效益和国防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始终把支持预备役部队建设当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在关心、支持部队建设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国防意识和全局观念。  相似文献   

14.
无锡市委副书记、江阴市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袁静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在带领全市人民抓经济建设创一流佳绩的同时,认真履行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的职责,始终坚持高标准地做好武装工作。他常说:国防建设事关重大,关心支持国防建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一年里,《国防》杂志将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关于军队建设的论述为指导,以研究国防理论、指导国防建设实践、加强国防教育、普及国防知识、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宗旨,深入探索国防建设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杂志主要研究和宣传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防建设基础理论方面,主要包括:国防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国防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蒋百里是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人。他的国防经济学说可以概括为五点,即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要配合一致,实现协调发展;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战备要互相渗透,兼顾平战需要,力求军民结合;国防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力求自给自足;武器装备的研究与生产要有所区别,贵研究而慎制造;国防建设特别是某些军事工业应以国营为主,兼用民营。  相似文献   

17.
周大伟,曾是一名在部队服役5年的退伍军人,凭着对国防建设执着的追求,他由一名退伍战士成长为豫南边陲人口大县固始县县长之后,以他直率、刚毅的性格,身体力行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县的民兵、预备役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固始县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的国防观念有所淡化。对此周大伟感到不安: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国防建设是  相似文献   

18.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与国防杂志社联合主办阜阳市位于黄淮平原南端,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皖西北发展中的中心城市。古称“襟带长淮,控扼陈蔡,东连三吴,南引荆汝”,自古就是兵家要地。在新世纪新阶段,阜阳市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以“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积极推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将国防建设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促进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定期召开常委议军会、现场办公会、国防动员工作会,听取国防动员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各级…  相似文献   

19.
光善福 《国防》2011,(2):8-9
许卫国,195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中共辽宁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副主任。他分管国防动员工作以来,始终站在国家安全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辽宁边海防大省的特殊地位,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理念,围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潍坊市市长王大海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对部队官兵动真情、办实事,全心全意地为绿色长城增砖添瓦,使这座美丽的“风筝城”愈加璀璨。如今,一提起这位在大海边成长,对国防事业倾注了大海一样深情的王市长,驻军官兵纷纷称赞他是“拥军市长”。 “现代化大潍坊,离不了‘大国防’” 曾经在北大历史系潜修6年的王大海市长始终认定一个理儿:“建设现代化大潍坊,离不了‘大国防’这个盾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