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2006,(2):I0001-I0001
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前海棉业集团总公司农资公司,成立于1991年10月。该公司担负着全师19个农牧团场、1个开发区110万亩土地的农用地膜、化肥、农药、小型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工作。该公司下设两科、3站及24个配送中心。  相似文献   

2.
农三师44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小海子垦区中心,军垦新城图木舒克市近郊,总人口2.8万人。全团土地面积79.8万亩,其中耕地16.08万亩。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畜牧业、林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为辅的农牧团场。  相似文献   

3.
截至今年11月底,农八师一二一团农业职工已向团联合加工厂交售了1.08亿公斤籽棉,一二一团成为兵团第一个突破籽棉总产1亿公斤的农牧团场。一二一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玛纳斯河中下游下野地垦区。全团总面积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75万亩,年播面积36.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葡萄、番茄、"炮台红"西甜瓜、打瓜等。团场下辖58个农牧连队,公司、厂、站、服务单位39个,科、教、文、卫单位11个。该团有常驻人口4.11万人,1.27万户,流动和暂住人口1.46万人。全团从业人员1.19万人,有职工9080人,一线承包职工5135人。全团有各级干部1608人、基层党组织114个、党员320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404人,有离退休人员8200人。1951年,一二一团炮台镇作为农七师师部驻地,率先在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2494亩,亩产籽棉12.5公斤,获得成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兵团召开了农业和农牧团场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1999年兵团农业和农牧团场经济工作,研究了农业和农牧团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对今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一、1999年农业和农牧团场经济完成情况1999年,在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师局、团场和广大干部、职工、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获得丰收,农牧团场经济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种植业预计总播面积1356.8万亩,比上年增加18.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72.1万亩,  相似文献   

5.
刊中报苑     
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有一个被人们叫得很响的名字——"土地王"。他就是该团36岁的青年农工王坤。从1995年开始,王坤在农五师八十一团承包荒地,从当年的800亩发展到1997年的3100多亩。他会管理、懂技术、能吃苦,3年累计向团场交售籽棉320吨,甜菜9600吨,小麦408吨,创产值496万元,个人收入上百万元。1998年,经过竞聘,王坤向团里上交27万元,租赁承包了累计亏损300多万元的11连,成为团场第一个租赁承包一个连队的人。去年,王坤的步子迈得更大。他以46万元的总标数,承包了八十一团3个连队的16800亩土地,组建了该团首家开发农场,在他农场打工的人达400多人,,大多是王坤从安徽农村接来的。是年,王坤的农  相似文献   

6.
李东海 《兵团建设》2006,(8):I0002-I0003
农四师电力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主要负责该师17个农牧团场及4个地方乡厂工业、农业、居民、商业的供电任务。经过7年的不断建设和经营,该公司已形成了霍尔果斯垦区电网、寨口电网、昭苏垦区电网及南岗、阿拉尔供电小区。该公司拥有小水电站17座、发电机组37台,总装机容量18350  相似文献   

7.
正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处于全面推进的新起点上 1953年11月,新华社向全国发布新闻:新疆军区玛纳斯河流域军垦农场(今石河子垦区)创造了2万亩棉花单产201公斤的纪录。从此,我国棉花种植突破了北纬44度禁区,开辟了祖国最西北的植棉基地。  相似文献   

8.
兵团农牧团场通过贯彻1 3文件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农牧团场改革,促进了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新的经济环境,科学地制定经济发展的对策。一、兵团农业现状分析一是品种单一。2001年全兵团完成棉花播种面积45.26万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个别师比例达到70%(农六师种植业中的65%都是棉花)。二是所有制结构单一。兵团共有13个农业建设师,下辖174个农牧团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国有农场。三是农产品成本越来越高。物化成本上升,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农工增收难度越来越大。四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兵团绝大多数农牧团场出售的农产品都是初级产品,附加值低。  相似文献   

9.
始建于1958年的农十三师火箭农场,绵延不绝的15公里防风林像一条绿色屏障紧紧环绕着哈密市东北角至西南郊区,土地规划面积14万亩,现有农业种植面积7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3.25万亩,葡萄、红枣种植面积2.4万亩,场内常住人口1.32万  相似文献   

10.
在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有一片流芳溢彩的绿洲,那就是农六师芳草湖农场。芳草湖农场始建于1961年,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是共和国的万分之一。该场现有耕地60.7万亩,播种面积约35万亩,是兵团最大的农牧团场。  相似文献   

11.
《兵团建设》2008,(9):58-58,F0003
始建于1958年的农十三师火箭农场,绵延不绝的15公里防风林像一条绿色屏障紧紧环绕着哈密市东北角至西南郊区,土地规模面积14万亩,现有农业种植面积7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3.25万亩,葡萄、红枣种植面积2.4万亩,场内常住人口1.32万人,  相似文献   

12.
兵团在50年的屯垦事业中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到1998年底,兵团已有耕地面积101万公顷,棉花总产量59、7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3.6%,占新疆产量的42.6%;皮棉单产100公斤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之一。但水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平衡和传统的灌溉方式制约了兵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兵团潜在的土地、光势资源优势仍不能充分转变成农业经济优势,部分垦区耕地次生盐渍化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尤其在兵团各农业团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和大面积地膜覆盖技术后,灌溉方式科学化已成为制约兵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苑     
在土地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沙化的今天,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每年却有万亩荒漠变成绿洲,创造这一水土开发奇迹的是兵团农一师十四团。十四团是塔里木垦区最边远的一个团场,严重的盐碱、干热风、沙化等不良因素制约了团场的农业发展。从1958年建团到1989年的30年时间里,该团耕地面积一直不足4万亩,粮棉单产始终徘徊在150公斤和30公斤左右,农场连年亏损,人均负债近万元。面对严峻形势,该团场决定科学治沙,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兵团棉花集团有限公司(原兵团棉麻公司)自1991年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集收购、加工、批发为一体的棉花企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主要用棉区。截至2003年底,该公司资产总额累计6.74亿元,净资产3.1亿元。  相似文献   

15.
农八师一四二团广大职工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弘扬艰苦创业的"石河子精神",抓住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农牧团场深化改革的"1 3"文件精神,坚持"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结合本地实际,全方位加快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确定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目标一四二团规划占地面积超百万亩,正播面积16万亩。而作为主栽经济作物的棉花,种植最多的一年竟超过12万亩。如此单一的种植结构,难免遭遇"一翼受敌,全军覆没"的结局。该团还有15万亩的山区夏牧草场、30多万亩的平原荒滩。而全团社会畜禽养殖存栏才5万余头只,造成了水草资源的极大浪费。针对上述农业结构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一四二团党委确定了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种植业实施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农二师塔里木垦区5万名职工群众已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垦区人已直接得益于生态环境改造。自治区和兵团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压缩棉花300万亩种植面积,实施11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100万亩的生态林。同时,于今年5月初到6月中旬向地处垦区中心的大西海子水库输水1.5亿立方米,使塔里木河下游320公里断流多年的河床引来了救命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地表水量的增大,垦区降雨量有了明显增大。今年垦区降雨量达200余毫米,是30年来降雨最多的年份。降雨量的增大,使垦区普遍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节约水费开支近200万元。有关资料显示:生态环境的改造已有效遏制了自然灾害的发生。1998年,垦区自开春到"三秋"时节,先后遭受早期低温霜冻、沙尘暴、超高温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达16次,仅4至6月份,就遭受自然灾害10次,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无可估量。而今年至今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农五师八十八团是因屯垦戍边的需要,于1960年建立的,四周与温泉县的三乡一镇接壤。团区土地总面积13.12万亩(不含山区草场),海拔1075~1450米,≥10℃的年有效积温2200~2400℃,无霜期132天,土地坡降大于20‰,且土壤瘠薄,年播种的4.6万亩农作物,因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只能种植小麦、油葵、马铃薯等作物,且霜冻、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贯穿于农作物种植期始末,致使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团场常年亏损,是兵团十个特困团场之一。在这个仅有4875人的小团场内,有职工1239人,离退休人员1101人。由于职工收入低,离退休人员的工资长期欠发,加之团场环境条件恶劣,长期以来,职工人心焕散,企业无凝聚力,生产呈恶性循环状态,建团三十余年。累计亏损达二千余万元。1994至1998年,八十八团在兵、师两级党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团党委一班人精诚团结,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带领全团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拼搏,实施脱贫攻坚走切实符合八十八团脱贫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新疆西部银力棉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石河子市棉麻公司的基础上,吸纳垦区20多个植棉单位43个棉花加工企业组建成立的大型棉业集团。它集籽棉收购加工、皮棉和棉短绒购销、棉花加工设备及配件和包装材料购销、仓储、纺织、客房、餐饮、娱乐、商贸、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为一体,年生产加工棉花能力500万担,注册资金4亿多元,总资产14亿元。  相似文献   

19.
农一师幸福城农场位于阿克苏市东南155公里处,塔克拉玛大沙漠西北边缘,距阿拉尔市26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2万亩,总人口6836人,职工2113人,下属基层单位13个。2009年,全场种植棉花6万亩,总产籽棉3112万公斤,平均单产500多公斤,林果面积2.2万亩,果品总产1.3万多吨。  相似文献   

20.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绿色,铸就了吕国柱的魂魄。绿色蕴蓄着金秋的财富,孕育着百姓幸福的生活。2001年吕国柱任农五师九○团团长后,对农牧团场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性认识。九○团地处阿拉山口风口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团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九○团是驰名全国的"北疆"牌棉花生产基地,棉花是团场的经济命脉。要扩大优质棉基地,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其中涉及高新科技——节水灌溉。在历届党委努力的基础上,吕国柱和团党委一班人抢抓国家实施的高新科技示范园项目落户九○团的机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2002年,九○团率先在兵团进行地埋滴灌试验并取得成功,全面实现了以喷灌为主、滴灌创新、管袋灌为辅的节水灌溉体系。以节水灌溉为突破口,超宽膜膜上点播、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农业科学技术在九○团开花结果,当年,九○团7.5万亩棉花皮棉单产133公斤,总产首次突破1万吨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