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4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后,在经济大潮蜂拥而入的今天,军工企业怎样实现体制转轨,如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发展实力,值得我们深思,本刊开辟的“企业发展模式”栏目,为有志之士献计献策提供了一个园地。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要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武发展,没有军工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不现实的。入世后,军工企业的发展又受到新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各种机遇。军工企业可在国家的引导下,通过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坚持管理与人才双强,加强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等策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立寓军于民新体制是国防科技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科技工业体制的重大调整,是把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两项任务有机统一起来的关键性措施,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寓军于民类似于中国加入WTO。WTO是使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同时也使世界进入中国;寓军于民是使国防科技工业进入国民经济大市场,同时把国民经济科技力量引进国防科技工业中来。促进民用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是建立寓军于民创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受科工委主任张云川的委托,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于宗林在“中国民用工业企业技术与产品参与国防建设研讨会”闭幕时讲了话。本刊加标题全文刊登。  相似文献   

4.
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了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2007年5月17日,国防科工委、发改委和国资委联合发布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进入了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在我国毕竟还刚刚起步,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调整改革国防科技工业体制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提高武器装备研制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军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是国防科技工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了推动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相似文献   

6.
<正>军民融合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军工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坚持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的方向,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富国强军的重要途径。结合我国军工企业地特点,站在军工企业的角度,笔者粗浅地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国防工业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已形成了一整套独立完善的发展体系。新中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是在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尽管有历史的传承,但就其发展经历和时间,是相对不  相似文献   

7.
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国防科技的发展历史轨迹看,技术的军用、民用一直是天然且本能地结合在一起的。在我国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协调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抓好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论中央军工企业寓军于民的空间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通过研究寓军于民的空间形式,论述了中央军工企业融入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地方政府把中央军工企业纳入区域经济,对于推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并且已经在军工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使得军工企业的审计工作不断趋于数字化。本文结合军工企业审计工作实际,分析现代军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为军工企业的生存发展不断提供机遇和挑战。军工企业如何沉着应对,直接决定企业的命运。中央高瞻远瞩,紧紧抓住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果断提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实现国防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指导方针,为军工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军工企业也由此被推向了市场,走上一条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1.
日前,河南省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召开了信息发布会,省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吴巍薇做了《建立寓军于民新体系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讲话,介绍了国家有关非军工单位参与国防建设的情况和政策,并对非军工企业参与军工生产的方式、途径和管理办法进行了说明,热诚欢迎全省非军工企业积极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来自郑州、洛阳、南阳、漯河等地的数十家非军工企业参加了会议,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2.
加入 WTO 将使中国军工企业直接面对国际竞争。这有利于军工企业加快改革步伐;有利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利于中国军品贸易国际化,并使军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有利于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开发多渠道筹措资金。同时,中国军工企业又面临着:国际跨国军工企业集团巨大的竞争压力;西方国家对中国军工企业技术贸易采取遏制政策;各种主客观因素也可能限制中国军工企业的技术引进、产品出口和资金引进。面对上述机遇与挑战,中国军工企业必须加快调整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技术引进速度,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军品出口,大胆进行资金引进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一波接一波的降价大战,国内众多的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已是伤痕累累,过去的好景不在,成本上升,利润缩水是目前许多军工企业在民品生产中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市场占有率不能减少,不断地降价又使得国内众多军工企业面临困境和窘境之中。面对目前及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汽车市场仍将供大于求、竞争激烈的情况,面对加入WTO国外实力雄厚的集团的冲击,国内军工企业除了科技创新、精简机构、挖潜改造来降低成本以外,向海外其他知名的企  相似文献   

14.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15.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指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不断寻求军民互动发展的最佳路径。当前,探寻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趋势和中国发展新要求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径,成为中国党、政、军、企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军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加入WTO后,国防建设必须紧紧把握住三个问题:强大的国民经济是国防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寓军于民,军民兼容是国防经济发展的根本道路;高素质的人才是国防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以后,给国有企业特别是三线军工企业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重新整合,这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参与世界范围分工的发展机遇,同时,由于市场的开放,国内外市场界限正在逐渐消失,市场竞争必将更加激烈。作为处于改革、调整、脱困关键  相似文献   

18.
装备成本价格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装备采购,引入更合理的装备价格模式是当前装备采购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了装备采购中军方与军工企业的决策模型,论述了军方在激励价格模式下,通过合理设置激励约束项,可使军工企业较成本价格模式更加努力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习总书记提出要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格局。在军民融合方面,我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军工企业要有两套体制,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十六字方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寓军于民"。军工企业利用自己过剩的军品生产能力来生产民品,民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全球武器装备技术最重要的发源国,代表了军事工业的最高水平和最强的综合能力.美国军事工业产值占全球军事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美国军事工业的实力如此雄厚,得益于它的寓军于民发展模式.长期以来,美国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行政体制、组织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加强军方和军工企业的合作,开启军、民用技术和资源双向转移之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