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04,(3):20-21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亚,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教育工作。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科技含量高。当前,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取得新成就,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郑亚深有体会地说,国家、地方政府和社会上都非常重视,这也为军工院校的教育和人才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工委抓紧培养跨世纪人才国防科工委最近组织由10名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42名高级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就如何加快实施跨世纪国防科技人才培养进行了决策咨询,研究制定培养科技人才的新措施。国防科工委十分重视国防科技跨世纪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先后制...  相似文献   

3.
目前,省政府决定对评选出的第一批1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授予“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荣誉称号,凌云太行公司靳小海、刘永弟两名员工获此荣誉。“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是省政府授予全省各行各业产业工人中高技能拔尖人才的荣誉称号,白2013年起每两年选拔1次,每次100名。“突出贡献技师”按照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标准每月享受工作津贴和医疗保险等待遇。  相似文献   

4.
专栏简介     
正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业技术一级教授2人,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4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军优秀教师4人次、军队首批拔尖人才1人,总后勤部科技金星1人、新星3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教学标兵1人,重庆市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建党85周年之际,中组部授予毛二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国防科工委党组对毛二可院士及其领导的科技团队进行了表彰,并授予“国防科技工业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称号。毛二可是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我国雷达领域的著名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在50多年的教学科研生涯中,他带领雷达技术研究所,长期从事雷达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在新体制雷达系统关键技术研制中取得重大突破,先后荣获国家发明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获取发明专利10余项。他积极营造“凝聚人、培养人、宽容人”的科研氛围,着力培养了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优秀青年骨干人才。毛二可先进事迹在北京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21日至22日,2007国防科技管理学术会议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兵工学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北京系统工程学会、国防科工委七所院校和全国学术界的120多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和专家报告分别由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李金林院长和孔昭君副院长主持。  相似文献   

7.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吴希明前不久当选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消息传来,所里的人为他祝贺,都说他有真才实学。他是国家某重点工程总设计师、国家高新技术863计划专家、国防科工委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委员。他曾4次在型号研制中立功,4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先后入选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8.
3月9日,曾获多项医学成果的四川省富顺晨光工业园区、博士生黎联被编入民兵专业技术人才库,如今自贡军分区已有500名高新技术人才进入民兵队伍。吸纳高新技术拔尖人才到民兵队伍是信息化条件下提升战斗力的可靠保障。近年来,自贡军分区先后在当地  相似文献   

9.
为了交流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核电建设管理模式和实现三大控制的途径,2000年9月1日至4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主办的我国首次在建核电站工程项目管理交流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国防科工委、中核集团公司、中核建设集团公司、广东核电集团公司、江苏省和连云港市的 11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张华祝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中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康日新在交流会上讲话,他说:“这次会议是我国核电项目建设16年来的第一次,是中国核电建设的重要会议,是一次盛会”。“为推动我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西省永修县人武部在干部职工队伍中深入开展以“创建学习型机关.培养知识型人才”为目标的群众性自主教育成才活动,初步探索了一条开展群众性自主教育成才的新路子。活动开展3年来。该人武部先后被上级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先进团级党委,人武部主官多次被评为优秀团级主官,多名干部被评为优秀参谋和优秀机关干部。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03,(1):29-2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广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国防科工委最近决定,授予王驹等160名同志“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并晋升一级工资(名单附后)。 获该荣誉称号的人员,有在国防军工和军转民高新技术研发中创造性地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作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有在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团结带领职工,深化改革、负重自强,  相似文献   

12.
庄子法 《兵团建设》2007,(10):40-40
近日,石国庆被评为"2006年感动兵团年度人物"的消息在新疆农垦科学院不胫而走。此前不久,他还获得了2006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颁发的"感动中国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奖。石国庆现任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石河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点负责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协会养羊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繁殖分会理事,新疆石河子遗传学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溧阳中学着眼国防建设的长远利益,把培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合格人才有机结合,采取多途径、多形式的国防教育,坚持12年不间断,先后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250多名,大批学生毕业后成为民兵预备役骨干。  相似文献   

14.
创新斗士——记张立同院士科技创新团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28日,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连续六年空缺后,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主持评审,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等发明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项目获得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张立同,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她领导的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特种高温陶瓷、航空航天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近十多年来,在张立同教授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一支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现有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2人,承担了超高温复合材料领域的国家级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预研和“863”等各类项目42项,科研经费达5000多万元。为国家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高层次人才200多名,先后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获准发明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被SCI、EI和ISPT收录引摘300多篇次。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2月10日-14日,国防科工委在郑州召开了“2006年全国民爆器材行业工作会议”。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勤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防科工委副秘书长胡亚枫、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副主任张广钦出席了会议。国防科工委民用爆破器材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嘉浩作工作报告。来自全国各地民爆管理部门、生产流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特约记者王秀燕)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与陕西省国防科工委、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有关军工集团公司、省(区)市国防科工委(办)共同协办的“2006第三届中国国际和平利用军工技术与装备(西安)博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子工业博览会”于2006年9月25日至27日在陕西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9月25日上午,博览会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开幕式由陕西省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原忠德主持,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秘书长石金武致开幕词,陕西省委国防工委书记吴新成、陕西省国防科工委主任秦正、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基础研究是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科学规律,获取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活动。基础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学院科研工作的短板。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可以培育高层次项目,培养中青年人才,促进重点学科发展,加快重点院校建设。对学院设立基础研究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且给出了可供操作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8.
人物名片:冯波,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入伍,现任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某部汽车营营长。因工作突出,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多次被上级机关评为基层优秀带兵干部、优秀车管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9.
照片专辑     
①1985年11月19日至22日,中国电子学会在我院召开首届电子系统工程研讨会。后排左起:总参通信部指挥自动化局局长吴哲,南京大学教授徐家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院副院长毕德显,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冯世璋,原我院院长江伟文,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中国军事系统工程学会顾问黄萍,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李力,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沛霖,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张汶,江苏省电子厅副厅长施福桐,我院副院长王立猛。  相似文献   

20.
人物名片周璧华,女,1940年9月出生,解放军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工程兵工程学院全军电磁脉冲防护研究测试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3级,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常委。长期从事电磁脉冲及其工程防护研究、先后主持完成18项重要课题的研究,获11项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5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两次延长服役年限,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员、优秀党员和先进科研工作者,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和总参谋部“人梯奖”,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