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言  黄奕  詹强 《当代海军》2007,(8):48-51
5月15日至20日,西太平洋海军论坛第二届多边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以及"2007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览"在新加坡举行。来自21个国家的136家海事参展厂商参加了在新加坡会展中心举行的规模空前的防务展,另有来自14个国家的22艘舰艇参加了这届展览会。12个国家海军的15艘军舰参加了多边联合海上反恐演习。新加坡俨然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海军及海军技术装备活动的中心,这当然与近些年来新加坡海军的长足进步密不可分,也与新加坡地  相似文献   

2.
猫眼 《现代舰船》2011,(7):10-15
2011年5月18日,两年一次的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即IMDEX2011)顺利在新加坡樟宜展览馆开幕。新加坡政府对本届IMDEX相当重视,副总理张志贤主持开幕仪式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各主要展台。这次展会聚集了来自41个国家海军和海岸警卫组织、140余家参展商、近5000人参展。另外来自英、法、美、澳等11个国家约15艘各型军舰亦云集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集中公开向各专业观众展示。  相似文献   

3.
《现代军事》2008,(10):10-11
2008年8月25日下午,新加坡海军”坚信”号护卫舰在新加坡舰队司令黄志平少将的率领下,缓缓驶进海军上海扬子江码头,开始对上海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海军上海基地司令员廖世宁少将在码头主持欢迎仪式,上海市外办和新加坡驻华使领馆人员出席。新舰抵达后,黄志平少将与舰长谢宝贤少校等主要军官先后拜会了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徐洪猛中将和上海市有关领导,并与新舰官兵一同参观了我海军军舰。此次为新加坡军舰第三次访问上海,也是“坚信”号舰首次访问上海。  相似文献   

4.
按照国际惯例,世界各国海军出于执行本国外交政策的需要,可以驾驶军舰出国进行友好访问。军舰互访也是我国和外国海军交往活动中最富有特色的一个内容。在中国海军军舰出访国外的同时,中国海军也向外国海军敞开胸怀,迎接了一艘艘载着友谊远航而来的军舰。据海军有关部门统计,仅1980年以来,就有22个国家30余批70多艘军舰访问了中国。  相似文献   

5.
9月24日~30日,来自新加坡、泰国、新西兰的4艘军舰同时访问上海,这在中国海军的对外交往史上尚属首次。放眼望去,4艘战舰神采各异,一齐停靠在码头上,军港内一时间热闹非凡。我登上来访的外舰,有幸与3国海军官兵进行了友好交流。 “就像回家一样!” 9月24日上午,新加坡海军“刚毅”号登陆舰在刘木添海军上校的率领下,首先抵达中国海军上海上海基地的军港。这是新加坡军舰第二次访问上海。 我赶到码头,迎面望去,只见—个140多米长,近5层楼高的铁灰色庞然大物停靠在那里,这就是满载排水量8500吨的“刚毅”号。沿著长长的舷梯登上军舰后甲板,第一  相似文献   

6.
军舰向有“流动的国土”之称,各国军舰互访,既是出于执行本国外交政策的需要,又是各国海军间的一项重要活动。人民海军成立以来,先后有20多个国家的70多艘军舰访问我国,来访的官兵2万多人。他们中既有来自太平洋彼岸的美国、智利、秘鲁、墨西哥、加拿大、阿根廷,也有来自大西洋畔的法国和英国;既有我们的近邻巴基斯坦、印度、印  相似文献   

7.
图解世界     
《当代海军》2006,(3):30-33
乌克兰海军12年来首艘新军舰开始服役 2月16日,乌克兰海军官兵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基地为一艘65米长的新舰举行服役仪式。这艘名为“捷尔诺波尔”的军舰是1994年以来乌克兰制造的第一艘海军舰艇。美国印度航母编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美国海军“里根”号航母编队与印度海军“维拉特”号航母编队2月14日举行了一次联合军事演习,演习地点位于斯里兰卡附近海域。由于“里根”号航母编队近日从新加坡启航,经印度洋前往  相似文献   

8.
36年接待来自120多个国家的各类代表团912批6万余人次和军舰86批115艘次。海军上海保障基地成为——海军是唯一可以跨越国界,以世界海洋为舞台的国际性军种。海军的国际交往,是国家综合国力和国威的集中体现,是国家外交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国海军跨海越洋出访世界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海军已经初步形成较强的远洋作战能力。1985年我海军军舰首次出国访问南亚三国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我海军已基本具备远洋作战能力。1985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海军导弹驱逐舰132舰和补给船 X615号组成的海军友好出访编队正式启航,出访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这3个南亚国家,为我海军军舰首次出国访问揭开了新的篇章。从此,中国海军开始走向世界。回顾132舰出访,从离港开始到出访第一站巴  相似文献   

10.
阅读     
《现代舰船》2011,(9):58
《中国近代军舰图鉴》作者:陈悦出版:现代舰船杂志社出版日期:2011年《中国近代军舰图鉴》系陈悦先生耗时数年,对中国近代海军诸种装备所做的系统梳理,本书按时间顺序将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历程分为创设海防尝试期、同光新政时期以及清末新建海军时期3个时期,分章节详尽介绍了不同时期中国海军所有  相似文献   

11.
军舰向有“流动的国土”之称,各国军舰互访,既是出于执行本国外交政策的需要,又是各国海军间加强交流的一项重要活动。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由于国际交往的增多和外交活动的需要,派遣海军出国访问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85年到1998年,人民海军  相似文献   

12.
木生 《环球军事》2009,(9):18-19
此次海军阅兵,共有来自三大洋14国的21艘军舰远涉重洋,驶入青岛港。作战舰艇、登陆舰艇、辅助船、训练舰……此次海上大阅兵,各国派遣的军舰可谓是“五花八门”,好似一个世界各国军舰的“博览会”。  相似文献   

13.
穆东祥 《现代军事》2008,(12):48-50
2008年10月16日.南非海军护卫舰“斯皮恩科普”号在舰长克里斯托弗。曼尼格率领下,抵达海军上海扬子江码头.对我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此次访问是南非军舰首次访问中国.也是非洲军舰第一次访问中国。来访的“斯皮恩科普”号护卫舰是德国为南非海军建造的“梅科”A200型隐身轻护卫舰中的第3艘.  相似文献   

14.
胡宝良 《军事历史》2006,(11):28-33
海军舰艇被称为“流动的国土”,在世界各国国家中,海军是唯一可以在和平时期走出国门,进行国际间友好访问的军种。海军的这一特性,使它在担负起保卫国家领海的作战任务以外,又常常担负起国家的外交使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军事领域中对外交往的日益扩大,许多外国军舰从大洋彼岸踏浪远航,进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不仅表示了对中国人民和人民海军的友好情谊,也充分反映了对我国独立和主权的尊重。在1999年至2004年,笔者作为中国海军第一支舰载机部队飞行员,曾先后多次登上访问青岛的英、美、法等外国军舰,与外国海军官兵进…  相似文献   

15.
进入10月,沉寂了一段时间的索马里海盗又猖獗起来,在相关海域大肆作案且屡屡得手,由于其忽聚忽散、神出鬼没的袭击方式太过“随意”,从而让装备巨舰重炮的各国海军有些措手不及。但实际上,对付搭乘近海快速攻击小艇或汽艇等工具的海盗来说,还是小口径速射炮比较管用。目前,世界各国海军都将研制防御小艇攻击的自动化舰炮系统作为海军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美、英、法、德、意、以色列、南非以及新加坡等国海军已经成功研制出了这种小口径舰炮系统,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海军也计划在新建造的军舰和小艇上装备类似系统。  相似文献   

16.
在推行国家的对外政策时,美国军政首脑非常重视海军,努力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来装备海军。为了在近20~30年内使海军的战斗力保持在必要的水平上,军事专家们以对进行海上战斗行动的未来兵器的预测需求为基础,研究新型通用军舰的概念,这种军舰既可以独立执行战斗任务,又可以与不同的舰艇编队一起行动。据美国专家评价,这种军舰上既应该装备进攻武器,也应该配备防御武器和技术设备,以有效  相似文献   

17.
9月24日上午,由新加坡海军刘木添上校率领的新加坡海军“刚毅”号登陆舰(RSSResolution L208),驶抵上海高阳路码头,开始对上海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此次来访的官兵共212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上海基地副参谋长蒋忠良海军大校在码头举行仪式,欢迎新加坡军舰到访。 此次来访的“刚毅”号登陆舰为忍耐级2号舰(同级舰共4艘)由新加坡技术船舶公司制造。1997年10月22日开工建造,1998年8月  相似文献   

18.
军舰开放     
4月22日,是参加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的多国军舰对外开放日,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数十艘军舰,揭开神秘的面纱,接受青岛市民、各国海军官兵的参观。  相似文献   

19.
1995年9月6日至9月9日,荷兰皇家海军“范·内斯”号和“范·盖伦”号导弹护卫舰,访问我国上海;1995年9月8日至9月11日,印度“坎贾尔”号轻型导弹护卫舰、“萨尤”号近海巡逻舰,也对我国上海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两个不同国家的海军,三种不同型号的4艘军舰同时访问我国一个城市,这在我国海军接待外国  相似文献   

20.
清朝海军全部军舰自1911年11月初分别在上海、武汉和镇江高举义旗,加入了革命军的行列;其起义虽有部分同盟会会员等青年军官的策动,但实为全体官兵自发行动。本文简述各军舰起义经过;从形势的压力、革命党的争取、不同层次官兵所受教育和训练、留学生和学生的革命活动,以及地缘和血缘关系等方面,探讨了海军起义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最后,阐述了海军在起义前后对战局发展变化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