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1982年3月底,马尔维纳斯群岛海空的火约味更加浓烈,战火一触即发。为加强对马岛的封锁,英国派出“征服者”号等3艘攻击型核潜艇驶往南大西洋参战。4月30日,英海军特混舰队开始实施对马岛全面的海空封锁。“征服者”号被部署在马岛以南海域。英军根据情报得知,阿方部署在该区域的是以“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导弹巡洋舰为旗舰的79.3大队。如若把该舰击毁,将给阿方以沉重的打击。于是,英国指挥部给“征服者”号潜艇下达了任务,消灭“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相似文献   

2.
近日,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系再度紧张。2月21日,阿根廷宣布封锁马岛附近航线。英国针锋相对,已向该群岛派出了4艘军舰及1个步兵连,提高岛上英军的防御能力。双方剑拔弩张,第二次马岛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3.
英阿马岛战争是二战后航母编队最后一次典型的攻防战,双方动用航母、核潜艇、飞鱼导弹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航母编队为作战力量核心,以岛屿进攻作战、海上封锁作战和反封锁作战为主要作战样式,开创了导弹视距外打击、编队远程防空作战等多种战术战法.英阿马岛战争已过去将近40年,时间久远,规模不大,但在战争史上影响深远,被视为现代多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雏形.研究英阿马岛战争中航母运用的经验教训,对提升航母作战体系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地位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上封锁作战是指军队为控制某一特定海区和海上通道,在一定时间内持续阻断敌方海口、海岸、岛屿或海域与外界的海上联系的作战。它能够使敌人经济崩溃,民心动摇,士气瓦解,迫敌就范,从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从战后局部战争和重大危机来看,以封锁作战来实现本国的政治目的或战略企图,已成为各国最常用的手段,几乎每场局部战争中都存在规模程度、时间长短不同的封锁作战,其中最突出的是英阿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研究战后局部战争中的海上封锁作战及其特点、作用,对于我军未来的海上封锁作战,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马岛战…  相似文献   

5.
为了马岛海底600亿桶的石油,最近英国政府允许本国的石油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进行石油勘探和开采,引起阿根廷政府的强烈抗议。阿根廷政府1月16日派军舰封锁马岛海路;英国政府亦不甘示弱,立即派出驱逐舰“约克郡”号为主的舰队“捍卫主权”,两国关系因此骤然紧张,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6.
1982年5月,令世人瞩目的英阿马岛海战进入了战争最为激烈的第二阶段,双方争夺战区制海权与制空权,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较为激烈。5月4日,从阿根廷“5月25日”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法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用一枚AM—39型  相似文献   

7.
马岛战争期间,英军对阿军实施了长时间、大范围的联合海上封锁作战,为最终夺取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封锁作战的丰富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5点: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灵活的封锁策略,是联合海上封锁作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实施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保持指挥体系的畅通、高效;封锁兵力运用得当,注重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充分发挥先进武器装备的主导作用,以此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英国海军的建设方针有误,致使远洋作战能力不足,防空、反潜能力较弱,战争中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对据守岛屿之敌采取军事行动时,战略决策当局为什么在诸多的作战样式之中选择采取岛屿封锁作战?这是在岛屿封锁作战研究中应该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二战以来三次岛屿封锁作战的战略决策过程的考察,来对影响选择采取岛屿封锁这一作战样式的基本因素进行一次初步探讨。二战以来所发生的三次岛屿封锁作战分别是:德国对英伦三岛实施的全面封锁、美国对日本列岛实施的饥饿战役和英国对马岛实施的海空联合封锁。一、德国对英伦三岛采取全面封锁的战略决策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召开由三军总司令和国防军统帅部将领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9.
英军在马岛战争中有两次较为明显的战局转换:封锁阶段到空袭阶段再到登岛作战阶段。在战局转换中,强有力的军援推动了英国皇家海军战局转换的顺利进行,军事决策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战局转换的成败,而英国皇家海军取得战局转换成功的关键在于取得制空和制海权。  相似文献   

10.
江风  刘建安 《当代海军》2002,(11):25-28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两国为争夺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大动干戈,上演了一幕现代兵器唱主角的双雄会。虽然战争的胜负结局早已揭晓,但许多内幕却依然被严密地封锁在两国政府的保险柜中。今年是马岛战争20周年,本刊特将20年前那场百日海空大战中鲜为人知的海空战斗秘闻推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所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指的是三个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和桑威奇群岛。马岛在阿根廷海岸以东约750公里。南岛在马岛以东约1,500公里,而桑岛则在马岛以东偏南约2,100公里。这些岛除马岛上住有英国居民约1,800人外,基本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由于它们是两个大洋间通过南美洲南端海路的必经之地,南乔治亚又是进人南极大陆的门户,所以历史上曾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的对象。近年来发现马岛附近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这些岛的地位就更显得重要了。自1832年起马岛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但阿根廷却坚持对马岛拥有主权。两国间进行了多年的外交谈判,然而争端一直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2.
海鹰 《环球军事》2012,(6):22-24
1月31日,英国皇家海军(下文简称英海军)宣布将向马岛部署该级舰的2号舰“无畏”号,以接替23型护卫舰“蒙特罗斯”号在马岛执勤,使世人再次关注英国海军,关注其能否在英阿矛盾激化后可能引发的第二次马岛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马岛战争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以海洋为主要战场的局部战争。从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中,英国对航母、核潜艇和远洋两栖舰艇的使用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于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英国也有了深切的认识。马岛战争对英国以及西方的海军建设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岛战争也是阿根廷海军命运的转折点,不过并不是从战争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而是战争使得阿根廷海军从此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5):70-70
二战版“夺占马岛” 1941年9月26日,阿根廷海军拟定一份进攻马岛的作战计划,企图“利用大英帝国忙于二战国际战场、资源捉襟见肘之有利时机,”一举夺占马岛。这份长达34页的作战计划详细规划了每个作战细节,但因为是要运用陆军的联合行动,  相似文献   

15.
褰丁 《当代海军》2001,(7):27-28
前不久,阿根廷与英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协议,协议确定允许阿根廷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私人飞机和船只在阿根廷大陆与马岛之间直航,但不包括商业航行。协议签订中,阿根廷方面还特别声明,此直航协议不影响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所有。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自1982年马岛战争后,阿根廷与马岛之间中断的空中和海路交通开始恢复,表明英阿之间的战争阴影在逐渐散去。但是阿根廷有关马岛主权的声明,则又强化了近十年来英阿之间在马岛主权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陆锋 《当代海军》2002,(10):14-15
准掌握了制海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这是人们从战争经历中得到的共识。然而,要取得制海权,仅靠原来的“直接接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远程“非接触”打击更加普遍,垂直登陆、超越登陆与平面作战紧密结合,信息封锁、拦截封锁和军事封锁相互配合.才是新世纪海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1982年4月5日,英国国会“铁女人”撒切尔夫人在慷慨激昂的演说中痛哭流涕:“大英帝国的旗帜一定要在马岛重新升起!”整个国会此时群情激愤,以反对票为零的奇迹全体通过,立即对阿根廷宣战,收复马岛。3天后,一支以两艘航空母舰为首、由100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远征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到地球的另一端,意图将马岛收复。24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对这场战争的性质虽然仍是众说纷纭,但战争中精彩卓绝的空战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2013年的新年刚过,英阿两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再起争端。1月3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在英国《卫报》和《独立报》上刊发的致英国政府的公开信上,指认英国占据马岛是“公然的殖民主义”行为,要求英国政府向阿根廷归还马岛。在信中,阿根廷还要求英国应该履行联合国1960年通过的有关结束一切形式殖民主义的决议,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争端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19.
陈辉 《华北民兵》2013,(2):54-55
英国与阿根廷的马岛战争已经过去30年,但战争的暗火还在地下燃烧,双方没有克制的态度,新的马岛战争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印度与巴基斯坦历史上为了"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经过了3次印巴战争,但边境冲突至今难以平息;叙利亚内战在美国为首的西方鼓动下,升级将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20.
多模弹药对机场跑道封锁时间的快速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模弹药对机场跑道封锁时间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跑道段搜索法”的封锁时间快速计算模型.将整个跑道分为若干“要求跑道段”,通过对各跑道段内的最小升降窗口的封锁时间进行快速估算,得到对跑道的封锁时间,大大提高了多模弹药对机场跑道封锁时间的计算效率.并从对跑道的空间封锁效率以及时间封锁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使用多模式弹药封锁机场跑道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