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不怕丁军门,就怕琅副将。”这是19世纪80年代中期在北洋水师军中流传的一句话。琅副将就是当时清政府从英国请来的北洋水师副提督琅戚理。这个拥有西方现代海军理念的洋教头作风硬朗、治军严谨、训练严格,所以军中无人敢出差错。而他与北洋海军的兴衰又有着密切关系。在其任内,北洋水师舰队整体有了前所未有的飞越,朝着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令各国刮目相看。但是,面对中国几千年固守自封的思想,这位洋大人还是适应不了。在他第二次愤然而去后,带来的却是中英海军合作关系陷入低潮;北洋水师精神萎靡, 训练日懈。这也成为日后导致北洋水师甲午海战失败的一个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阿思本舰队”流产始末孙瑞亮,季庆华“北洋水师”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铁甲舰队。但是,早在北洋水师创建之前,中国还曾有过一支在名义上仅存在5个月就“夭折”了的铁甲舰队,这就是所谓的“阿思本舰队”。英帝国醉翁之意不在酒清王朝有病乱投医鸦片战争以来,昏庸腐...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建设的主旋律。它酝酿、起步于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1864年开始的长达30多年之久的“洋务运动”中,近代海防工业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建立起一系列军事工业,组建了一支近代海军。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和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使中国近代海防工业遭受沉重打击,陷入停顿、萎缩的困境。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海防工业及其  相似文献   

4.
公元1841年2月26日,在投降派裁军毁防,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时年六十岁、“身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亲临虎门靖远炮台,“亲燃炮火”,率部与英国侵略者浴血死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与游击麦廷章等四百余名官兵一起壮烈殉国,成了我国最早为抗击外围侵略者而献出生命的高级将领。关天培阵亡的消息,使已被“革职待罪”的林则徐悲痛欲绝。他愤然写下一副挽联:  相似文献   

5.
1857年12月,英、法帝国主义借口亚罗号商船事件和马赖神甫事件,联合派出侵略军攻陷我广州,揭开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序幕。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的舰队在俄、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北犯天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中俄瑷珲条约》。1859年,英法美等国借口“换约”,于6月23日由英法集中舰船30余艘,兵力2,000余人,驶至大沽口外海面,对清政府进行武力要挟。驻守大沽口的清军直隶提督史荣椿和大沽协副将龙  相似文献   

6.
提督     
提督明朝在驻防京师的部队中设置的武职,如在南京设置了操江提督。明朝中期以后,多由巡抚兼提督,有时也对一些总兵加授提督称号。万历年间,又专设提督。清朝时设置“提督军务总兵官”,简称提督,一般为一省的高级武官,在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3艘鼎鼎大名的战舰。“致远”舰。1894年中日黄海大战中由北洋水师名将邓世昌率领,浴血奋战,威慑敌胆。在遭受重创之后,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  相似文献   

8.
甲午黄海海战,是中日两国近代海军的主力决战。李鸿章经营了近二十年的北洋海军,经此一战,便损失了超勇、扬威、致远、经远和广甲五舰,合计九千多吨,死伤管带以下官兵千余人,从此丧失了制海权。北洋海军战败受挫,不是偶然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海军提督丁汝昌主观指导失误,对这场关系全局的大战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和战斗决心,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旅顺口,海军北海舰队某基地在黄金山海岸半山腰“挖”出一处用于保障北洋水师“致远”号等战舰炮台的清代南子弹库,并修缮整理向世人开放。这则消息一经传开,引起国人广泛瞩目。  相似文献   

10.
翁军 《环球军事》2011,(3):116-117
1994年4月,也就是中日甲午海战爆发100周年的时候,笔者有幸采访了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次采访中,老人亲口向我们讲述了他的父亲,北洋水师“来远”号巡洋舰的枪炮二副谢葆璋的故事,以及她所听到和看到的北洋水师和甲午海战。  相似文献   

11.
咨询园地     
读者刘磊问清北洋水师的“定远”号、“镇远”号是什么舰种?主要性能如何?“定远”号、“镇远”号舰装有305毫米大口径主炮和14英寸厚装甲,故称其为铁甲战列舰。1882年,这两艘舰在德国伏尔铿船厂建成下水,1885年10月接收回国抵达天津大沽,编入北洋水师建制,是清朝北洋水师最大的军舰,为主力战舰,“定远”号为北洋水师旗舰。该型舰排水量7335吨,航速14.5节。舰长91米,舰宽19.5米,吃水5.9米。舰上装有2座305毫  相似文献   

12.
何立波 《军事史林》2014,(12):36-39
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最终以中国惨败而结束.总结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许多人都认为首先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其次是日本蓄谋已久,突然袭击;再是中国军队经费不足,装备落后,指挥不当.事实上,北洋水师完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纪松弛.而北洋水师军纪松弛,就是从洋顾问琅威理离职以后出现的.说起北洋水师的军纪,公认以琅威理愤而辞职为分水岭.正是这位洋教头,在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红 《现代舰船》2011,(6):48-51
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领170余人远航西沙群岛,进行了引人注自的巡视和勘测考察。作者主要以20世纪30年代记者采访李准写成的《李准巡海记》为参照,描述了李准等的西沙之行,包括巡视过程、为岛屿命名和勒石升国旗等。李准等的西沙之行再一次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国对西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相似文献   

14.
杨振勃 《当代海军》2001,(11):22-23
在黄海之滨、北洋水师烟台海军学校旧址上,海军航空工程学院聚集着一群博士、硕士。他们勇立科技潮头,抢占国际学科前沿,形成了一个拼搏冲锋的人才方阵,当完成了450余项科研成果和60余项填补国家、军队空白的重大课题,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时,该院喜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在全军本科教学评价中一举夺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军首批“教学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15.
关天培(178-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初期,关天培率军抗击英国侵略者,不幸以身殉国,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关天培是19世纪上半叶清军著名将领,其丰富的治军经验和系统的海防思想,对后人多有启迪。关天培早年投身行伍,1803年考取武库生,历任外委、把总、千总、守备、都司,后调入水师,先后任游击、参将、副将、总兵、提督等职。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他熟悉当时绿营水、陆军队的情况,积累了丰富的治军经验,并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治军思想。其治…  相似文献   

16.
近日,偶阅英国著名远东问题研究专家亨利·诺曼写的《龙旗下的臣民》一书,感触颇深。书中写到,作者在1890年考察世界海军七强之一的北洋水师时亲眼目睹:在一艘最大而且被北洋水师引为骄傲的军舰上,士兵把一门新型速射炮管当作储藏狗肉、米饭和腌菜的地方;一艘巡洋舰执行任务时触礁,为逃避惩罚,不向上级报告而私自找一家船坞草  相似文献   

17.
1888年样式 1888年12月17日,随着北洋海军舰船的日益增多,在北洋大臣李鸿章及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的有力推动下,清政府批准施行《北洋海军章程》,标志着作为法定国家海军的北洋海军正式建军,北洋水师这个名词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在《北洋海军章程》中,列有专门的冠服规范,可以视作是对1882年样式的解释和修订补充。这部分内容同样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张群 《当代海军》2004,(8):72-73
“黄石”舰(舷号555),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1985年12月28日下水;1986年5月4日至6月7日完成第一次试航;1987年1月21日出厂,归建东海舰队某护卫舰大队,2月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黄石”舰;1998年1O月51日经调整后,归建北海舰队某护卫舰大队。组建至今,“黄石”舰参加各级组织的重大演习20余次。2001~2005年间两次圆满完成远航战备巡逻任务。近几年,“黄石”舰在上级组织的军事比武中不断摘金夺银,20余人成为精武标兵并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9.
1884年6月,法国侵略者公然入侵我国。在法军统帅尼克里率领陆军侵占我国边疆重镇镇南关(今友谊关),被我民族英雄冯子材率军抗敌,取得了威震中外的“镇南关大捷”的同时,法军海军提督孤拔中将也率舰队入侵我东南沿海,爆发了著名的甲申中法马江海战。但法侵华海军提督孤拔在海战中被炮击毙命成了历史之迷。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的重要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德法战争期间 ,于 1 870年 7月 2 9日至 1 871年 2月 1 8日连续发表 50余篇“军事短评” ,论述了“战争与政治”、“进攻与防御”和“人民战争与游击战”等重大军事理论问题 ,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尤其是军事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