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雷封锁作战决策科学化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建立了水雷封锁作战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水雷封锁效能评估模型、水雷封锁效果评估模型与水雷封锁作战决策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水雷封锁作战辅助决策系统应具备的四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6108亿新台币军购案自去年6月份由台湾当局抛出以来,一拖再拖,一降再降。虽然已经缩水到了4800亿新台币,却仍然未被立法院通过。在立法院激烈而冗长的争论中,一条"机密信息"浮出水面。据香港《亚洲周刊》4月3日报道,"台军方已把这次军购的焦点转到未来台海之间的潜艇封锁战上,要突破中国大陆对台湾实施潜艇封锁,并计划用潜艇封锁香港和上海作为报复"。  相似文献   

3.
多模弹药对机场跑道封锁时间的快速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模弹药对机场跑道封锁时间的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跑道段搜索法”的封锁时间快速计算模型.将整个跑道分为若干“要求跑道段”,通过对各跑道段内的最小升降窗口的封锁时间进行快速估算,得到对跑道的封锁时间,大大提高了多模弹药对机场跑道封锁时间的计算效率.并从对跑道的空间封锁效率以及时间封锁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使用多模式弹药封锁机场跑道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海上封锁是指己方军队控制特定海区或海上通道,隔绝敌方海岸、岛屿同外界联系的作战。海上封锁始于古代海战,是一种重要的海上攻势作战样式,目的是限制敌方舰船机动,切断敌海上交通运输,孤立敌某一海区或岛屿的兵力集团。按范围,分为战略性海上封锁、战役性海上封锁和战术性海上封锁;按程度,分为全面海上封锁和局部海上封锁;按行动距离,分为近距离海上封锁和远距离海上封锁。阻塞敌方进入海洋通道和封锁海峡是当代海上封锁的重点。回顾近年来发生的几场局部战争与地区性武装冲突,海上封锁作战行动已经发展成为可以达成战术、战役、战略多种目的,水面、水下和空中多维一体化封锁,拥有封、打结合的多种形式,近、远  相似文献   

5.
海上封锁:上海经济陷入困境 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国民党军队向台湾和舟山等沿海岛屿撤退。由于没有海、空军和缺乏海上作战经验,10月26日,三野28军金门登陆战失败。几天后,三野攻击舟山的部队又在登步岛战斗中再次失利。  相似文献   

6.
海上封锁,是以武力切断敌方从海上同外界联系的海上进攻作战,是夺取和保持制海权的重要手段。回顾二战以来外军的几次重大海上封锁行动,可以看到:海上封锁作战已由最初的只能达成战术、战役目的、发展到可以达成战略目的;海上封锁的形式已由单一的水面封锁,发展成水面、水下和空中一体的立体封锁,由单纯的封锁与拦阻,发展到封锁与打击相结合,由原来的近海封锁,逐步向远距离封锁或二者有机结合的封锁渡海;海上封锁力量也已由海  相似文献   

7.
李莉  林奥 《政工学刊》2003,(12):47-48
海上封锁作战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海军作战样式,是夺取和保持制海权的基本方法之一。目前各国都十分关注如何能够围绕军事目的合法性实施有效封锁,以达到既不悖于国际法准则,又能避免因封锁手段、封锁程序、封锁区域等其他与封锁相关的行为的不合法性而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从而有效达到军事目的,处于战争中的主动地位。本文拟从法律角度探析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封锁作战中的相关问题。遵守封锁步骤,实现程序合法封锁的建立要合乎战争法的有关规定,要使封锁有拘束力,一定要有宣告和通知。《奥本海国际法》第384目认为:“没有封锁通知就没有破坏…  相似文献   

8.
上海沦陷后,溯江而上的日本海军舰队,先后突破中国军队在长江上设置的江阴、镇江和江宁三要塞区防线,进至南京下关江面,完成从长江水路对南京的包围。向南京进军途中,日本海军舰队协助日本陆军登陆长江北岸,并射击江面中国船只,封锁长江水路。临近和到达南京后,日本海军舰队向江岸及江面试图逃离南京的中国败兵、难民肆意射击,封锁了中国败兵、难民从长江逃离的通道。日本海军舰队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有关该课题的研究应该得到学术界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9.
实施空中封锁战役,是我军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空中封锁战役由来已久,怛在新形势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章针对空中封锁战役的由来、发展及后勤保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后勤保障的基本要求,探讨了实施空中封锁战役后勤保障需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据守岛屿之敌采取军事行动时,战略决策当局为什么在诸多的作战样式之中选择采取岛屿封锁作战?这是在岛屿封锁作战研究中应该首先加以考虑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二战以来三次岛屿封锁作战的战略决策过程的考察,来对影响选择采取岛屿封锁这一作战样式的基本因素进行一次初步探讨。二战以来所发生的三次岛屿封锁作战分别是:德国对英伦三岛实施的全面封锁、美国对日本列岛实施的饥饿战役和英国对马岛实施的海空联合封锁。一、德国对英伦三岛采取全面封锁的战略决策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召开由三军总司令和国防军统帅部将领参加的高级军事会议。…  相似文献   

11.
导弹打击机场跑道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中 ,导弹将是主要的作战武器之一 ,而用导弹来攻击点目标、封锁机场是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主要的作战形式之一。因此 ,用导弹封锁机场是各国都在研究的一个运筹课题。介绍了一种用常规导弹封锁机场的方法 ,并就毁伤能力进行了分析 ,进而提出了一种计算最佳用弹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区域封锁弹药战斗部破片场模型、机场运动目标易损性模型、区域封锁弹药作用方式、弹目交汇模型、坐标系转换关系,建立了单个区域封锁预制破片弹对机场运动目标的毁伤效能分析模型。以F-16飞机和装甲车辆为例进行了某区域封锁弹药毁伤效能的分析,可为区域封锁弹药的设计及毁伤效能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上封锁作战中的国际法杨瑞祥,杜作义海上封锁作战中的国际法,是国际上对海上封锁作战行为的规定以及海上封锁中的国际惯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高技术局部海战中实行海上封锁作战,必须熟悉和运用好国际法,以保证军事斗争有利、有理和有节地进行。封锁权和封锁区的范...  相似文献   

14.
马岛战争期间,英军对阿军实施了长时间、大范围的联合海上封锁作战,为最终夺取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封锁作战的丰富经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5点:正确的战略决策和灵活的封锁策略,是联合海上封锁作战取得胜利的关键;实施高度集中的统一指挥,保持指挥体系的畅通、高效;封锁兵力运用得当,注重发挥整体作战威力;充分发挥先进武器装备的主导作用,以此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英国海军的建设方针有误,致使远洋作战能力不足,防空、反潜能力较弱,战争中遭受了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抗日时期 ,在中国东部相继为日军占领和封锁的情况下 ,中国的国际交通线被迫移向西南的中缅、中印边界。本文叙述了中国政府在西方反法西斯国家的帮助下 ,为开辟滇缅路 ,中印路和“驼峰”航线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指出弱国反封锁作战 ,在争取国际同情和支援的同时 ,要利用各种手段 ,坚决打破强敌的封锁和包围 ,这是弱国反封锁作战胜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调集重兵,准备进攻上海和南京.为了应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决定封锁江阴要塞一带最狭窄的长江江面.为此,中国海军部制定了与陆战相配合的战略目标,以长江为布防重心,集中主要舰只,封锁出海口,消灭长江内的日本军舰.自此,中国海军走上了抗战前台.在江阴,中国海军展开了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海空大战.亲临要塞观战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法尔肯豪森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所见到的最激烈的海空战.”中国海军将士在江阴的抗战,可谓惊心动魄,振奋人心.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迫使英国投降或退出战争,德国对英国实施了海上封锁。英国是岛国,矿产资源非常有限,战略原料和食品主要靠进口。海上交通线对英国是真正的生命线,对于其保持战争潜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这场规模空前的海上封锁自1939年8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德国投降前夕,但真正具有海上封锁战役特征的阶段是在1940年6月至次年6月。本文通过对这一年的战役准备和实施情况的分析,试图找出对今天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封锁战役的若干启示。一、德对英实施海上封锁的条件从双方军事力量来看,德国陆空军占有优势,海军居于劣…  相似文献   

18.
描述了航空兵在想定条件下封锁的过程,分析了机场跑道等目标特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航空兵封锁机场的仿真模型,对突破敌方防空拦截编队、地面防空兵力的模拟和轰炸目标的过程进行了模拟,最后对封锁机场的效果进行了统计。  相似文献   

19.
舰载直升机相对于常规潜艇而言,具有较大的速度优势,据此,提出了一种近似逆螺旋曲线的搜索样式,并把它定义为封锁搜索.以单机封锁搜索为例,介绍了封锁搜索的过程、特点,推导出搜索条件、搜索路线、搜索转移时机的公式,把封锁搜索与随机搜索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直升机编队实施封锁搜索的可行性.封锁搜索的模式丰富了应召搜索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根据公开出版的刊物资料,结合当前海峡两岸的形势,围绕如何从军事上准备打击“台独”,维护国家民族统一这一问题而撰写的。作者提出了以水雷封锁台湾岛的观点,并从水雷封锁的特点、历史作用、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水雷封锁台湾的可行性与现实性,供读者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