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对中国西藏发动了两次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西藏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表现出不怕帝国主义的洋枪大炮,不屈服于清廷不抵抗政策的高压,前仆后继,坚决抗击侵略军的英雄气慨。英雄战歌今犹在,沧海桑田一百年。西藏人民爱祖国爱西藏爱和平安定的生活,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而英勇无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久萦绕在西藏大地,西藏人民不畏强暴、誓死捍卫祖国主权、英勇抗争的英雄壮举也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2.
路,是托起西藏繁荣发展的哈达。有这样一支连队,他们在平均海拔4900多米的高原上筑出了一条天路。和平,是一代代军人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世界屋脊的安宁。有这样一支连队,他们彻底结束了西藏长期以来有边无防的历史。人民,是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有这样一支连队,他们帮助群众放牧、打柴、背水、治病、拣牛粪。金珠玛米(藏语解放军)奉献的真情,比最白的  相似文献   

3.
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 《军事历史》2003,(3):60-6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藏历木龙年,西藏人民称该年第二次抗击英军入侵之战为“木龙年之战”。这次抗英,较之1888年(土鼠年)的抗英战争规模更大,斗争更加惨烈,战争结果对全国,特别是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更大。一、战争起因1888年西藏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与英国于1890年签订将锡金断送给英印的《加尔各答条约》,没有征求过十三世达赖和噶厦(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因而达赖、噶厦和西藏人民普遍反对这一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条约。锡金(原本属于西藏的藩属)的沦丧和英国对西藏的虎视眈眈,引起西藏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4.
信息窗     
辽宁省表彰二十五个人武部门西藏贡嘎县人武部最近对全部同志进行了一次以“四有”为内容的自重教育,使干部战士安定了情绪,决心为繁荣西藏作贡献。(刘列成)内蒙古巴林左旗野猪沟乡武装部为指导民兵致富,建立了经济信息反馈宣传网,每个村有一两名民兵信息报告员。(王福祥朱林祥)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帝列强频繁入侵西藏,致使西藏出现了严重危机。西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领土主权完整,毅然拿起武器同侵略者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殊死搏斗,延续对维护祖国的领土主权完整和民族团结发挥了重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牵动了驻守在西藏雪域高原的昌都军分区官兵,为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重建家园,他们迅速开展了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连绵雪山翩翩起舞,尼洋河水一路欢歌,尽情倾诉着这个动人心魄的故事——一位身着绿军装的热血男儿,从繁华的上海来到艰苦的西藏,无私奉献了28年。他把自己的赤诚丹心献给党的事业,献给西藏各族同胞;他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甘当藏区繁荣稳定的“铺路石”,被群众誉为“军中孔繁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第18军为主体的进藏部队是解放、保卫、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西藏工作政策的指导.与此同时,进藏部队西藏工作政策本身也经历了从"进军西藏,三年一换,以励士气"到"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历史演变.这一政策转变,在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维护西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加强民族相互了解和尊重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一个内忧外患兼存的地区。民兵政治上是否坚定可靠,遂行任务的能力强不强,关键时刻是否管用,是民兵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将继续坚持把民兵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一支可靠、管用的民兵队伍,为西藏边防、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这个新起点上,要保持军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前列地位,务必端正认识,从容应对,强能扩供,确保先进军事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确保“三自”的过程,也是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不断增强广大官兵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使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1904年英国侵藏部队编制情况--兼论藏军失败的军事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3年9月8日,英国侵略军入侵亚东,发动了第二次武装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在此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侵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对西藏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今年是江孜抗英斗争100周年,为了缅怀先烈,进一步揭露侵略者的罪行,本文简要介绍英国侵略军的编制情况,分析藏军失败的军事原因,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当时英国侵略者是如何利用强大的正规部队和现代化武器对西藏人民进行掠杀的。  相似文献   

12.
在西藏的念青唐古拉峰下,当年亚运圣女达娃央宗点燃圣火的地方,诞生了一所由藏族军人私办的希望小学。这个令西藏教育界为之震惊的办学者,竟是少年时代没有上过一天学的牧民儿子——西藏林周县人武部副部长国杰。  相似文献   

13.
《兵团建设》2007,(11):125-126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结束语中明确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准确理解和努力实现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党的奋斗目标,把当前的工作任务同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更加努力地为创造中国人民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对于西藏军区部队来说,就是要在坚持我军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争做老西藏精神的传人。要深刻理解弘扬老西藏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高举旗帜、听党指挥,践行宗旨、服务人民,履行使命、英勇善战,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以实际行动戍边卫国建新功。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电影制片厂1996年的压轴戏,投资1400万元的彩色故事片《红河谷》一经问世就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好评,并被中宣部作为四部优秀影片之一,推荐给全国观众。 这部影片描述了100年前,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西藏,受到纯朴善良的藏族人民的热情接待。但当英国人带着大炮再次来到西藏,向这里的人民发起侵略战争时,他们面对的却是藏汉人民英勇悲壮的抵抗。影片选材新奇,视角独特,制作精良,显示出  相似文献   

16.
曲吉 《中国军转民》2023,(22):108-110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发展的理念,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在这个路线上,需要保证在价值观上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将其作为行动之本从而落实到文化建设工作中去。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进一步加大西藏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西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必要途径。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也是反分裂斗争的武器,更是建设西藏文化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云南边防某团七连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力地促进了军政军民团结和地方经济的发展,确保了边防的繁荣稳定,谱写了新时期拥政爱民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王贵 《军事历史》2003,(1):27-29
1888年(光绪十四年)是藏历土鼠年,西藏人民至今仍将当年抵抗英军入侵之战称为“土鼠年之战”。西藏人民的第一次抗英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抗西方列强武装侵略斗争史的重要一页。一、战前情势英国于1849年征服印度全境后,为了拱卫这块被称为“英王皇冠上最明亮的明珠”的重要殖民地,确保其在南亚次大陆的长期利益,制定了向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喜马拉雅山国家和中国西藏扩张的方针。1860年,英军进攻西藏的藩属锡金,占领了大吉岭等许多锡金土地。同时,英国同尼泊尔签约,加强了对尼控制。1864年,英军又进攻西藏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从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高度,鲜明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创新和发展军营文化,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努力推动军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西藏拉萨市藏族民兵副排长平措,立足本职坚持不懈学雷锋,争当合格民兵作表率,真诚爱心献群众,无私奉献为社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实践雷锋精神,连续五年被拉萨市城关区评为“民兵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