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第二炮兵的序列里,有这样一些特殊的部队——他们从未参加过导弹发射,甚至没见过导弹;当战略导弹成功发射的时刻,有的正跋涉在深山老林,有的正奋战在国防工地,有的正驰骋在千里运输线,有的正在导弹阵地巡逻……然而,没有他们的卓越工作,就没有喷舌吐火的导弹腾飞、没有战略导弹的安全贮存和运输、没有导弹的精确发射和准确命中。他们用自己的忠诚、智慧和汗水,托举起叱咤风云的中华神剑。让我们认识一下战略导弹部队的这些幕后英雄,透过日常工作一窥他们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战略导弹绝密档案中,签署他名字的作战运用方案数以千计,日夜枕戈待旦,守望国家安全;在第二炮兵演习发射的中军帐里,由他拟定的作战辅助决策报告在信息化指挥平台上无声运转,调动千军万马,掌控巨车长剑;在灯火阑珊的科研一线和硝烟升腾的导弹阵地上,他言传身教的导弹精英挥戈砺剑,追踪他的足迹,延续他的事业……请记住这个名字:邱成龙。  相似文献   

3.
报刊文摘     
我军战略导弹部队发展喜人人民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正式组建于1966年7月1日。25年来,这支新型部队在人迹罕至的高原、深山、荒漠,相继建成一批不同型号和不同发射方式、能打、能防、能储存的作战阵地。部队装备了多种型号的导弹武器.在教育训练中,部队广泛开展了以发射营为主体的正规化操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军特种兵的编程里,有一支年轻而又特殊的新生力量——第二炮兵某特种部队。它组建不到十年,主要担负导弹发射保障及抗击敌特袭扰等任务。近一年来,他们执行全军某专项目标侦察任务,率先发现目标;连续5个月驻扎深山密林,与数支导弹劲旅展开"红蓝"对决;派出6名队员参加全军两个类别狙击手骨干集训,全部获得优秀……战场上堪称"特战尖兵",演兵场上甘当"磨刀石",成为我战略导弹部队序列里一支不可或缺的新生作战力量。  相似文献   

5.
2月10日-18日,俄罗斯举行了大规模的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力量联合军事演习。莫斯科时间17日10点整,在巴伦支海域执行演习任务的K-407“诺沃莫斯科夫斯克”号战略导弹核潜舰,在发射PCM-54洲际弹道导弹时,由于不时原因,在导弹即将发射的瞬间,射击准备系统发出了“取消发射”的指令,导弹发射未能成功。随即,该艇又进行另一枚导弹发射,结果还是没有成功。正在附近水域“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上观看导弹发射实况的普京总统对此深感失望。17日中午,“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返回北方舰队基地,原定发射任务因此推迟到18日上午,并改由“卡累利阿”号核潜艇来执行。此次导弹发射普京总统启用了“核公文包”。导弹在起飞98秒后因偏离预定轨道而自毁。  相似文献   

6.
《国防》1999,(11)
常年担负作战值班任务的某导弹旅,组建近40年来,成功发射了数十枚战略导弹,其发射数量和成功率居战略导弹部队之首。该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军圳练先进单位,三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旅党委被第二炮兵树为先进党委标兵。军委领导曾称赞说:“你们是一流的部队,一流的士兵,一流的装备,一流的管理。”他们被誉为——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生活》2013,(3):14-15
导弹发射程序繁琐、条件苛刻,过去,科技密集、造价昂责的战略导弹,像一个个深藏闺中的"娇小姐"。如今,通过加强与气象、测地等17个保障要素的协同训练,实现了从"择机发射"到"随机发射"的转变。过去,导弹静卧深山,发射准备时间长,机动困难。如今,他们通过采取"附加"、"嵌入"信息技术等方式,再加上防化和工兵的配合,实现了从"固定发射"到"机动发射"的转变。面对未来一体化作战样式,主战分队和保障要素的前后方区域划分已越来越没有界限,如何让曾居于后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技工业》2012,(3):56-58
黄纬禄成功地领导和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第一枚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填补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技术的空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火箭与导弹发展的正确道路,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浩瀚的云海里,两架靶机一前一后突然出现在指挥员的视野里。雷达受靶机投放的锡箔条干扰,没能及时发现目标,还没等指挥员作出反应,一架靶机发射“导弹”,一架靶机俯冲“投弹”,阵地周围噼啪炸响。三连阵地遭“敌机”空袭,没有及时实施火力反击,全体“阵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军事》2015,(2):23
据俄罗斯媒体2014年12月28日报道,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发言人27日称,"巴尔古津河"铁路机动导弹作战系统将在2018年研制完成,2019年服役。俄军总共计划组建5个"巴尔古津河"战略导弹团,每个团将拥有6枚导弹。预计这种武器系统将至少服役到2040年。一旦战略导弹列车部署,俄罗斯掌握的可移动全天候发射的核弹总当量将达到约3600万吨。重新研制铁路机动导弹作战系统是俄罗斯对美国扩大反导系  相似文献   

11.
肯尼迪航天中心 位于美国东部佛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成立于1962年7月,是美国宇航局(NASA)进行载人与不载人航天器测试、准备和实施发射的最重要场所。 西部航天和导弹试验中心 位于美国西部洛杉矶北面的西海岸,成立于1964年5月,是美国最重要的军用航天发射基地,主要用于战略导弹武器试验、武器系统作战试验和发射各种军用卫星、极地卫星等,航天发射次数居全美之首。  相似文献   

12.
"号手就位"、"占领阵地",导弹发射架下,一名英俊的上尉有条不紊地组织导弹发射训练,虎目浓眉,口令如雷,沉着指挥战车列阵、长剑引弓。政治教育课堂,这名上尉侃侃而谈,运用网络向全旅官兵讲授《让军人血性在砺剑路上闪光》,充满激情,句句催征,方圆千里营盘,一片热血沸腾。这就是乐焰辉,第二炮兵某旅"导弹发射先锋连"指导员。  相似文献   

13.
昔日清华才女,今日火箭女兵。入伍前,清华校园里洒下她的欢声笑语;从军后,导弹发射架下留下她的阳光笑容。她带着梦想和激情一路前行,让青春在火热的生活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发射阵地向来是男兵的天下,如今女导弹操作号手也闪亮登场了——西北高原,雪山环抱中的导弹发射场上,两组发射单元同步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时间  相似文献   

14.
号手,战略导弹部队的基本火力要素,火箭兵方阵中一个神圣而又骄傲的名称。导弹发射前,指挥员一句“号手就位”,即意味着长剑列阵,蓄势冲天。  相似文献   

15.
基于GPS+GLONASS观测的高精度、快速定位与定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战争中 ,导弹发射阵地的高精度、快速定位与定向是实现灵活机动作战 ,有效地打击敌方目标 ,保障野外实战生存能力的需要。首先 ,重点论述快速构筑导弹发射阵地的实施过程以及GPS +GLONASS组合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最后 ,通过使用连续 2 4h的观测数据分段试验计算 ,结果表明 :利用GPS +GLONASS组合系统 ,在 2 0min时间内可以完成对导弹发射阵地的高精度定位、定向任务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世界上导弹的型号可能有上千种,发射方式也千姿百态,但导弹为什么有的选择垂直发射,有的选择倾斜发射,而有的几乎可以以任何角度发射呢?实际上导弹的发射角度与技术、战术等多种因素有关。从导弹发展史上来看,导弹多以垂直发射方式进行,二战中德国造的世界第一种弹道导弹“V-2”导弹就采用的典型垂直发射方式,而且似乎导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武装部队于2月16日分别从陆地、海洋和空中成功地试射了3枚战略导弹,其中包括一枚“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舆论指出,俄罗斯此次导弹试射,向打算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美国传递了明确信号:俄军不怕NMD。 俄战略导弹部队新闻官伊尔沙特·班丘林于2月16日宣布,一枚“白杨”-M型洲际弹道导弹当天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准确地击中了4200公里外俄远东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0月13日,地处北疆的导弹发射现场,正可谓于无声处孕“惊雷”。上午8时19分,随着“占领阵地”的一声令下,一场迅如闪电的导弹火力突击行动开始了。只见一条条装着某型导弹的钢铁巨龙,吼叫着从密林深处鱼贯而出,  相似文献   

19.
在沉沉夜色掩护下,各发射分队迅速占领发射阵地,展开装备,准备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点火!”导弹呼啸升空,准确打向“敌”目标。这是第二炮兵某部组织的一次带实战背景的夜间合成演练。他们将部队开进陌生地域,设置未来战场上可能遇到的复杂、险难战术课题,在夜幕下统指挥、练操作、练协同、练合成,在实战中摔打和锻  相似文献   

20.
现代战争中,随着侦察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精确打击武器的出现,陆基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受到严重威胁。红外侦察系统可以通过探测导弹尾部的火焰,判断出导弹发射阵地的位置。因而发射导弹后,如果武器系统在30分钟内不能迅速转移,就有可能遭受敌方攻击。为了提高陆基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