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科左后旗人武部坚持把支援和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作为拥政爱民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他们结合当地实际,积极组织民兵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帮助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年多来,他们组织民兵共治理沙源2万多亩,种植防沙林30万多棵,修补路面60多公里,修渠筑坝1万多米,清理河道淤泥20多吨,受到群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2006年11月14日,重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光国在市政府亲切接见了"第二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特别奖"获得者——奉节县人武部副部长谭德智,并号召全市人民向他学习。谭德智自2002年以来,怀着对贫困山区群众的深情厚意,走访了奉节县原双潭乡8个村79个社的1000多户农家及康乐镇铁佛村和兴隆镇荆竹村3000多农户,带领驻地民兵和群众修公路67公里、整修和开挖水渠25公里、修建人畜饮水池161口、安装自来水管道26公里;协调扶贫资金,帮助地方修建了2所希望小学,1所乡卫生院和1个卫生室,使16000多群众直接受益,1500多户贫困群众脱贫。同时,他还为  相似文献   

3.
崔维 《华北民兵》2010,(4):34-35
近年来,内蒙古兴安军分区认真贯彻党的富民政策,组织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参加驻地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真心实意为驻地贫困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累计投入资金260余万元,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4.
林怀忠  雷霖 《国防》2010,(7):26-26
驻广州市荔湾区的陆、海、空部队及武警部队官兵,"视人民为亲人、把荔湾当故乡",与驻地人民同甘共苦,主动作为,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在建设现代化荔湾中发挥突击作用,赢得了当地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通化军分区在上级军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富民兴边”活动,组织官兵参加和支援以集安市麻线乡上活龙村为试点的新农村建设。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帮助村里修建了9公里水泥路,建成了500亩葡萄、五味子种植基地,购买了62头西门达尔母牛,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帮助完成了村部改造、改水改厕建设项目。共计扶持贫困户41户,新增民兵示范点13个,成建制用兵30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梁河县人武部以振兴梁河为己任,大力开展抗灾救灾、扶贫帮困、维护稳定等活动,时时处处为人民服务,被当地群众誉为“文明使者”。灾难我们来扛2004年,梁河县遭遇严重洪涝灾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党委“一班人”冲锋在前,先后组织民兵1600人,在大盈江、罗卜坝河、曩宋河等洪灾多发地段排涝固堤,投放石笼、石串5000多条,放置沙袋17000多只,加固河堤1000多米。尤其是去年7月中旬,全县境内连降暴雨,导致大盈江洪水暴涨,多处堤段发生险情,他们立即组织干部、职工、民兵800人,三次进行抗洪抢险,保住了堤坝,也保住了1500亩良田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相似文献   

7.
1998年,江主席视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时,要求党政军各部门“要继续把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和民族团结作为一个重大政治原则紧紧抓住不放”,为维护民族大团结、巩固祖国边防做出新的贡献。为贯彻落实江主席的重要指示,包头市驻军积极开展了“三好”活动,即遵守政策纪律好,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好,为驻地人民群众眼务好。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促进了当地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军区部队和民兵积极响应江总书记的号召,以帮助驻地群众脱贫致富、促进边疆繁荣稳定为己任,积极投身扶贫攻坚战斗,为夺取扶贫攻坚的最后胜利建立了新功。 扶贫先扶志 新平县人武部组织民兵在元江河谷及其两岸半山区兴办“绿色企业”,带动当地群众走上致富路的实践,显示了省军区实施“扶贫先扶志”战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乔振友  阎江华 《中国民兵》2013,(8):F0002-F0002
2011年以来,吉林省军区协调驻军和武警部队,联合开展了“感恩吉林人民,奉献第二故乡”教育实践活动,以帮助吉林人民办好10件实事为重点,倾力支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真情为驻地人民服务,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称赞。这10件实事包括大力宣传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广泛开展军民携手学雷锋系列活动,帮扶百个村屯新农村建设,开展帮村扶校包户建点扶贫活动,大规模参加生态环境建设等,件件都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件件都是惠及民生的实事,件件体现着践行我军宗旨使命的根本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四川巴中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当前巴中各级工作的当务之急。巴中军分区把为驻地群众办实事,作为工作的重点,成建制地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参加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仅2001年,全区民兵预备役人员就整治公路15条1152公里,新修村社公路217公里。面对全市数十万贫困人口,军分区采取以点代面、逐步推进的方式,立足山区实际,以科技扶贫、文化扶贫为主,鼓励和帮助农民大搞“池园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了一大批致富典型。2001年,巴中全市遭受百年罕见的旱灾,农产品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人民生产生活用水也难以保障。“灾情就是命令”,分区党委很快做出决定,一方面及时组织民兵高炮分队实施人工降雨作业,一方面组织运水车深入农村为干旱缺水地区运送清水,保证人民用水需求。同时,分区和各人武部积极向受灾群众捐款、捐物,被  相似文献   

11.
悠悠黑土地.浓浓鱼水情。在黑龙江省北安市,驻守着一支深受当地老百姓尊敬和爱戴的部队——黑龙江预备役步兵第三团,多年来,部队官兵把驻地当成故乡.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他们利用预备役部队自身的优势.积极组织预备役人员投身振兴东北活动中.在军民共建、捐资助学和扶贫帮困活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一个个情真意切、  相似文献   

12.
“粤西明珠”——阳西县,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广大人民群众视军队为长城,关心和支持部队建设;驻军部队官兵把驻地当故乡,积极投入当地经济建设。军地共同谱写了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篇章。1997年,阳西县委被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党管武装先进单位”;1998年,阳西县被广东省评为“双拥模范县”。“不关心国防建设的领导不是政治上成熟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在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宜宾市所辖的“僰乡”珙县,传颂着一位普通农村妇女长期爱国拥军的佳话。她就是玉和苗族乡西洋村的李宗秀。 1986年春节,春寒料峭。因大儿子在西藏当兵已经几年没有回家过年,思念儿子的李宗秀便与当地一些群众一起步行4公里崎岖山路,翻山越岭来到成都军区空军驻珙县玉和雷达站驻地看望官兵。她看到官兵们在十分艰苦  相似文献   

14.
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各民族一家亲。西藏、新疆军区的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扶贫济困、维护民族团结.为驻地少数民族群众走上富裕路,想办法、谋发展,帮助当地群众改变致富观念。用实际行动让军旗高高飘扬……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易门县龙泉镇人武部积极发挥民兵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取得显著成绩,多次受到省、(地)市、县表彰奖励。 首先,为解决民兵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积极组织发动民兵开展“以劳养武”活动。先后创办了2个林果基地、1个养鱼塘和鞭炮厂、采石场等劳武实体,年创利都在万元以上,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在他们的带动下,平阳地、平滩子两个农业合作社,积极发动群众种植优质梨200多亩;城镇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对基层预备役官兵坚持劳武结合工作进行了调查研究。感到,当前预备役部队基层单位坚持劳武结合要适应“市场”,着眼“战场”,围绕发展生产力,提高战斗力这一根本目的,认真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工作要稳妥,坚持因地制宜 我师驻地属于山区,林木、水利资源较为丰富。1994年以来,我们组织机关、基层进深山、访群众,走遍了驻地的所有乡镇和主要山川,掌握了主要资源分布情况;尔后,分别请当地地质四队、514队及驻地的数百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  相似文献   

17.
云南边防某部二连驻地有个田蓬街,街上有条由来已久的“醉仙路”,如今变成了“致富路”,当地群众赞叹:是解放军干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18.
“我们是陕西的‘地方兵’,帮助驻地群众脱贫致富,我们责无旁贷!”有“三秦劲旅”之称的武警陕西总队从“小康蓝图”绘就的那一天起,就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任务主动挑在肩头。他们与三秦父老一起,肩并着肩,心贴着心,风雨兼程,用满腔赤诚为驻地群众铺筑通向小康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处来,四川广元市市中区人武部始终把驻地当故乡,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己任,积极组织发动民兵广泛开展“千户民兵建功长征路”活动。充分民挥民兵的骨干带头作用,把开展建功活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作为用兵的战场、练兵的阵地、强兵的课堂。在建功活动中,区人武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军政主官亲自抓、负总责;部党委成员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西双版纳这块神奇而美丽的沃土上,居住着傣、瑶、彝、哈尼等10多个少数民族,他们都有着各自的语言、宗教信仰和独特的文化习俗。驻守在这里的部队和人民群众朝夕相伴,官兵们像尊敬自己父母一样尊敬驻地人民群众,驻地人民如同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官兵们。军民共创边疆文明,共建千里文明边防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