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7年3月29日,德国海军第三艘K130级轻型护卫舰“爱尔福特”号在北海造船厂建成下水。联邦德国国防部、联邦德国国防技术及采购办公室、德国海军均派代表出席了下水仪式。K130级是德国海军在建的最新一级轻护舰,是德国根据冷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和德国海军新的任务需求而研制的。据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29日,德国海军第3艘K130型轻型护卫舰“爱尔福特”号在北海造船厂建成下水。K130型是德国海军在建的最新轻护舰,是德国根据冷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变化和德国海军新的任务需求而研制的。该舰灵活机动,具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还能作为战斗群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22日。德国海军第二艘K130轻型护卫舰"马德格堡"号(F261)加入海军服役。它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了德国北部的吕尔森·威夫特船厂。  相似文献   

4.
在F 124型“萨克森”级防空型导弹护卫舰建成服役之际,德国海军F 125型新一代多用途导弹护卫舰项目已经全面启动。根据规划,德国海军将建造8艘(也可能是4艘)F 125型护卫舰,从2010年起陆续服役,用以取代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服役的8艘F 122型“不莱梅”级导弹护卫舰。F 125型护卫舰不是之前德国海军护卫舰,如“不莱梅”级、F 123型“勃兰登堡”级、“萨克森”级的改进发展型号或后续型号,而是一种全新设计的用以  相似文献   

5.
图解世界     
《当代海军》2005,(1):34-37
01 德国海军首艘"萨克森"级防空护卫舰服役 德国海军"萨克森"级(124型)防空护卫舰的首舰"萨克森"号2004年11月4日正式服役。服役之前"萨克森"号在美国西海岸成功进行了一系列导弹实弹射击试验。 这项价值15亿欧元(19亿美元)的3艘驱逐舰计划由称为ARGEF124的联合体作为主承包商,该级护卫舰中的第二艘"汉堡"号安排于2004年12月13日服役,第三艘"黑森"号将于2005年初开始海试及服役。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德国海军又添新丁,继第一、二艘F—124型“萨克森”级防空护卫舰建成服役之后,第三艘“萨克森”级防空护卫舰“黑森”号于近期下水试航,并计划2005年9月交付德国海军。 2005年1月21~28日,“黑森”号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海上试验。这次试验主要是进行舰船及其航海系统的性能测试,据称试验获得成功。2月,“黑森”号在威廉港进行了其它一系列试验。“黑森”号是F—124型“萨克森”级防空护卫舰的最后一艘,它的建成,标志着整个F—124型护卫舰计划的完成。F—124型护卫舰由布洛姆·福斯造船厂、HDW造船厂和蒂  相似文献   

7.
1997年9月18~22日,由“巴伐利亚”号、“不来梅”号导弹护卫舰,“勒恩”号补油船和“格吕克斯堡”号支援舰组成的德国海军特混舰队对上海进行了友好访问。下面就对“巴伐利亚”号和“不来梅”号这两艘作战舰艇的战技性能作一简要介绍。“巴伐利亚”号是“勃兰登堡”级护卫舰的3号舰。“勃兰登堡”级护卫舰又称123型护卫舰,是德国海军从1995年3月开始服役的以反潜为主的新型护卫舰,共4艘,主要用来取代“汉堡”级驱逐舰。该级舰在吸取德国海军“梅科”级和“不来梅”级护卫舰设计经验的同时采用了诸多新技术,是90年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护卫舰之一。它的先进之处一是采用  相似文献   

8.
在德国海军新千年准备采用的130级小型护卫舰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小型舰载遥控飞行器。无独有偶,美国、以色列、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日本等国也都将舰载无人  相似文献   

9.
德国海军已决定建造4艘新研制的124型护卫舰(“萨克森”级)作为3艘“吕特曼斯”级导弹驱逐舰的后续舰,首舰已经开工。目前,德国海军是以驱逐舰和护卫舰来装备水面战斗舰艇部队的。按照计划,德国的水面战斗舰艇最终将全部采用护卫舰。德国的护卫舰系列分别由120型(“科隆”级)、122型(“不莱梅”级)、123型(“勃兰登堡”级)和124型组成(121型在最初的计划阶  相似文献   

10.
124级是德国海军在建的最新一型的导弹护卫舰,计划共建造4艘。首舰“萨克森”号1999年2月开工建造,1999年11月下水,目前已进入试航阶段,预计2002年11月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11.
图解世界     
德国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公司2005年12月7日向德国联邦国防与采办办公室交付了第3艘也是最后一艘 F124型护卫舰“黑森”号。随着该舰的交付,德国海军迄今为止最大的采购计划——124型护卫舰计划宣告顺利结束。“黑森”号护卫舰排水量5600吨,由蒂森北海船厂建造,是德国海军中最大的作战舰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瑞典海军正在执行一项全球首创的海军计划,这项计划使瑞典成为全球首个采用全隐身技术建造水面舰艇的国家。这个计划就是“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计划。“维斯比”级轻型护卫舰共有5艘,所采用的技术大部分由瑞典海军、瑞典装备局、瑞典国防研究局(FOI)以及  相似文献   

13.
F125型护卫舰是德国海军为替代老旧的不莱梅级(F122型)护卫舰而正在发展的一型多用途舰,设计满载排水量超过7000吨,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护卫舰。早在1999年萨克森级(F124型)护卫舰首舰开工不久,其项目经理就向外界透露,参与萨克森级开发的多家厂商准备联合研制全新概念的护卫舰,并率先提出了未来护卫舰2020(FDZ-2020)计划,这就是研制F125型护卫舰的基础。该计划的战术概念文件于2000年末提交至德国国防部。随后,德国海军和国防技术与采购办公室进行了F125型护卫舰项目的可行性研究,2002年完成了战术和技术需求文件,2004年发布了建造合同计划征求书。新一代护卫舰体现了德国国际化的外交政策,表达了德国积极参与国际维和任务、北约反恐任务、欧盟打击海盗任务等国际活动的愿望,具有一系列鲜明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欧洲多国合作的 NFR90型护卫舰计划一拖再拖,加之德国海军“汉堡”级驱逐舰的逾龄服役,其维修与保养费用剧增,而且其反潜能力较弱,故原西德海军决定建造一型以反潜为主的多用途护卫舰。1987年6月28日,前西德海军与以布洛姆·福斯船厂为主,包括霍瓦兹·德意志船厂及蒂森公司北海船厂在内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海洋将由什么样的新颖战舰来主宰?美、英、法、意、日等国的DD(X)、45型、“地平线”、“金刚”级等新概念的水面舰艇层出不穷,发展势头强劲。而以MEKO舰(梅科:多用途标准舰)享誉世界的德国造船界也将目光锁定在了2016~2020年,针对15~20年后的海上新威胁,开发全新的未来型护卫舰。2001年12月,联邦德国国防部将价值8.8亿欧元(约合7.71亿美元)的第一批5艘K-130型多用途护卫舰的建造合同授予了布隆·富斯公司集团,这标志着德国海军面向“2005型海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可以说是俄罗斯海军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在这个月里俄罗斯海军终于结束了10年来仅对舰艇进行“最后的加工时期”,转入建立新型海军。其象征除了2001年12月初俄海军多用途核潜艇“猎豹”号的交付使用外,就是2001年12月21日按20380方案设计出的新型轻型护卫舰“守护”号的开始建造。这种用途广、隐形性强、作战威力大的轻护舰被视为是比适于远洋航行的护卫舰、驱逐舰和巡洋舰效费比更高的选择,被称为“俄罗斯21世纪轻型护卫舰”。正如俄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在轻型护卫舰的开工仪式上所说,“俄海  相似文献   

17.
晓强 《现代舰船》2012,(11):61-63
"吉打"级轻型护卫舰是马来西亚海军于21世纪初期向德国布洛姆·福斯造船公司购买的MEKO100型多用途轻型护卫舰,用以替换现有老旧的巡逻舰艇,加强近海防卫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期,马来西亚海军推出规模庞大的近海巡逻舰项目(NGPV),计划购买和引进建造27艘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巡逻舰。1998年9月5日,马来西亚海军斥资14亿美  相似文献   

18.
平西 《环球军事》2013,(5):44-45
2012年2月1日,俄海军首艘20385型轰鸣级新一代轻型护卫舰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北方船厂铺设龙骨,使附人继20380型守护级轻型护卫舰、22350型多功能导弹护卫舰之后再次关注位处波罗的海之滨的圣彼得堡。终极“守护”随着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好转,国防预算也随之逐年增加,如2011年预算641亿美元,2012年就达到719亿美元。当然俄罗斯也加大了对海军舰艇建造投入。  相似文献   

19.
6月10日,德国海军“莱茵兰-普法尔茨”号导弹护卫舰(舷号F209)和“梅克伦堡-沃波默恩”号导弹护卫舰(舷号F218)舰艇编队在德国海军护卫舰第6支队支队长索尔斯滕·克勒中校的率领下抵达青岛,进行首次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随舰艇编队来访的官兵有431人。此次访问是中德建交30年纪念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20.
124级是德国海军目前在建的最新一型导弹护卫舰,计划建造4艘。首舰“萨克森”号1999年2月开工建造,1999年11月下水,目前已进入试航阶段,预计可按时于2002年11月交付使用。建造概况20世纪90年代初,为达到降低建造成本、缩短造舰周期、提高造舰技术水平的目的,西方国家掀起了一个联合研制和发展作战舰艇的热潮。在欧洲有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