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她是一位共和国将军的夫人她是一位集温、良、恭、俭诸美德于一身的传统东方女性她更是一位抚育了六个孤儿的伟大母亲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普通的母亲。她至今仍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像所有勤劳的农妇一样虔诚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田园。她的儿子和孙子们在共和国的军营里上至将军,下至士兵,携手共筑着共和国的钢铁长城。他们都是从家乡那条泥泞的小道上走出来的;他们都是带着这位母亲的叮咛和希冀走上从军之路的。他们流淌着她的血液,也凝聚着她的信念和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1955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我军高级将领中,李贞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她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李贞将军的一生充满艰辛、充满坎坷、充满奋斗,这里介绍李贞将军战争年代的几件小事,以示对这位传奇女性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4.
回顾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们,蓦然发现原东北军走出的开困将军有25位.历史沧桑,尽管这些将军们都已谢世了,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他们,历史永远记下了他们从旧军人到共和国将军的成长、战斗历史.  相似文献   

5.
萧克上将与共和国元帅●郭高民周炳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就要迎来她的五十华诞的时候,我们怀着对一代开国元勋的崇敬之情,采访了当年与十大元帅都曾共过事的老将军——萧克上将。阳春三月,萧老的小院里日光融融,草绿花红。我们进门时,他正在散步,萧老热情地招呼我们在...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5日,北京中国美术馆一楼展厅,河北省军区书法书画剪彩仪式上,她带领20名英姿飒爽、精神抖擞的预备役女军官受到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的接见,她们严整的军姿、军容赢得了将军的赞誉,1998年10月1日,由《中国国防报》、中央电视台联合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支连续第14次铿锵走过天安门,接受最高统帅和祖国人民的检阅方队:这是一支英雄辈出的方队:60年来,4万多名学员从他们中走向海防一线,180多人成长为共和国将军,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发展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似文献   

8.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彭绍辉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从一名雇农成长为一名高级指挥员.在战争年代,彭绍辉失去了左臂,被人称为"独臂将军".1955年9月,在共和国首次授衔的一千多名将军中,有9位独臂将军,而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只有彭绍辉和贺炳炎.作为三军统帅的毛泽东,在谈到我军的独臂及伤残将军时曾说过--"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红军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的独特人才!"  相似文献   

9.
《国防》1995,(7)
四十多年前,朝鲜战争激烈进行的同时,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一方,以打着“联合国军”旗号的美国军队为另一方。在战场西端的板门店,举行了一场历时两年零十几天,历史上罕见的停战谈判。谈判开始不久,美国代表就感到中朝谈判代表团中,有一个“巨大的隐形人物”在策划、指挥着一切。正是这个人,才是与他们较量的真正对手。他就是李克农将军。 朝鲜停战谈判,使新生的共和国在这场最重要的外交斗争中初露锋芒。历史也给了李克农将军一个淋漓尽致地展示一个外交家才干的机会。 朝鲜战争爆发后,李克农将军就一直在总参谋部里通宵达旦地工作,但他没有想到,很快他将会亲自踏  相似文献   

10.
龙成祥——四川省军区警卫连班长,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等中央首长和共和国的15位将军接见过他;50万农民惦记着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四川省委书记杨汝岱,在全省人武系统扶贫表彰会上,赞扬过他。要问为什么?回答是因为他独创的科学养猪技术,使巴山蜀水农民脱贫致富如虎添翼…… 1984年,龙成祥成了共和国的一名新兵,临行  相似文献   

11.
一名刚入伍的小女兵,一次出色的武术表演,使一位将军提出了一项大胆的设想.于是,共和国武装体系中,第一支神秘精悍的女子陆战特遣队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2.
“破世俗一尘不染,立高洁两袖清风。” 这是原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赠给一位普通退伍老兵的诗。 这位退伍老兵名叫赵保群,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工商所的干部,曾服役于北京卫戍区某部。1969年入伍的他在文革期间担负过警卫和监护将军的任务,不顾生死救将军  相似文献   

13.
金秋送爽,银佳飘香。中秋前夕,记者一行人驱车来到了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省海安县角斜镇。当一幢幢造型别致的小楼、一辆辆崭新锃亮的小轿车和摩托车冲击着人们的视线之时,这里却以拥有一支军政素质过硬的民兵队伍而闻名遐迩。角斜“红旗民兵团”自1966年3月24日被中共中央华东局、南京军区授予荣誉称号以来,30个春夏秋冬,30载风雨岁月,雄风依旧在,战旗更鲜艳。中南海领导人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她;共和国将军们对她倾注了无比的深情,饮水思源,在“红旗民兵团”命名30周年之际,这里采撷几个片断,献给所有关心中国国防事业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14.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至1964年间被授予将帅军衔的1614位开国将领身经百战,是人民军队的开拓者和共和国的奠基人。这一次,我们有幸接连拜访了"红军博士"涂通今、"百岁支书"魏国运和"兵站将军"方震三位已逾百龄的老将军,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晚年生活。"红军博士"涂通今:勤学豁达是为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灿烂的将星谱上不乏纵横捭阖、叱咤风云的名将,高级知识分子却屈指可数。然而涂通今正是一位"博士将军"。  相似文献   

15.
将军让衔     
将军让衔千帆舟1955年9月27日下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隆重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周恩来总理分别把大将、上将、中将和少将衔的命令状.一一授予粟裕等在京将官。共和国的将军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几十年的征战中建立了累累功勋,面对这一殊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11,(8):62-63
一个国家,只有俊杰辈出,才能兴旺发达;一个民族,只有英才泉涌,才能承继她经久的文明;一个时代,只有英雄横空,才能奏晌划时代的共鸣。正是这些共和国的优秀共产党人、共和国最可爱的人,让人们记住曾经辉煌的历史和历史的辉煌;也正是他们,以非凡的才智和无比的胆魄,用超常的思维和果敢的行动,引领共和国前进的方向,促进共和国的坚定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富强繁荣。  相似文献   

17.
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一位一字不识的农民父亲,为共和国培养了两位将军。他们人生之初,身份是卫生员、保密员,但他们在生命长河中,于自尊中养肥了努力的意志。只因为,有一位质朴的父亲打着灯笼让他们看到了远方。  相似文献   

18.
李维民 《军事历史》2006,(11):44-46
1990年11月19日,抗日名将孙立人在台中市的寓所去世。几天后,我带着当年的《中国人物年鉴》去看望冰心老人,她指着桌上许逖先生所著的《百战军魂——孙立人将军》感伤地说:“前不久孙立人还给我来过信呢!你们年鉴收过孙立人吗?”我说:“1989年因孙立人将军过90岁生日登过一次,明年还会因他去世再登一次。”冰心欣慰地说:“这个人是抗日名将,你们的年鉴是应该收的。”她向我讲述了孙立人将军的经历,谈起她已故的丈夫、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与孙立人在清华同学、后又赴美留学的情况。冰心说:“孙立人虽然是抗日名将,但因为不是黄埔系,所以受排挤…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军人妻子口述的文章,值得一读。她选择军人做伴侣,不是为了索取什么,而是感到军人是祖国尊严的象征,没有军人,便没有祖国的安宁。基于这种认识和理解,她心甘情愿地承受军人妻子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把爱倾注在共和国的军旗上。  相似文献   

20.
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曾爆发过震撼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著名的秋收起义;这里,曾留下了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走出了秋收起义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走出了共和国的将军们……他们为安源写下了一段光辉的历史。 今天的安源人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不忘发扬党管武装的光荣传统,使全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