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轻武器是指重量轻,可由人员携带的武器,包括手枪、冲锋枪、步枪、机枪、特种枪械等打点目标的武器,手榴弹、枪榴弹、榴弹发射器、轻型迫击炮、火焰喷射器等打面目标的武器,以及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火箭筒、无后座力炮和便携式防空导弹及反装甲与防空武器。无论是在近战、夜战中,还是在防空以及反装甲的火力配系中,抑或是在山地、丛林地等特殊条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反装甲武器威胁评估中评估指标属性的不确定性和指标值无量纲化处理的影响,基于区间数灰色关联分析,探讨了构建威胁决策矩阵和威胁度排序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基于区间数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反装甲武器威胁评估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反装甲武器的研制水平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综合反映。近20年来,国际上国防科技发达的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对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为加速反装甲武器的换代步伐,运用军事研究的基本思想、观点,启迪、创新研制思路,是十分有益的。 一、取人之长、用之于我 在科技发达的信息社会,反装甲武器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我们不但要眼睛向内,攻克技术难关,更要密切注意国防科技先进国家的动向。取人之  相似文献   

4.
一、认识轻武器 (一)手枪 单手发射的短枪。它是近战和自卫用的小型武器,在50米内有良好的杀伤效力,按用途可分为自卫手枪、战斗手枪和特种手枪;按构造可分为自动手枪和转轮手枪。 (二)步枪 单兵肩射的长管枪械。有效射程般为400米,主要用以发射枪弹,杀伤暴露的有生目标;有的还可发射枪榴弹,具有点面杀伤和反装甲能力;也可使用刺刀、枪托格斗。步枪按自动化程度分为非自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三种;按用途  相似文献   

5.
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未来主战坦克防御能力的极大提高,常规反装甲武器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动能穿甲作为一种新概念的反装甲技术,能够有效地杀伤普通反坦克导弹束手无策的复合装甲和主动防护系统.介绍了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以及国外发展状况,分析了超高速动能反坦克导弹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战场反装甲目标层出不穷,指挥员决策难度增大。针对反装甲目标信息的复杂性,应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提出坦克分队进攻战斗中敌反装甲目标战场价值评估的方法。并通过确定各决策因素指标值和计算加权值,构建价值评估多属性决策模型,快速有效地确定分队本级范畴内的敌反装甲目标的战场价值,有利于分队指挥员迅速果断地实现其作战指挥决策。  相似文献   

7.
战车的保护神: 主动防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战车防护仅仅依靠装甲被动地对抗反装甲武器。在先进的大威力反装甲武器面前,即使是披挂复合装甲或者爆炸反应装甲的主战坦克也只能甘拜下风。而战车的主动防护系统以主动出击、消灭敌人来保护自己。它能够提前发现或检测到对自身的威胁,然后采取主动措施(如拦截、摧毁、干扰或迷惑等手段),在敌方导弹或炮弹击中战车前消除威胁,或最大限度地降低被命中的概率和被毁坏的程度。另外,主动防护系统比装甲防护系统要轻,  相似文献   

8.
一种称为SFW(传感引爆武器)的反装甲集束炸弹已开始投入全速生产并少最装备美国空军。这是世界上首批投入使用的携带末端制导子弹药的空投武器。 这种炸弹最初是选信系统公司为战斗机商速低空投掷而研制的,被命名为CBU-97。它是一个装有10枚BLU-108子弹体的圆柱形集束弹箱,每个子弹体携载4枚速射反装甲飞弹(Skeet),每颗炸弹总共有40枚飞弹。子弹体由降落伞助降,抛弃降落伞后,由火箭助推上升并旋转,辐射状抛出4枚飞弹。每枚近似粗咖啡罐的飞弹分别以红外传感器搜索地面,直至探  相似文献   

9.
美国陆军野战炮兵是实施陆上火力支援任务的战斗支援兵种,现在只装备榴弹炮、火箭炮和战术地地导弹三种纵深攻击武器。美军的迫击炮、反装甲武器属于步兵装备,不列入野战炮兵武器序列,至于防空导弹和高射炮则属于另一个战斗支援兵种——防空炮兵的装备。  相似文献   

10.
超导材料,无论是老的低温材料还是新的高温材料,在军品和民品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可能性。如下表所示,超导材料能应用于电子学方面和高能方面的许多领域。超导材料将可应用于许多重要的军事装备系统之中,包括弹道导弹潜艇、弹道导弹防御武器、反装甲武器、先进的防空武器和反潜武器。  相似文献   

11.
火箭筒是各国军队普遍装备的一种便携式反装甲武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攻击敌坦克、装甲战车、人员运输车和野战工事,也可用来杀伤敌有生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火箭筒由于体积小、重量轻、破甲效能高、携带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等特点,自1942年首次在北非战场公开亮相以来,备受世界各国的青睐,在历次战争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各国反坦克的重要武器之  相似文献   

12.
两栖登陆作战在战术上是最复杂、最危险的作战行动,登陆部队需要面对抗登陆方坚固的海岸防御背水抢滩作战,其危险性和困难可想而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兵器上的优势成为克服不利地理条件,形成火力优势的关键。类"标枪"反装甲导弹装备是两栖登陆作战中单兵反装甲作战的主要武器,仿真技术是类"标枪"反装甲导弹武器系统优化设计和性能研究的必要手段。介绍了单项仿真与综合仿真相结合的仿真方法,给出了类"标枪"反装甲导弹的弹道模型,利用Matlab编程语言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改善导弹的弹道性能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晓东  幼波 《国防科技》2002,(7):83-85
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俄(前苏联)制“AT-3”导弹击毁了200多辆以色列坦克;而以色列用改制的法国SS-11导弹摧毁埃及、叙利亚坦克300多辆。自此,世界各国对反坦克导弹的战场应用及其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反坦克导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从而拉开了世界各国争相研制、发展反坦克导弹的序幕。近三十年来,反坦克导弹得到了极大发展,成为反装甲目标的利器,被誉为“坦克终结者”。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舰艇编队作战指挥流程,说明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WTA)研究的内涵和复杂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成果,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归结为2类分配模式下的优化问题,并论述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模式,综述了舰艇编队目标武器分配研究的主要方法.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代战争中,战术防御武器应具有哪些特点才能提高武器的有效性呢?这个问题不能笼统地回答,需要根据各种客观条件做出相应的结论。这是因为武器的有效性是和战争的形式、来袭目标的特点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战争的形式是变化的,在冷战的情况下,来袭目标往往是单批次,侦察性的、挑衅性的活动,例如 60年代,以美国 U-2、SR-71为代表的高空侦察机在20公里或更高一点的上空飞行,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侦察挑衅活动,当时一般地面防空炮火因射程不够而失去防御能力。因此为对付这种目标,防御武器的拦截高度和斜距以及杀伤空域的大小是有效防御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高空拦截的武器出现,高空不再是安全的区域,进攻的武器和战术运用随之也发生变化,这可以从实际的局部战争中清楚地看到,特别是中东战争和马岛战争,充份地体现现代战争的特点,概括地说是空袭和反空袭,装甲和反装甲的对抗。对于现代战争的战术特点和防御武器的发展趋势,下边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云瑞 《军事文摘》2023,(11):45-47
<正>在二战中,美军“巴祖卡”火箭筒在步兵攻坚作战中大放异彩后,单兵火箭筒这种便于携带的压制性武器得到迅速发展,被公认为最成功的单兵支援武器之一。步兵遂行两栖登陆作战时将面临在复杂陌生地域、缺少后勤补给的条件下进行进攻战斗,特别是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远程炮兵和装甲部队的火力支持时,单兵火箭筒就成了进攻部队可靠便捷的支援火力,以完成攻坚和反装甲任务。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角度,探讨了在综合考虑目标与武器匹配性的情况下武器-目标分配(W TA)模型的建立问题。首先,分析了目标属性与武器属性的匹配关系,例如目标与武器距离和武器射程的匹配关系、目标抗毁能力与弹药威力的匹配关系、目标反击能力与武器突防能力的匹配关系等等;然后,引入目标与武器匹配度的概念,并且给出了匹配度的计算方法,其中包括效费比系数、时间系数、侦察概率、突防概率以及摧毁杀伤概率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非线性规划构造了火力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18.
本刊2003年第6期发表了《浅谈直升机空战及其战术》一文,谈及先进传感器和空战武器对于直升机空战的重要性。本文再就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直升机所配备的导弹、机枪/炮、火箭三类空战武器,以及直升机载传感器做一个概要的资料性介绍。用于直升机空战的导弹借用空地导弹50年代末,法国、美国开始在直升机上装载 SS-10线控制导武器。其后继系统(如法国 AS-11和俄罗斯 AT-2、AT-3)的速度相对较慢、空战能力有限。第二代反装甲导弹如美国 BGM-71“陶式”和法国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近年来欧洲东部爆发的大规模冲突中,交战双方动用各种军事手段展开激烈交锋。地面作战中,装甲与反装甲武器、装甲与装甲武器对抗尤为惨烈,双方数千辆装甲战车被击毁,装甲兵伤亡惨重。这固然表明坦克装甲车辆“陆战之王”的地位依然稳固,但同时也意味着新一代地面作战平台的研发需要加强装甲防护技术的投入,装甲钛合金前沿技术探析也由此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反装甲目标威胁度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威胁度估计问题和装甲车辆在战场上的实际情况,运用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理论探索反装甲目标威胁度评估问题。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算法,利用神经网络良好的自适应能力和遗传算法强大的全局搜索能力,通过样本数据训练,提高了威胁度估计的准确性和适应性。经过验证该算法能够有效反应出反各种反装甲目标的威胁度,其稳定性、精确性也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