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苏联部署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防空系统,虽然对此防空系统的能力至今还是众说不一,但这对美国制订轰炸机发展计划却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该系统大约包括2,200架截击机,7000套地空导弹发射架,9000部防空雷达以及一支约500,000人的部队。四十年来,苏联为了维持和发展防空部队这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已  相似文献   

2.
“母鹿”遭遇“毒刺” 自1986年起,苏联侵略军在阿富汗战场上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担负着越来越繁重任务的米-24D/E/F“母鹿”系列武装直升机部队如何应付阿富汗游击队日益强大的防空火力。由于美制“毒刺”便携式防空导弹和英制“吹管”便携式防空导弹不断流人阿富汗,使其防空能力大为增强。事实上,这两种防空导弹在阿富汗战场上给苏联战机造成了数不清的麻烦。1988年春,巴基斯坦方面的消息指出,“毒刺”导弹共击落100架直升机、31架运输机以及49架战斗轰炸机。当年夏,昆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不但要与地面上围追堵截的敌军作殊死拼杀,而且还要与空中骚扰轰炸的敌机进行斗争。尽管红军的防空武器极其简陋,但仍在战斗中先后击落过多架敌机,其中有确切历史记载的就有5架,有力  相似文献   

4.
当今苏联防空的指导原则渊源于1941—1945年伟大的爱国战争。虽然从那时以来,这些原则大部分还保留着原样,但是随着新型武器不断服役,这些原则有了进一步完善。一部苏联官方战史指出,防空部队(战略和战术)“击落了7,000多架敌机;其中大约60%是在空战中击落的,其余的是由高炮击落的”。  相似文献   

5.
一大堆令人望而生畏的数字反映了苏联为对付外来威胁确保自身安全所作的努力。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苏联在战略防御方面所下的投资。根据1986年版的“苏联军事力量”,称作防空部队的苏联战略防御力量是由2,500架歼击机、10,000个面空导弹发射架、100个反弹道导弹拦截器和5,000个预警、地面控制拦截雷达等设备组成。  相似文献   

6.
孙亮 《环球军事》2014,(18):49-51
米格-31是由原苏联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串列双座全天候重型截击机,北约代号“捕狐犬”,苏联解体后大部分由俄罗斯接管,服役时间已超过30年,现在仍然是俄空军防空主力机种之一。俄国内各界公认该型机性能独特,但是否有必要增加其在俄空军中数量的争论却多年未休。新世纪刚刚进入第二个10年,米格-31却飞到了自己命运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7.
对地面防空战斗部署方案进行评估是防空作战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防空战斗部署主要包括防空兵器战斗部署和情报预警雷达组网部署两部分。首先分析了地面防空兵器战斗部署的评估指标体系,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对其作战能力进行评估。然后运用开马尔可夫排队网络对情报预警雷达组网部署的空情预警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截击机作战起飞规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截击机在优化的目标分配形式下拦截效果的概率模型,导出了截击机在拦截多攻击机机群时的最优目标分配形式,研究了机场飞机起飞架数与机场战术、技术参数、机场飞机的战术、技术参数以及与攻击机的进攻态势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多机场飞机对多攻击机机群进行最优目标分配时所应满足的量化关系,给出的模型可对作战决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隐身武器出现并应用于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对现代作战尤其是空中作战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了42架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用来突袭伊拉克防空火力密集的国家军事指挥中心、重要设施以及防空指挥机构等,出动架次虽然只占多国部队飞机总  相似文献   

10.
一种攻击机机群作战效能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平均动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攻击机机群在整个战斗飞行过程中的作战效能评估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战效评估的顶层分析数学模型,导出了效能指标与对地攻击靶场效能指标、国土防空系统突防效能指标、要地防空系统突防效能指标间的关系式及完成作战任务集所需飞机架数、被击毁的总架数、总战斗飞行架次数、武器总消耗量的计算式,为评价攻击机机群在整个战斗飞行过程中的作战效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黎巴嫩的战斗给了西方国家客观的评价苏联防空武器系统有效性及其作战部署方案的机会。但是,出版界不能客观的评价这些系统,主要是感情用事,而不是以事实为依据。由于不沦是以色列作战技术或是美国海军的攻击都没有得到许多可用的详细资料。对苏联巨大的防空潜力的任何分析都必须小心谨慎而不能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在未来大规模战争中,这种防御系统将是很危险的潜在的敌人。幸而,如同1982年以色列空军所论证的,能有效的对付这种敌人。  相似文献   

12.
莫斯科设立了专门的民防博物馆。据称,该博物馆主要是向苏联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和军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宣传介绍有关民防知识。苏联民防博物馆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苏联民防初始及早期活动情况。苏联是开展群众性民防比较早的国家。早在1932年10月4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就颁布了“苏联国土防空条例”,并根据这个条例组建了全苏人民防空组织,  相似文献   

13.
饿罗斯陆军现役约34.8万人,陆军武器装备完全是自行研制的,共有5600多辆坦克、12000多辆装甲战斗车辆、7000门火炮、316部战役战术导弹发射架、约2500部防空导弹发射架和2000余架直升机。从总体上看,俄陆军武器装备在世界各军事强国中仍占有很大优势,有些武器装备足以和美国相抗衡。俄陆军武器装备现状俄罗斯历来重视陆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目前,陆军主战兵器数量庞大、性能  相似文献   

14.
在军用飞机的家族中,有一种“研究机”颇为引人注目。“研究机”顾名思义主要是用来研究和验证战斗机的某些性能,这些性能都是目前其它战斗机还不具备的。如果一架研究机和一架先进的战斗机发生了空战,结果会怎样呢?你也许会说,这是不可能的。不,这事儿确实发生了。1994年的夏天,美国某地上空一场激烈的空战正在紧张地进行。两架战斗机在蓝天上打得难解难分。一架是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制的研究机 X-31,另一架是美军装备的先进战斗机 F/A.18“大黄蜂”(Hornet)。F/A-18“大黄蜂”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现役的战斗/攻击机,既能执行舰队防空任务也能执行对地面/海面攻击任务。“大黄蜂”于1983年1月正式开始服役。在这10多年间,它屡经战火考验,在多次战斗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在海湾战争中,美军有148架 F/A-18参战,意大利国防军也派出了20多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空军总司令米哈伊洛夫透露,仅2004年一年,担负俄国土防空战备值班的空军部队就发现、跟踪了在其边境附近活动的20多万个空中目标。其中有10万多个外国空中目标,包括700 多架军用飞机和约400架侦察机。俄空  相似文献   

1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法西斯为了挽救战争败局,在1944年底就迫不及待地将研制成功不久的C-2防空导弹投入实战,并击落盟军多架轰炸机,首开防空导弹作战先河。到目前为止,防空导弹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在各种防空导弹当中,小巧轻便、机动灵活、反应迅捷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主要用于防御来自低空、超低空(特别是10-100米之间)的空中威胁。在20世纪的历次局部战争中都能见到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身影,尤其是在对超低空点状目标的防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低空、超低空空袭目标的克星。  相似文献   

17.
以航母编队防空作战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多分辨率建模的必要性。针对防空作战指挥建模与仿真的特点及存在的困难,运用多分辨率建模方法对其进行探索研究。针对空中混合编队防空和水面舰艇防空过程,分析作战过程中各战斗单元任务分配情况,以任务消息为触发条件,提出了多分辨率建模的主要设计思路,并设计了模型聚合解聚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1958年10月8日一经成立,就投入到战斗中,在防空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空军地空导弹兵2营为代表的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在1959年至1969年的10年防空作战期间,奋勇抗击入侵的美、蒋飞机,共击落敌机9架,沉重打击了美、蒋的嚣张气焰."10年作战在世界地空导弹作战史上写下了首创地空导弹实战击落飞机、首创地空导弹机动作战战例、首创近快战法、首创反电子预警和反电子干扰等4个首创",[1]谱写了辉煌壮丽的防空作战篇章.  相似文献   

19.
1942年1月,在苏联的维西兹马市上空,发生了一场激烈的空战。战斗中,一架苏联轰炸机被击伤,机上两名飞行员被迫弃机。飞行员为避免跳伞降落时遭敌射击,决定先不打开降落伞。没想到,其中一个叫奇索夫的飞行员在空中突然失去知觉,降落伞一直没张开。奇索夫就象一块石头一样,从7600  相似文献   

20.
苏(俄)的空空导弹型号繁多,其数量远远超过美国位居世界之首,其质量也可以和美国同时期的空空导弹媲美。P-3(AA-2“环礁”)近距空空导弹P-3是苏联在对1959年获得的美国“响尾蛇”AIM-9B空空导弹的残骸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由“三角旗”机械制造设计局研制并大量装备战术空军歼击机的第一种红外型空空导弹。该弹第一个型号于1960年投入生产,1961年进人苏联前线战术空军服役。西方和北约集团给予P-3的编号和命名为AA-2“环礁”(Atoll)。该弹目前已退出现役。P-8(AA-3“阿纳布”)中距空空导弹P-8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国土防空截击机的第一种中距雷达型空空导弹,用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