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起游击战,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是中国革命战争中我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的声势浩大和神出鬼没的游击。不过,在美国历史上也有过游击战,而且运用得还相当成功。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萨拉托加”战役结束后,美北方战场陷入僵持状态。英军针对美南方亲英势力较大的特点,于1778年开始以占领南方为目标的战役。1780年8月“坎登”战役美军失败后,英军便占领和控制了整个南方。鉴此,华盛顿提议由格林任美国南方战区司  相似文献   

2.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14):59-59
英军与锥形子弹 1823年,英军陆军上尉约翰·诺顿提出了最早的锥形子弹设计,英军军需部对此不屑一顾,理由是圆形子弹已经沿用300年,实无更替必要。1836年,英国著名发明家威廉·格林纳(他发明的电灯泡比爱迪生的还早33年)也设计了一种使用底火的锥形子弹。  相似文献   

3.
谁引英军烧了圆明园影片《火烧圆明园》中,有一个假洋鬼子丧心病狂地带领英军纵火焚园。可恨之极,十恶不赦。此人就是龚自珍的长子龚孝拱。龚孝拱算是书香门第出身。早年,他在父母的教养下,学得满腹经纶。父亲去世后,他由杭州旅居上海,学了些英法文字语言,便目空一...  相似文献   

4.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0):70-70
好奇成俘虏 1941年,伦普指挥德军的潜艇攻击了英军的海上运输船队。第一次交锋,英国的两艘运输船被击毁。如果乘胜追击,可取得海战最后胜利。可伦普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想目睹英国船只怎样沉没。于是命潜艇停在可用潜望镜观察的深度上,自己观看起来。这时,英军随船队来的护卫舰发现了伦普的潜望镜。10枚深水炸弹呼啸着向潜望镜飞来,德潜艇被打得伤痕累累浮出水面,好奇的伦普和他的潜艇都成了英军的俘虏。  相似文献   

5.
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为了确保其作战部队在马尔维纳斯群岛顺利实施登陆,伍特沃德将军派出了一支精干的突出分队,在发起登陆进攻前一天的晚上对阿根廷军队在马岛上修建的野战机场进行奇袭一举摧毁了机场上停放的11架阿军作战飞机和机场设施,拔除了阻碍英军登陆的一颗钉子。战争结束后,一名阿军指挥官指责英军派遣特种作战部队“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进行前所未有的冒险,而这一切都是违反作战基本常规的”。但同时,他不得不承认“这些特种部队确实难以对付”。这支奇袭阿军机场的突击分队就是来自英军著名的特种作战部队——英第22特…  相似文献   

6.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0):70-70
农妇“特攻队”1941年5月10日,德军大举空袭英国伯明翰。一架“亨克尔”111轰炸机迷航,被英军击落在伊尔斯伍德。4名机组成员就活了一人——上等兵鲁登道夫’巴德。没等巴德喘过气来,一群英国农妇向他发起了“疯狂攻击”。围攻者有的拿着扫帚,有的举着干草叉,有的挥舞裁剪刀,吓得巴德落荒而逃。此公第二天被英军俘获,幸运活到战后。直至2003年去世时,他至死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英国农妇会如此疯狂。实际上,后者不想拿他怎么样,所以也没追赶他。  相似文献   

7.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1,(6):63-63
风水轮流转 1941年12月,意大利海军蛙人偷袭埃及亚历山大港英军舰队。意军蛙人路吉·德拉潘尼在英舰“英勇”号安放定时炸弹后被英军抓获。这个意大利人打死不说炸弹放在什么位置。英国人也没办法,只好将他先关起来再说,他就这样被关在“英勇”号上。起爆前10分钟,德拉番尼要求面见舰长莫根,告知本舰即将爆炸,好让舰员提前逃命,但就是不说出炸弹所在。  相似文献   

8.
马骏杰 《环球军事》2011,(19):54-55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一个团在缅甸古都曼德勒以西仁安羌地区,痛击日寇一个师团,解救被围英缅军第1师及装甲第7旅共7000余人,取得了仁安羌战役的胜利。在被救的7000余英军中,有一位炮兵团长叫菲士廷,20世纪50年代晋升中将军衔,后出任英军驻香港三军司瓜。他在香港每每看到中国人,都能想起那位为营救英军出生入死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0,(15):16-17
2010年2月8日,来自英军第36机械师团的一名拆弹专家在扫雷时被埋设在路边的炸弹炸死,使得驻阿英军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982年的马岛战争,也使得阿富汗战争成为英军近年来人员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  相似文献   

10.
自3月底进驻阿富汗以来,英军已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军事行动——“猎鸟行动”和“秃鹰行动”。但是,英军两次行动均无功而返,成为国内外各方嘲笑、挖苦的对象。5月20日,英国国防部不得不作出换帅决定,由达顿接替莱恩出任驻阿英军指挥官。 “猎鸟行动”无功而返 由1700名官兵组成的英军第3突击旅是今年3月底进驻阿富汗的。由于此前美军在“蟒蛇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军的主要盟友,英军在伊拉克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伊拉克战争一结束,英国国防部很快对英军武器装备的实战表现做出了初步总结。虽然总结报告中颇多溢美之词,一些看法甚至其美国“老大哥”也不尽认同,但毕竟给读者提供一个了解英军武器装备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唐健 《政工学刊》2010,(3):71-71
定海位于舟山群岛的中南部,作为中国南北海防的联结点,军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840年7月,定海被英军攻陷。这是鸦片战争中第一个被英军占领的城市,并成为英军北上的重要基地。1841年清朝政府以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并赔偿白银六万两等屈辱的条件,从英军手里换回了失陷一年之久的定海,命令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三总兵及所属五千五百名官兵驻守定海。  相似文献   

13.
焦公 《环球军事》2004,(22):18-19
10月21日,英国内阁一致同意了英国防总参谋长迈克尔·沃克提出的关于重新部署驻伊英军的建议。850名驻巴士拉的英军官兵将被派驻到巴格达西南的"死亡三角洲"。虽然布莱尔政府一再保证这支以苏格兰高地警卫团为主的战斗部队在那里执勤的时间仅为几个星期并接受英军的指挥,但是这一部署决定仍遭到了军人家属的强烈谴责和军方高层的不安。果不其然,北上英军11月4日在巴格达附近巡逻时便遭遇袭击,3名英军士兵身亡,另有多人受伤。  相似文献   

14.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英军首次将生物战探测装备投入作战使用。1998年,在伊拉克南部执行“禁飞区”任务中,英军又将其两套著名的生物战探测装置投入战场。一套是车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生物战探测系统样机”,简称PBDS;另一套是舰载型生物战探测系统,名为“海军过渡型生物战探测系统”,简称INBDS。此次伊拉克战争中,英军这两套生物战探测系统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两套系统不仅代表了英军现有的生物战探测能力,而且预示着英军生物战探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弓箭手”(Bowman)战术通信系统是英军数字化的基石,是英军实现其“网络使能能力”(Network-Enabled Capabilities)的要素,也是英军转型的必须装备。这样一个重要系统,其研制过程却漫长而坎坷(见本刊2004年第8期)。所幸“弓箭手”部署到伊拉克后,英军部队不但认可了它,而且对其性能赞赏有加。可以说是开局不利、结局可喜。英军在“弓箭手”系统的研制思路上确有独到之处。不妨了解一下它的构成、特点,把它与美军数字化系统做一比较,也许可以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哥曼德”是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的别称。这个名称是颇有来历的。在1899年至1902年的“布尔战争”期间,面对英军25万大军,非洲的的布尔族采用多股小部队进行游击战的方法,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整整与强敌周旋了两年。这些部队神出鬼没.英勇无比,英军把他们称作“哥曼德”,意思就是突击队。英军后来把自己的特种部队也命名为“哥曼德”大概是想创造出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奇迹吧。二战时,“哥曼德”部队成为一支令德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军。 2002年7月,中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李发新和另外一名队友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期间,到英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员训练中心亲身体验了“哥曼德”训练。归国后,他专门为本刊发来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2):61-61
海军上将谋杀案1943年10月1日,盟军攻入意大利纳布勒斯。德军负隅顽抗.纳布勒斯几成焦土。食物,药品等等物资奇缺,入城盟军一时束手无策。当地红十字会主席意大利卡洛西洛公爵试图面见盟军当局.此公知道德军藏匿物资的秘密地点。然而.焦头烂额的盟军当局竟无人理会这位意大利贵族。数度求见无果,公爵想出了一记狠招。他致书当地英军指挥官,大意是讲英军海军上将吊死本人亲戚,望速安排见面商议有关事宜云云。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2月,英国国防大臣杰夫·胡恩公布了国防白皮书《在变化的世界中提供安全》。今年7月21日,英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这份国防白皮书的修订版,提出英军重组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新版国防白皮书延续了2003年版的主导思想,指出,英军目前面临国际恐怖主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新威胁;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高技术武器装备性能的提高,使英国面临武装部队转型的良好契机。报告主要从英军改革的基本思路、各军种的改革措施、装备发展、后勤保障、军费使用等方面,勾画出英军未来发展的总体轮廓。  相似文献   

19.
英军运用心理作战的历史悠久,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心理作战经验.为了使英军进行国内与跨国的联合作战行动,增进英军的军事效益,第15心理作战群强化国内外联合作战的训练,并界定自身在联合作战任务中属于支援角色,未完全学习、效仿美军相关作为,依据自身国力与部队的需求,配合国防政策方针,在部队编装与训练上,走出属于英国特色的心理作战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1982年马岛战争中,阿根廷海军在3次海战中用7枚“飞鱼”导弹,击沉击伤3艘英军舰船,特别是第一次(5月4日)海战中,将英军最先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击沉,致使英军在一段时间内谈“飞鱼”色变。为此,“飞鱼”在世界军火业中也赢得了大量订单。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