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经济角度上看,不是为争夺资源而发动战争,就是因争夺资源而引起战争。当前大国之间,主要是美苏两国之间对世界范围战略资源的争夺,与历史具有同样性质。由此可见,战略资源既是战争的物资基础,又是引起战争的导火索。一、争夺战略资源的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就重新开始了战略资源的争  相似文献   

2.
冷战时期,美苏军事竞争从外太空、空中到陆地、海洋、海底,无处不在,甚至在地层深处也展开争夺,目标就是用地下核爆炸制造“可控地震”。根据已公布的文件称,在苏联的原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  相似文献   

3.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随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加紧发展核武器。当时苏联在常规武器尤其是坦克数量上占有极大的优势,于是美国开发了多种火炮发射的核武器,以扭转这种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美苏两个超级核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实现他们“突然袭击、先发制人”的战略,天天在扩军备战,推行核讹诈政策,一直在加紧研制多弹头战略导弹。 同时为了提高战略导弹的突防能力,研制多弹头也是他们发展战略导弹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近美苏签定了“限制战略核武器协议”,双方战略导弹数量都已限定,为了展开一场新的军备竞赛,使战略导弹更加现代化,以便在“协议”规定的“限额”内提高核打击能力,他们更是不遣余力地试验和研制新的多弹头战略导弹。  相似文献   

5.
<正>战后法国外交面临的形势,一方面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争夺欧洲的局势;另一方面是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法国是一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到二次大战结束之时,法国在亚非拉还维持着面积不等的殖民地,但由于民族解放的潮流势不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中东地区成了美苏两国争夺的中间地带。冷战期间,中东地区发生的五次大战和数不清的军事冲突的背后几乎都有美苏博弈的影子,或者背后支持,或者通过代理人打仗。冷战后,欧洲竞技场的美苏较量落幕。美国这个剩下的惟一超级大国开始调整其全球称霸战略的重心,从欧洲向亚太方向转移。随着中东地区强国伊拉克侵蚕科威特,美国不得不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中东地区。此后,随着美国旁若无人地插手中东地区内部事务,中东地区的安全开始动荡,中东的博弈日益变得诡谲,让人有些琢磨不透。正如中国俗语所言,看不清,理还乱。总体看,中东地区矛盾冲突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1961年1月,约翰·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后开始推行灵活反应的军事战略。灵活反应战略的推行在当代美国军事战略发展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为60年代以来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因此,研究肯尼迪政府的灵活反应战略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当代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试就灵活反应战略形成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及其影响略作探讨和分析。灵活反应战略是50年代中后期国际形势和美苏争夺态势的变化及美国国内对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问题激烈辩论的产物。首先是到50年代中后期苏联核力量迅速发展,形成了美苏相互核威慑的…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60年代,核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世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越演越烈。为了对付美国航母舰队,争夺制海权,苏联大力发展水下部队,各式常规潜艇、核潜艇不断出现。由此,催生出一系列异想天开,外形古怪的反潜战舰。这其中,美国海军设计的吃水高达100米,只能侧“躺”停泊的纵型反潜巡逻舰就是最古怪的一种。  相似文献   

9.
刁璞 《当代海军》2009,(9):14-17
最近,网络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美之间可以仿效美苏做法,签订一个避免海上意外事件的协定。这篇文章向大家展示了美苏《关于防止公海水面和上空意外事件的协定》的全貌,从中不难看出,中美与美苏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美苏争端发生在公海,而中美争端发生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未来中美之间能否签署一个类似美苏的协定以及可以签署哪些内容,不仅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中方智慧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防》1994,(7)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向多极化战略格局过渡发展的时代。 人类,正在经受一场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性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的两个强国,它们之间的争斗与妥协,形成了战后世界的雅尔塔体制。美苏间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形成了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随着美苏两国各自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出现,世界竞争逐渐演变成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全面竞争。这种以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左右国际事务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1996年4月,被誉为“俄罗斯海军骄傲”的“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的第4艘也就是最一艘“彼得大帝”号终于建成服役,这不但为处于低谷中的俄海军注入了一丝生机,也为“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达30余年的设计建造史上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建造背景二战后,美苏两国为争夺海洋霸权,都在发展海军装备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发展重点截然不同。大战结束后的苏联海军暂时无力与财力雄厚、实力  相似文献   

12.
K-19号核潜艇是前苏联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它是美苏冷战酿造的一枚苦果。它在整个服役期间,曾3次与灭顶之灾擦肩而过,其中2次险些引发美苏核战争。  相似文献   

13.
冷战时期,相互对立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战略是建立在核威慑的基础上的。例如美国及盟国遭受核威胁的时候,就采用核威慑的同样手法来威慑对方。美苏两国因恐于彼此的核威慑而不能发动战争,和平在冷战时期就是这样被保持下来的。美苏两国的核力量是由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以及弹道导弹核潜艇三部分构成的。其  相似文献   

14.
美苏中导协定引起世人瞩目,但善良的人们千万不可忘记,即使3年后,在美苏核武库中还有成千上万颗未被销毁的核炮弹,在美苏核武库之外还有成千上万门可用以——  相似文献   

15.
核战略格局是指世界上有核国家和潜在核国家以核力量为基础,在联合、对抗中所形成的一种势态。它伴随着核武器的问世而产生,历经美国率先拥有核武器的单极格局、美苏之间相互威慑的两极格局、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美苏之间形成的核三角战略格局、当今的多极化格局。二炮后勤作为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3,(1):82-82
在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为了建造和修理空间站,他们经常到太空去漫步,进行各种试验和维修工作。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他们是轮番出舱,如履平地。然而,人类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么潇洒了,因为当时对舱外活动所要遇到的各种情况还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搞不好航天员可能有去无回,成为“人体”卫星。正因为如此,太空行走也成为美苏争夺“航天第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洲的西北部,与俄罗斯的楚科奇自治区隔白令海峡相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苏成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由于它们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对立,决定了它们在推行外交政策和建立两极体制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冷战的“铁幕”不仅割裂开了东西欧,也降临在了白令海峡,将美苏两国分隔开来,  相似文献   

18.
法国是一个中等有核国家,核武器贮存量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位。它是怎样打进核俱乐部并成为独立于美苏的核“强国”的呢?早期的核科研活动法国的核物理研究开始较早,曾居世界领先地位。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共同研究放射性现象,最  相似文献   

19.
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避免了一场核战争。这已尽人皆知。然而。除此而外至少还有四次不为人所知的事件。让两个超级大国差点爆发毁灭性的核大战。这些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有明显的不同:事件发生后。美苏(俄罗斯)领导人都会出面澄清说。是由于核预警系统出现了故障。或因为对良性事件的误判而导致出现了假警报。  相似文献   

20.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8,(23):26-27
冷战时期,美苏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大力发展核武器,结果造成了“恐怖平衡”。据专家估算,当时全世界拥有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数十次。由于美苏两国互相猜忌,均担心对方先发动先发制人核打击,有个风吹草动便启动核武器,险些爆发可能波及全球的核战争。以下就是冷战时期七个险些引发核战的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