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月18日,印度在南部安得拉邦的斯里哈里克塔航天基地,成功地将一枚GSLV—D1型“对地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把一颗重达1540公斤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对地同步轨道。印度媒体普遍认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印度航天工业的一个重大飞跃。印度从此成为继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之后第6个掌握这一技术的“航天大国”。印度不但今后发射各类国产卫星不用再求人,而且有望参与利润丰厚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2001年4月18日下午,印度在其南部的斯里哈里克塔航天基地将新一代“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GSLV)成功地发射升空,并将1颗重达1540kg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对地同步轨道。这种火箭是印度政府费时10年、耗资近3亿美元的航天“力作”。 2001年7月7日,印度退役空军上校、原印度动力有限公司主席戈帕拉斯瓦米在美国盐湖城参加“全球动力推进大会”时,首次公布了印度航天飞机的模型图片。 最近又有报道,印度计划于2001年年底前发射一颗装备有最先进设备的侦察卫星。报道还说,印度航天研究组织将在近两年内首…  相似文献   

3.
军情动态     
日本H-2A运载火箭于2002年12月14日上午当地时间10点31分从鹿儿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将4颗卫星送入800多千米高的极地轨道。这是自2002年9月H-2A火箭发射成功之后,第二次获得成功。 H-2A火箭升空约16分钟后,“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ADEOS-2)与火箭成功分离;约30分钟后,另外3颗小型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ADEOS-2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的,用于接替1996年8月发射、运  相似文献   

4.
1994年10月15日印度从斯里赫里戈达发射场首次成功地发射了一枚四级结构的极轨道卫星运载火箭(PSLV)。发射取得成功在于印度有一个长期而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0月,国内首枚搭载商业卫星的民营火箭"朱雀一号"发射升空,但卫星未能入轨,发射任务失败。而在稍早的9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枚实验用小型商业火箭"双曲线一号"。火箭将2颗立方星试验载荷依次释放进入亚轨道进行验证飞行,用于验证星箭分离和数据传输技术。这两次发射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因为这既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在国家发射场完成的发射任务,也是首次实现由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完成的商业发射任务。两次发射使用的火箭与实验卫星全部由民营企业自筹资金研制。虽然遭遇了一定挫折,但标  相似文献   

6.
军事零讯     
ASia亚洲我国成功发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1号、“纳星”1号和“探测”2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 发射约9分钟后,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这次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  相似文献   

7.
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8.
2001年4月18日、10月22日,印度两次运载火箭发射的成功,标志着印度在航天领域已迈入了世界航天大国行列。有专家指出,在印度火箭技术突飞猛进的背后,是印度导弹武器的日臻完善。 目前,印度已经装备了短程弹道导弹、中程弹道导弹和中远程弹道导弹,并正积极开发远程弹道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和远程巡航导弹,同时筹划建立全国性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可以看出,印度攻防兼备的导弹作战体系已初具规模。 今年1月25日,印度在印巴关系十分紧张的时刻试射了一枚射程为700公里的“烈火”-Ⅱ型弹道导弹,31日又试射了两枚地对地“大地”型海军导弹。尽管印方称试验是“非挑衅性、可预见的和透明的”,但世人对如同坐在火山口上的南亚局势仍然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997年8月20日,我国目前高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地将亚洲目前最大功率的通信卫星──菲律宾的马部海卫星送上太空。这是自1996年7月发射香港亚太一号A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又一次圆满地完成发射外星的使命。当日凌晨1时50分,长三乙火箭托举着马部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拔地而起,捆绑着四枚助推火箭的“长三乙”,喷出的巨大火焰,在夜空中形成一道耀眼的光柱。25分钟后,星箭分离,“马部海”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44771公里,倾角为24.6度的超地球同步转…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月11日,日本南部的种子岛(Tanegashima)航天中心成功发射了1颗名叫”信息搜集卫星-3A”(IGS-3A,IGS——Information Gath- ering Satellite)的照相侦察卫星,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情报处理系统送去第3颗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 F6发射2颗照相侦察卫星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RSC)公司管理的第4次发射。2006年9月~10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和火箭太空公司还将利用M-5 F7运载火箭,从日本鹿尔岛县内之浦(Uchinoura)航天中心发射“太阳-B”(Solar-B)探测器。  相似文献   

11.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3,(1):5-5
〉〉2012年12月19日零点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外国制造的卫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  相似文献   

12.
2010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航天四院研制生产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为卫星的成功发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时光飞逝,但当年研制、攻关的事迹是永远难忘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直破云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已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被誉为北斗"专列"的长三甲从2007年发射首颗北斗卫星起,13年间,"金牌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将所有北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100%。可以说长三甲系列火箭伴随了北斗系统建设发展的每一步,是名副其实的北  相似文献   

14.
<正>12月20日11时22分,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执行"一箭九星"任务,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A星及8颗小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发射任务中应用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华丰公司3种12套件火工产品产品,用于星箭分离,卫星太阳翼帆板展开,保障了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此次运载火箭的发射为助力促进中巴两国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  相似文献   

15.
<正>当地时间5月25日6时24分,韩国在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发射了第3枚自制的KSLV-Ⅱ“世界”号运载火箭。虽然随火箭升空的8颗卫星中,有1颗未能入轨,但这并不妨碍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李宗昊对外宣称此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也不影响韩国总统尹锡悦宣称这是韩国跃升为“世界七大(第七)航天强国”的一次壮举。自称是“世界七大航天强国”的韩国,是否真如该国自称的那样,在航天领域与其他大国的差距仅有数年时间呢?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9月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枚小型商业火箭双曲线一号,将2颗立方体星依次释放进行亚轨道验证飞行,其中1颗用于验证数据传输,另一颗用于验证分离机构。虽然我国已进行过多次更大规模的航天发射任务,但是这次发射还是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0月是俄罗斯航天兵热火朝天的1个月。继中旬在4天内完成3次航天发射任务后,30日又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质子-K”运载火箭,把“快车-AM1”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质子”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00次发射。而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新一代“联盟-2M”军地两用运载火箭昂首待发,将于近期发射升空……国际社会在关注着“年轻”的俄罗斯航天兵。  相似文献   

18.
在年轻的共和国的高技术发展史上,航天发射试验和核试验已有近30年的历史,从1960年的第一次火箭飞行试验,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洲际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相继发射成功,在群星灿烂的宇宙空间,已有27颗中国星在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为航天事业奋斗了六十多年的航天老兵,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来临之际,内心仍然感动无比的激动与自豪。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相伴而生的一项伟大成就,就是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始走上了中国运载火箭的舞台;尽管"长征一号"这个长征火箭家族的长子,只进行了包括"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内的两次卫星发射就退役了,但它却为中国人正式开启了探索太空之门,矗立起了长征火箭出征太空的丰碑。  相似文献   

20.
弈昀 《环球军事》2008,(10):7-9
4月28日清晨,印度在南部的斯里赫里戈达航天发射场,利用自己生产的PSLV-C9火箭搭载10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再次向世人展示印度在航天技术和航天工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对这次“破纪录”的卫星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