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国际安全形势变化、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欧洲国家防务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防务独立将不断深化,势头不可逆转4月15日,英、法、德等欧洲9国开始举行在没有美国参与情况下的"联合勇士"大规模军演。演习规模之大、科目之全、装备之精良,为历年少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自主演习背后的深意也耐人寻味。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加强自身防务、追求安全自主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立发展欧洲独立"军事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欧盟15国外长会议上,欧盟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报告》。根据此项报告,欧盟将在2003年前建立一支可在60天内完成部署,并至少能够维持一年的5万至6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2000年11月21日,欧盟快速反应部队计划正式启动。参与组建该部队的国家包括欧盟15国,以及非欧盟的土耳其、罗马尼亚、捷克、挪威和斯洛文尼亚。其主要职能包括:执行自然灾害引起的普通人道使命;实施撤侨行动;执行类似科索沃那样的旨在恢复和平的重大使命;执行防止危机爆发的维和使  相似文献   

3.
于喜斌 《环球军事》2010,(15):39-39
2010年2月16日,苏联老兵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在故乡俄罗斯达吉斯坦地区哈萨维尤尔特镇去世,享年93岁。作为当年在德国柏林帝国议会大厦楼顶竖起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红旗的英雄,阿卜杜勒哈基姆·伊斯梅洛夫的去世,不仅使世间又少了一位反法西斯战争的功臣,也让人们再度想起那张使他一“举”成名的二战经典照片《攻克柏林》的拍摄故事。  相似文献   

4.
传本《孙子》十三篇当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著录的“《孙子》十六篇”,而非《汉志·兵书略》所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三”与“六”之差异,实际是古籍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误所致。后人受汉代学术分类所拘,往往先入为主地对联孙子》有了“兵书”之类的判断,故而习惯于在《兵书略》寻找《孙子》,而对著录《诸子略》的《孙子》察之不深。  相似文献   

5.
慕小明 《国防科技》2016,37(4):48-51
德国统一以来首次扩军,标志着德国安全政策的重大调整。随着欧洲安全形势剧变,俄欧战略博弈加剧、打击恐怖主义、应对欧洲难民危机和建设自主防务力量,客观上助推德国扩军。然而,受到国内民意和历史因素制约,此次德国扩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影响,并将进一步恶化日趋紧张的北约与俄罗斯关系,无益于中东欧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易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其内容涵盖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军事学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过对其研究,可以揭示《孙子兵法》对其所做的继承、发展和摈弃,从而给《孙子兵法》以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29日,法国、德国、卢森堡和比利时4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召开欧洲防务会议,提出要在2004年前建立欧洲“集体能力核心”,在不使用托约资源的情况下实施由欧盟制定的行动计划,成立欧洲战略航空运输指挥部及多国行动司令部等7项主张。这些主张内容丰富、时间具体,勾勒出欧盟未来共同防务的雏形,是欧洲走向独立防务的实质性一步。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欧洲建立信任措施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信任措施(CBMs)和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CSBMs),是国际军控与裁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在军事领域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限制军事部署和军事活动、表明没有敌意等方式,消除导致有关各方猜疑、恐惧、紧张和敌视的一些动因,减少因情况不明和误解引起的偶发性对抗行动,促进军备控制,增进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欧洲、拉丁美洲地区、中东地区,以及亚太地区都有过建立信任措施的实践。其中,欧洲在这方面的机制比较成熟,经验也比较丰富。一、欧洲建立信任措施的发展阶段欧洲建立信任措施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王伟 《环球军事》2013,(22):62-64
最近上映的电影《斯大林格勒》让我们重新想起了惨烈的苏德战争,其实刨除意识形态等问题之外,苏德战争本身就是欧洲“战国格局”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义务兵役制,原本诞生于欧洲,成熟于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完全或部分采用了现代意义上的义务兵役制。然而,半个世纪过去了,义务兵役制在欧洲却受到厂冷遇。1995年,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迈出了取消义务兵役制的步伐,奥地利、法国、俄国、西班牙的政府首脑于去年纷纷  相似文献   

11.
Interpreting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by Daniel H. Joyn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92 pages, $100.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failures of the William J. Clinton and Barack Obama administrations to secure ratific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CTBT). It applies an integrate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reaty ratification that builds upon previous research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y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failed to achieve CTBT ratification in 1999 and why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has so far failed to advance the treaty in the Senate.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CTBT ratification, despite Obama administration pledges of support, remains highly unlikely. Finally, the study analyzes the common domestic political factors present in both cases and suggests area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旧金山和约和日蒋和约与美日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金山对日和约》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参与、拟制与签订 ,掩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罪行 ,在安全与政治、领土、经贸等条款和战争赔偿等问题上 ,处处违背盟国有关对日政策的国际协议。它不是一个全面的 ,也不是真正的对日和约。在美国政府施加影响和日本政府的错误选择下 ,日本与台湾蒋介石政府签订所谓《中华民国与日本国间和平条约》 ,这是战后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大逆流。旧金山和约及日蒋和约 ,在实际上确认了由杜鲁门政府炮制而获得吉田茂政府支持和参与的“台湾地位未定”论 ,违背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协议和日本政府在《乞降照会》中的承诺。这两个条约在国际条约中对台湾地位问题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妄图分离台湾 ,理所当然地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17.
18.
The verification of arms-control and disarmament agreements requires states to provide declaration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sensitive military sites and assets. There are important cases, however, in which negotiations of these agreements are impeded because states are reluctant to provide any such data, because of concerns about prematurely handing over militarily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e present a cryptographic escrow that allows a state to make a complete declaration of sites and assets at the outset and commit to its content, but only reveal the sensitive information therein sequentially. Combined with an inspection regime, our escrow allows for step-by-step verification of the correctness and completeness of the initial declaration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release and inspections keep pace with parallel diplomatic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We apply this approach to the possible denuclearization of North Korea. Such approach can be applied, however, to any agreement requiring the sharing of sensitive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9.
吴鑫  杨涓 《军事历史》2011,(5):55-61
1949年,美国为遏制苏联,联合12个欧美国家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有相对完备的行政和军事机构,与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冷战,最终取得了胜利。冷战结束后,北约由防御性军事组织演变为进攻性军事组织,由区域性军事集团演变为全球性军事集团,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的得力工具,对当前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