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权”、“衡”说开去黄友谊“权”与“衡”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本意是“秤锤”和“秤杆”。《荀子·王霸》云:“权物而秤用。”《汉书·律历志》说得更为具体:“权者,钱、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古人把秤砣叫做“权”,才有“锤谓之权”的...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门科学。它有其客观的标准,即“信、达、雅”。翻译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它更是一门艺术,即形似、神似和可译性。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艺术的手法对待翻译,从而达到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刘美华 《政工学刊》2004,(10):18-18
古人云:“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我们的纪检监察、反腐倡廉工作,对待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也要首先预防于未然,其次应该挽救于始发,最后才是惩戒于既行。古人将不为财色诱惑所动的廉洁者,也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  相似文献   

4.
从翻译的本质和根本目的着手,阐述了翻译的本质是通过语言外壳的转化,把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展示出来的过程,追求神似和形似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以达到严复提出所谓的“信、达、雅”的翻译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日前,新华社记者在探访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时发现,一些地方转作风仍存在流于形式、虚与委蛇的现象。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不良心态:一是明张旗鼓,暗避风头,“硬政策”遭遇“软抵抗”,可谓之“观望风”;二是由“地上”转“地下”,公开变隐蔽,屡禁屡吃源于潜规则,可谓之“变相吃”;三是能拖就拖,上面“闪电打雷声声急”,下面“闻风听雨步步慢”,可谓之“慢三拍”。  相似文献   

6.
领袖、领导与公仆王景堂领袖,本意是指衣服的领和袖。《晋书·魏舒传》载:“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是说堂堂正正的魏舒,可为人之表率。魏舒其人,少时父母双亡,寄养于外公家,自幼立志显达,后仕晋武帝为司徒。他之所以被誉为“人之领袖”,主要事迹有二,其一是“...  相似文献   

7.
“请进来、走出去”的教育模式是我军在长期的政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宝贵经验 ,也是我军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正确运用好它 ,往往在教育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近年来 ,一些单位在组织“请进来、走出去”时 ,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误区。具体表现 :(一 )在请“谁”进来的问题上 ,相当一些领导过多地强调一个“名”字。即名厂长、名经理、名家、名教授等。应该承认 ,利用名人效应 ,请名人作报告、谈经验 ,能起到一些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但也应该看到 ,目前社会上有些名人 ,大多数没有经历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 ,更有少数名…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个国定贫困县,县人武部在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勤俭节约,多方聚财,营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好环境。 在该县武装部门工作的干部职工都有一个感慨:以前不想来,现在来了又不想走。不想来,是因县里穷;来后又不想走,是因为人武部这个“家”很温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们有些部队的理想教育存在着空洞说教、方法单一,比较呆板、形式不活泼,内容浅显、烙印不深,在低水平上徘徊的现象,如何使理想教育摆脱“空”、“单”、“浅”的“怪圈”,把它搞得更加扎实、活泼、深人呢?一、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统一起来理想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讲,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人生奋斗目标的教育。从广义讲,是一种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综合教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又是理想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要求。所以,我们可以说,理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达州市某预备役团官兵人人手里都有一份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百题问答。据团政治处主任张平介绍,这是改变过去理论学习不深入的做法,让官兵在问题中寻找答案、在答案中深入理解、在理解中融会贯通,深入学习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七一”讲话发表后,这个团以筑牢官兵知党爱党信党的思想基础为切入点,把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实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官兵在原原本本学原文的基础上,团党委成员分专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理解对官兵在讨论中提出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辅导。政治处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和《讲话》的重要内容中提炼百题下发官兵手中,以此促进深入学习《讲话》精神。(黎昌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军官兵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做到学习贯彻全面、深入、高效,坚持科学的方法至关重要。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更容易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为此,推荐五种典型方法供基层战友们借鉴参考。一是坚持“原汁原味”学。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精读报告原文,逐字逐句学深悟透,理解理论内涵,领悟精髓要义,为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打下扎实基础。深钻原文“反复”学。  相似文献   

12.
由 于部队工作的需要 ,经常有各类人员需外出执行任务 ,其中就包括相当数量的党员。由于一些党员在外流动时间较长 ,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实属必要。从调查情况看 ,流动党员管理的总体状况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 )接转组织关系不正规。要么该开不开 ,认为流动党员早晚要回来 ,关系信开不开无所谓 ;要么转接不够规范 ,有的无论流动时间长短 ,人走关系走 ,流动到哪就把关系信开到哪 ,有的开正式组织关系信 ,有的开临时组织关系信。(二 )党费交纳不及时。有的提前一次交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党费 ,有的事后补交。个别党员连续不交党费时间超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极力提倡使用谬误学、逻辑学来分析社会理论和理想问题。指出“仁慈智者”的必需性 ,这往往是获得“民主自由”的重要手段和过渡 ;中央集权经济与自由放任经济如果处理恰当 ,均同样可以称为“民主自由国家” ;“渐进改良”与“激进革命”因人、地、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优、劣 ,最要提防被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 ;自由是目的 ,民主是手段 ;而自由可分为“日常生活的自由”与“政治自由” ,两者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不应偏废  相似文献   

14.
信神信鬼信迷信,消灾免灾灾上门,是信迷信的人自找的苦果。中国共产党历来提倡无神论和反对封建迷信。新中国成立后,封建迷信活动一度销声匿迹。而今,封建迷信又沉渣泛起。在不少地方无钱修校,却有资造神庙;新的“活神仙”、“三仙姑”活动频繁。而且高新技术电脑也派上用场;一些邪教  相似文献   

15.
鸡与战争     
中国人民对鸡的喜爱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了。我们且不去说养鸡时间之久,也不用去统计喂鸡数量之多,不去论饲鸡方法之妙,还不谈赏鸡方式之奇。只说说古人的“鸡有五德”之颂,就是令世人叹服的了。据《韩诗外传》记载,早在春秋时代,鲁国有位名叫田饶的大夫就曾经在朝上,当众对鲁哀公作鸡颂道:“带冠为文,足搏距为武,敌在前敢斗为勇,见食相呼为仁,守夜不失为信。”此“文、武、勇、仁、信,乃至五德也。”笔者以为,鸡的守信不失是最可颂的。《诗经·郑风》里有  相似文献   

16.
纠正机关党支部工作“行政化”的倾向 ,切实增强工作的权威性。由于机关党支部成员大多数是兼职的 ,许多同志有意无意地把行政工作手段套用于党务工作 ,自觉不自觉地出现以政代党的现象。有的以行政会议代替党的会议 ,以行政职务大小来决定发言权、表决权的份量 ,搞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出现了“党员看委员 ,委员看书记 ,书记看首长”的现象 ;有的以政治教育代替党课教育 ;有的把党内同志之间的谈心交心与领导或部属谈话混在一起 ,没有相互平等、双向交流的气氛 ,而是居高临下、我讲你听的姿态 ,致使少数机关党员干部对行使党员的权利失去信…  相似文献   

17.
立国边防重     
近来不断从报上看到一些农村的“万元户”送于参军的消息,有的应征青年还是这些富裕家庭的“顶梁柱”、“财神爷”。它说明,在新时期,我国人民和青年的国防观念更强了;“为国献身不踌躇”,乃是广大爱国青年共同的精神风貌。俗话说:国防国防,有国就得有防;有国无防,等于无国。据美国经济学家西瓦德等人组成的专家组报告,当前全世界每年的军费开支已达六千亿美  相似文献   

18.
走千年盐都,去荣县人武部,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笔者:一幢大楼耸立在眼前,宽大的路道两旁,树成行,草成毯;操场边,池塘碧波荡漾…… 走恐龙之乡,去荣县人武部更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笔者着迷:“一二把手”腰不挂BP机,手不持“大哥大”,说起国防建设却有见有识,全县武装工作样样出色……几番探寻,“谜”解开:荣县人武部按江总书记“五句话”总要求加强全面建设,党委“一班人”登高望  相似文献   

19.
军人当厚德     
中华民族自古尊崇道德,谓之“德者,得也”。《易经》中有“不恒其德,无所容也”,说的是人若不能永远保持高尚的道德,就无法立身于世间。拥有了高尚品德,就会如《诗经》所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更是长久以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悠悠历史。可以说,道德观念贯穿于人的思想灵魂,构建着人的精神高地。军人历来以忠诚正直、牺牲奉献书写人生,厚德既是内心归属,也是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20.
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和“三个确保”时代课题,积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下大力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和制度等各方面建设,真正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形象好,确保在履行使命任务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推动部队政治工作全面发展进步。一、着眼创建“学习型”政治机关。着力营造勤奋好学、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 政治机关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学风不正的问题。有的“厌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认为学习是软指标,能躲就躲、能拖就拖,把学习没搞好当作“光荣的缺点”;有的“浅学”,不刻苦、不钻研,在学习中静不下心、稳不住神、钻不进去,满足于一知半解、浅尝辄止;有的“死学”,把学习当差事,死记硬背,不理解、不掌握,习惯于抄笔记、记“名词”,理解掌握精髓要义有差距;有的“空学”,学归学,做归做,学与信、学与行、学与用相脱节。政治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着政治机关必须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和第一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