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7年3月29日,毛泽东在陕北清涧枣林沟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会议,即枣林沟会议,正式讨论了中共中央机关在转战陕北期间行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陕北三战三捷,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为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于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后,在中央军委、毛泽东和彭德怀等指挥下,从3月24日至5月4日相继在延安东北的青化砭、羊马河、蟠龙地区进行的三次歼灭性战役。此役,我军以两个纵队另两个旅共2.6万余人的兵力,抗击近10倍于我的敌军,以伤  相似文献   

3.
李守成  李东跃 《国防》2007,(5):68-68
3月27日。由陕西省榆林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榆林军分区联合主办的毛泽东转战陕北60周年大会暨大型历史画册《难忘的岁月》首发式。在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毛泽东旧居新院举行。毛泽东同志转战陕北自1947年3月19日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至1948年3月25日从吴堡县东渡黄河前往河北省西柏坡。为期一年零五天。在这段时间里,毛泽东写下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10多篇重要文件;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党内指示,制定了全国各解放区的战略方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斗口号;指挥了著名的羊马河、青化砭等重要战役,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文定讴 《兵团建设》2012,(Z1):67-68
农六师的前身新四旅见证了毛主席的英明预言在延安王家坪毛主席旧居陈列室门口,立有一块花岗岩石碑。碑上用中英两种文字镌刻的介绍中,有这样一段话:"1946年1月,毛泽东由枣园迁到这里。1947年3月14日,在会客室接见了新四旅的负责同志,说明撤离延安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917年,毛泽东主席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来到佳县,在这黄河岸边的土窑洞里,历史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升起了新中国的红色希望。农民李有源触景生情,唱出陕北民歌《东方红》,震撼了大地。今天,《东方红》故乡的英雄民兵们,又在黄河岸边矗起了绿色丰碑,且看——  相似文献   

6.
“怕死不当共产党!”1947年1月12日,当15岁的刘胡兰被捕时,面对敌人大义凛然地说出了这句话,最终英勇牺牲。毛主席得知后,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字,从此刘胡兰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崇敬学习的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3月1926年3月1日,黄埔军校扩为中央军校。1949年3月2曰,B-50轰炸机首次完成中途不着陆环球飞行。1981年3月2日,国务院批准"旅大市"改为"大连市"。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1975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赦全部在押战犯。1272年3月28曰,元朝改"中都"为"大都"。1911年3月29日,黄花岗72烈士殉难日。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1993年3月31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法》。军史掠影:延安保卫战1947年3月,蒋介石把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以整编第1军、第29军所属  相似文献   

8.
<正>1947年3月,国民党军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实施重点进攻。在山东战场,集中了24个整编师组成3个机动兵团,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法,由南向北,逐步向沂蒙山区推进。面对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除4月下旬在泰安歼灭整编第72师外,几次求歼国民党军一部都未能实现。陈毅、粟裕5月3日将此情况向中央军委报告。4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复电:"敌军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  相似文献   

9.
蔡朋岑 《军事文摘》2011,(17):50-53
提前跃进1947年夏,刘邓大军渡黄河南下,胜利完成鲁西南战役,原拟先休整半个月,尔后依托豫皖苏解放区,机动于陇海路南北,以两个月的时间歼敌七八个旅,再视情况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发展.7月29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致电刘邓:“现陕北情况甚为困难,如不能在两个月内以自己有效行动调动胡(宗南)军一部,协助陕北打开局面,致陕北不能支...  相似文献   

10.
(一)1947年3月,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中央机关和我军主力主动撤出延安。中央决定把中央和军委两大机关分成三个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主持中央工作,继续留在陕北指挥作战;刘少奇、朱德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进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叶剑英、杨尚昆等同志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进驻晋西北地区,统筹中央的后方工作。  相似文献   

11.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汇处。它三面环山,滹沱河从脚下蜿蜒流过。它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作了如下的题词评语:"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47年,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  相似文献   

12.
1947年秋,陈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所部连续攻克30余座城镇,前锋直逼潼关,西安震动。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其人反对内战,倾向中共,于当年12月辞职。次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制订了从陕北撤出整编第1军回师河南,仅留整编29  相似文献   

13.
军事文摘     
长征何耐确定落脚陕北红军长征途中落脚陕北,是中共中央率领红军于1935年9月18日占领哈达铺后,从国民党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苏区存在,中央领导人作出的抉择,而在同年9月28日榜罗镇(属通渭县)政治局会议上正式确定的。(摘自《瞭望》)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38年初至1947年初在陕北呆了整整9年,一直担任军工局的主要领导职务,亲身经历了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直接关怀下,逐步地从一个设备十分简陋、只有几十个人的修械所,发展成为规模虽小但互相配套、比较正规的军工生产的全过程。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为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的《开国元勋朱德》电视剧,在朱德和我军指战员换着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服饰的时间上,与历史实际相距甚远.例如:该剧第29集尾部镜头中出现的场景为,我党1947年3月主动放弃延安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清涧枣林沟讨论“党中央是否留在陕北和我们几个人谁走谁留”的会议上,朱德的着装就由抗日战争时期佩戴《八路》臂章的八路军军服,改换为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服饰了.第30集开场镜头中也出现同样的场景:1947年4月,朱德随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到达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后,晋察冀军区的出场领导人和部队,也都与朱德一样佩戴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五角星帽徽.这比历史实际早了两年多,故有必要予以匡正.  相似文献   

16.
照片左侧,那个一脸微笑的女飞行员就是我,那是起飞典礼之后的1952年3月24日下午.午饭后,于希和团长兴奋地通知我们做好去中南海的准备,他说:"毛主席要接见第一批女航空员."大家高兴得欢呼跳跃.  相似文献   

17.
王瑛  姜晓杰  卢语 《军事历史》2023,(3):115-119
<正>一、从北京参军一直打到广州1931年6月12日,我出生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1947年初,到冀热察爱国公学学习(驻怀柔县沙峪),同年12月20日毕业后参军。1948年春节后,部队从汤河口(现属北京市怀柔县)、滦平县(现属河北省)境内北进至丰宁县大阁镇、土城子一带(现属河北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转战陕北二三事张长明1947年,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中央前委机关,面对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所属主力19个旅,约15.5万人的进攻,他胸怀全局,泰然自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跟随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日日夜夜,我发现他在作战指挥上有许多独特的工...  相似文献   

19.
1962年6月上旬,毛主席到中南地区视察,中旬从江西来到湖南长沙。6月17日晚,毛主席在湖南省委蓉园接见了省委、省军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听取了关于当  相似文献   

20.
军事史文摘     
军事史文摘一条“毛主席语录”的真相熊华源撰文披露:从1967年4月开始,在全国广为流传的一条“毛主席语录”:“备战、备荒、为人民。”其实不是毛主席语录。据1965年8月23日国务院第158次全体会议记录,周恩来在会上讲:“主席提出要我们注意三句话,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