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机载雷达最大作用距离这一参数,难以满足舰载预警直升机部署决策需求,建立了舰载预警直升机与目标接近到某一相对距离时,机载预警雷达发现目标的概率分布模型,进而给出了对特定目标满足给定发现概率和建航概率的有效探测距离计算模型,为针对不同目标预警时,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阵位配置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舰载预警直升机在搜索目标的过程中需要确定载机搜索高度和机载雷达的波束俯仰角,依据机载雷达搜索原理,建立雷达载荷感知面积模型,结合作战约束确定符合要求的搜索参数。考虑机载雷达最大搜索距离和目标累积发现概率两个指标,建立机载雷达发现概率模型,在满足给定发现概率的情况下,得到对于来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依据搜索参数优化设计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飞行高度和波束俯仰角范围,并给出了飞行高度与视轴俯角范围的使用与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在遂行编队预警任务时的战术需求,建立了基于一定接触概率、基于给定累积发现概率和基于给定建航概率的舰载预警直升机线式搜索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不同威胁情况下最大搜索地段长度和最大巡逻线长度的变化规律,给出了在不同威胁情况下应采用的巡逻搜索方式,为舰载预警直升机有效预警角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最终确定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阵位配置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攻击时的目标识别需求,提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引导舰载无人机实施对海目标识别的协同样式。从引导识别的基本过程入手,建立了舰载无人机占领预定识别阵位的运动要素计算模型;基于以最短时间到达预定识别阵位的要求,建立了舰载无人机目标识别时,相对舰载预警直升机阵位配置的拟合模型,并针对舰载无人机识别时的反应时间和识别距离,建立了舰载无人机阵位配置的修正模型,为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攻击中的目标识别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5.
舰载直升机有限预警搜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海军装备的现实 ,提出了舰载直升机有限预警搜索的战术概念。同时分析了直升机在进行有限预警搜索时所必需遵循的原则 ,搜索的目的以及搜索时受到的限制因素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舰载直升机有限预警搜索的多目标决策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分析舰载直升机有限预警搜索战术的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的作战需求,基于机载预警雷达单次扫描发现概率模型,从作战使用的角度,建立了机载预警雷达累积发现概率模型和建航概率模型,为机载雷达有效探测距离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为舰载预警直升机预警搜索决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对海搜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舰载预警直升机对海搜索的隐蔽性与安全性为目标,结合舰载无人机被动探测区的特点,提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断续主动搜索与舰载无人机“Z”字形航线被动搜索相结合的协同对海搜索方式与策略,并给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断续搜索周期计算模型及舰载无人机“Z”字形航线要素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协同方式的有效性,为舰载无人机与舰载预警直升机协同对海搜索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合理确定部署时机的问题,结合敌侦查引导兵力行动规律,分析了无人机携带雷达侦察载荷协同预警直升机实施早期预警的优势,建立了舰载无人机相对水面舰艇编队的提前预警时间估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给出了敌使用不同侦查引导兵力情况下,舰载无人机的提前预警时间,仿真结果显示提前时间可满足舰载预警直升机的部署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舰载直升机的舰艇编队对空预警性能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代海战中空袭目标的特点,合理配置舰载直升机在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中的预警过程。在舰载直升机前出距离的数学模型基础上,从预警机本身因素、敌方攻击因素和我方编队防御因素这三个方面入手,对舰载直升机的对空预警性能进行优化配置,采用MATLAB数学工具得出计算结果,绘制性能匹配曲线(或曲面)并得出约束条件。从不同角度对舰载直升机对空预警的配置进行了分析,可为舰艇编队预警探测和作战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舰载直升机在舰艇编队对低空目标预警中的使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水面舰艇编队对低空目标预警目前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使用舰载直升机对低空目标预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论述了舰载直升机用于编队低空预警的优点以及配置方法 ,最后指出了舰载直升机用于低空预警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舰载直升机兵力使用方案优化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舰载直升机兵力使用计划活动的思维机制,分析了计划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主要因素,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兵力使用方案优化的益损值模型,并以舰载直升机反潜作战样式为例,采用软件编程方式实现了该模型,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为决策者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水面舰艇使用助飞鱼雷攻潜时,可以利用舰载声纳系统或舰载直升机吊放声纳系统分别对目标潜艇进行定位并引导舰艇攻击潜艇,本文建立了这两种目标定位方法的散布误差模型,并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种定位引导方法目标散布误差的优劣,为助飞鱼雷攻潜指挥决策提供了依据,对提高助飞鱼雷作战效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母编队远程防空作战提供了一种预警机巡逻区域大小设置的优化方法。通过对航母编队防空区域划分,提出了大小设置的基本要求。以预警机平飞长度、转弯半径和巡逻速度作为影响因素,以目标发现概率、覆盖率和目标发现距离作为评价指标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得到对评价指标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平飞长度,进而采用正交设计、变步长搜索迭代的方法得到巡逻空域大小的最优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编队舰空导弹对空拦截综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面舰艇编队防空为背景,用数学分析法和计算机模拟法对编队防空中预警直升机的配置和探测模型、舰载雷达的探测模型、编队对空导弹的抗击方法、编队对目标的射击能力、转火能力、杀伤概率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火力方程等有关数学模型,为定量分析和优化编队对目标的作战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反舰导弹对目标信息迟滞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信息迟滞(延误)情况下的导弹攻击是导弹超视距攻击的一种常态。以直升机引导反舰导弹实施超视距攻击为例,在全面分析反舰导弹超视距攻击射击误差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反舰导弹捕捉概率模型,对目标信息迟滞对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进行了精确定量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并对导弹超视距攻击的引导与实施提出了建议与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直升机悬停投雷命中概率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投雷阵位对直升机悬停投雷命中该率的影响,根据直升机悬停投雷过程,建立投雷参数求解模型、鱼雷水下弹道模型和潜艇机动模型,仿真不同阵位下直升机悬停投雷的命中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投雷阵位对鱼雷命中概率有较大影响,直升机投雷存在一最优投雷区域。仿真结论对空投鱼雷作战使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辅助决策系统舰炮防空火力分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把舰炮武器系统防空火力分配问题放在舰艇综合防空体系中来系统讨论。针对舰艇防空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对火力分配模型的需求,结合舰炮武器系统的性能特点,建立了面向辅助决策系统的舰炮武器系统防空火力分配模型。最后用仿真检验的方法对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已有的米波多卜勒引信技术,设计了多用途破甲弹近炸引信信号处理电路。该电路利用近目标电信号幅度大、增幅速率快及幅度与距离的关系,实现对装甲目标的零炸高启动和抗干扰;利用多卜勒频率的变化特征实现对直升机射击的炸点自适应控制;利用双支路对消电路实现对地面目标的炸高稳定;利用可控开关完成对破甲弹多用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分析武装直升机作战效能的方法——概率分析法,并建立了机动目标坦克的数学模型,子弹散布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子母弹杀伤概率P杀伤,并分析了影响武装直升机作战效能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