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面向无人化陆战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开展研究,并分析其智能化运用方式.从作战样式、作战任务、装备编配4个方面对未来无人化陆战的特征进行分析.从情报数据挖掘、态势融合共享、指挥自主决策等方面,分析了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能力需求,建立智能指挥控制系统能力型谱.最后,构建了包含基础层和决策层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架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遵循OODA的智能指挥控制系统模型,并以作战活动视图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的作战活动过程进行描述.通过对智能指挥控制系统能力需求、系统架构以及智能化运用方式的分析研究,可为指挥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智能指挥控制系统在未来陆战场的合理应用指明了方向与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陆战场无人化、智能化作战需求及其对指挥信息系统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以美军为典型样例对无人装备的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无人装备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进行构想,并提出未来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军队无人装备指挥信息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军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将推动智能装备作为独立的功能平台或作战单元参与到未来的战争中,与作战人员共同完成作战任务,在联合作战的背景下,作战人员与智能装备在战场上的共生与协同将成为最主要的作战样式。本文以装备逐步实现智能化为考虑基础,分析了未来参与作战的人和智能装备实现技战术协同的方式及场景,以及装备实现智能化协同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习主席指出:"培养战斗精神,是军队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固然要靠战略战术,要靠体制机制,要靠武器装备,要靠综合国力,但没有战斗精神,光有好的作战条件,军队也是不能打胜仗的。"智能化视域下战争形态呈现复杂特征,尤其是智能化作战装备对战争成败的影响愈来愈凸显,但"人是战争成败内因"的认知却始终如一。所以,在未来智能化战争形态中,必须仍然紧紧围绕人这个主要内因,充分利用智能手段激发士气、磨练意志、涵养血性,最大限度调动官兵积极性主动性来保障作战胜利。  相似文献   

5.
在智能战争时代数字陆战场形势下,智能化、无人化、网络化陆战分队空地一体无人作战系统装备体系已成为未来陆战装备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重点研析美、俄分队级无人作战系统装备体系发展趋势,明确其以构建陆战分队级部队新质战斗力为核心,大力开展陆战分队级新型无人作战装备建设的发展方向;其次,从独立作战、持续作战、指挥控制、情报侦察...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发展对陆军战争形态演化的驱动作用,阐述了智能无人作战体系在陆军全地域、全天候、全时段遂行多样化军事使命任务作战能力,分析了基于智能无人作战系统从人机弱结合到人机融合的演进方向,提出"人在回路、物在感知、可随遇接入和动态重组,且能够自适应、协同、自组织"的智能化无人化作战体系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7.
智能战争是未来战争的主要形态,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未来军事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人工智能技术的起源与演变,分析相关技术在作战保障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归纳当前技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人工智能技术未来可能的技术突破点和在作战保障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旨在为作战保障技术与装备的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未来智能化战争中,瞬息万变的战场态势对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探测感知和指挥决策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聚焦智能感知技术赋能未来防空反导作战装备,剖析了智能感知概念及内涵,围绕防空反导“观察、定位、决策、行动”(OODA)环以及典型作战流程,梳理感知对抗形态,主要包括预警与反预警、探测与反探测、跟踪与反跟踪、干扰与反干扰;揭示了智能感知对抗的核心科学问题是特征的隐匿与识别,给出了感知对抗技术在OODA环中的主要应用场景;最后,提出了提高防空反导装备智能感知对抗水平所需的关键技术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的角度分析了无人作战系统的构成,提出了"+智能""智能+"的概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本质(融合)、核心(创新驱动)、增长要素(数据化)、组织模式(终端集成) 4个方面对"智能+"概念进行了解析,并归纳出其主要特征,对其实现阶段进行了划分;分析了"智能+"带来的军事作战转型,从体系架构构建、能力架构构建、装备系统升级3个方面,对"智能+"在无人作战系统论证中的应用进行了说明。研究结果表明:"智能+"概念对推动装备发展和无人作战系统顶层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卢瑞  李春伟  刘飞 《国防科技》2022,43(2):39-49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全方位渗透,"智能参谋"、无人机蜂群、无人战车、仿生机器人等武器装备已投入军队使用并取得了良好作战效果.装甲装备作为军事武器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智能化战争中仍然是陆战场的主角,而装甲装备的智能化发展也正在由单个"功能点"的突破向"战术面"融合的阶段迈进.本文认为,未来智能化战争对装甲...  相似文献   

11.
智能技术在海战领域广泛深入应用,催生智能化海战新形态.从海战的发展历程分析智能化海战的作战样式、特点和制胜机理,结合国内外军事领域智能技术发展现状,提出智能化海战装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最后给出适应未来跨域协同、敏捷指挥和精准控制需求的智能化海战装备的发展建议,为有效塑造态势,打赢未来智能化海战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信息化向智能化演进,智能化建设成为陆军发展的全新阶段,必须深刻认识陆军智能化建设内涵,准确把握情报信息智能感知、指挥决策智慧运行、作战力量智成体系、战场行动自行适应、作战保障自动推送等作战需求,瞄准作战体系人机一体、作战平台智能无人、作战行动覆盖全域、指挥控制自主决策、攻防对抗自动实施、武器装备自行打击的建设目标,合理确定陆军智能嵌入发展、智能支撑行动和智能主导作战的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智能化作战的基本概念,从作战空间、时间、感知、决策、打击、体系等6个方面分析其主要特征,辨析其制胜机理,对指挥控制提出新的要求。面向指挥端和平台端作战,分析人机共生对抗作战、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无人自主作战、无人集群协同作战等4种典型智能化作战样式的作战流程、制胜的关键要素以及指挥控制能力需求,综合提出了智能指挥控制关键技术体系,为未来智能化指挥信息系统发展提供牵引。  相似文献   

14.
人机智能融合是未来作战指挥变革的关键,智能化作战指挥模型体系是提升陆军作战指挥整体效能的核心。针对人机关系及其智能融合方式,提出了陆军智能化作战指挥模型体系框架HAI2OC,构建了人机并行深度态势感知、人机融合智能指挥决策、人机共生自主控制协调和人机平行跨域作战评估四大模型体系,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未来防空作战中有效反制智能集群样式威胁的问题,从探测识别、火力拦截、指挥控制等方面重点阐述了智能集群对防空作战的影响,从探测识别、软硬毁伤等方面对国外反集群装备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反制智能集群的相关策略展开了思考.分析结果可为反智能集群作战体系能力架构设计与装备技术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未来多域协同体系级作战下的航空通信动态规划需求,根据仿真系统与实际系统的虚实映射、实时同步、共生演进和闭环优化的系统目标,提出了平行仿真系统在航空通信装备作战效能提升、装备内场增量式集成测试验证、装备智能健康管理以及虚实结合的试飞训练等方向的应用构想,建立了一种面向航空通信的平行仿真系统架构,给出了系统组成,分析了系统涉及的实时数据采集、多分支并行仿真推演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态势预测与智能决策等关键技术难题,为平行仿真技术在航空通信领域的具体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着眼于陆军火力打击部队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发展途径和实现方式,重点开展典型火力打击装备智能化无人化技术研究。围绕侦察感知、指挥控制、通信网络、火力打击等要素,分析智能化无人化关键技术在火力打击装备上的应用,提出火力打击装备智能化无人化技术方案,为形成火力打击智能化作战体系,提高火力打击部队智能化作战能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面突击装备在陆上突击作战中的作用,从武器系统架构、目标探测、武器控制、火力打击4个方面研究了地面突击装备武器系统国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地面突击装备武器系统需要重点研究的开放式体系架构技术、全天候立体化态势感知技术、高精度智能化武器综合控制管理技术和多样化火力打击集成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技术途径,对于地面突击装备武器系统发展的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薛颖  房超 《国防科技》2021,42(4):111-116
与国际上其他军事强国相比,我国军事智能化发展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当前军事智能化发展呈现出技术增长点随机发散与关键技术领域不聚焦等特征,阻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应用中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为了增强对"为军所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评价能力,推动高需求匹配度的核心技术发展,本文对军事智能化的边界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将军事智能"五性"与现有武器装备"六性"和作战试验与鉴定相结合,并基于"封闭性"准则,提出了将"军事智能化"这一开放性问题进行边界收敛,以促进军事智能技术创新发展呈现收敛状态并逐步形成有序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装备的高速发展,作战样式也在不断变化与进步,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作战将成为必然。空中作战平台具有机动性能好、视野广阔、态势感知能力强等优势,而地面防御装备具有部署隐蔽、火力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采用空中与地面分布式协同的方式,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各军兵种装备利用率,实现更大的作战效能。未来空地协同作战将呈现“立体统一、空地协同、一域多分”等特点,针对未来战场特点,提出了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作战的必要性,给出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特点,剖析了当前防御作战架构的不足,并对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