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舰船》2011,(6):58
"我是一个渔民,以前是。在这个国家里,我应该算很有钱了,我每个月能赚到上万美金,我有好几艘渔船,还有不少人为我工作……"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纳  相似文献   

2.
抑郁,不可怕     
署名一兵的战友留言:知心姐姐,你好,我是一名第六年的兵,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内向安静的人,以往我也比较敏感,心情很容易受影响,但是最近我感觉更严重了,这两个月晚上总是睡不好,一点响声就会醒,而且一般早晨三四点钟就会醒来,我感觉自己像个老人,我的脑袋里终日填充消  相似文献   

3.
让爱成长     
李进 《政工学刊》2002,(12):48-48
跟荣的交往缘于给她送信。她的信特别多 ,有时一天竟能收到五六封。那是大一的事情 ,当时我当班长 ,每天分发本班的信件是我的一项工作。这样平静地过了一个月。直到有一天 ,我突然发现荣眼睛中流露出一种很陌生又很熟悉的东西。我不知道我的眼睛是否已“放光”(我中师时的班主任曾说过 ,当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时 ,他的眼睛在注视对方时会放光 ) ,但我那时确实很紧张、很激动、很兴奋 ,也很快乐。我是在偏僻山村长大的农民的儿子 ,对于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只是在电视剧或小说上见过 ,并且对此我从不抱幻想。真没想到 ,一个暖暖的初夏的傍晚 …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线     
律师同志: 我是一名士官,最近因肠道肿瘤在部队医院做了手术。有些特殊药是部队领导和我个人出钱买的。我感到很不理解,明明部队每个月都从我的工资里扣除医  相似文献   

5.
成长在南沙     
刘鹏 《政工学刊》2011,(8):74-75
我从小在部队大院里长大,军号声伴我成长,耳濡目染的都是军人的气息。刚来南沙守备部队的时候,我以为我对部队已经很了解了,完全可以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来南沙部队的前两个月还好,新鲜感很强烈。慢慢地就有些不适应了,表现出眼高手低、目中无人的心态,很难与战友们打成一片,很难融入到南沙卫士这个群体中来。  相似文献   

6.
向右看齐     
向右看齐就是向我看齐。从1978年12 月到1979年11月,在我们炮团九连八班, 这是个硬道理。我从新兵排下到老兵班后的班长是陈仁进。他身高只有1.58米。我比他高出20 厘米还多。如果是站在队列里向右看齐, 作为班长之后的排头兵,我的脑袋不仅需要向右转45度,还得向下倾斜45度,这样一来,就有点不雅观,好像我在蔑视班长似的。如果不是在队列里,我和班长面对面说话,那情景又有点像毛主席接见小八路,班长得仰起脑袋看我,样子也很滑稽。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上中学时,我喜欢语文课,时常写点小文章,梦想能成为一名作家。可是,投出的稿件全都石沉大海,渐渐地我失去了信心…… 2000年4月,我刚从某集团军工兵团调到四川预师某团,主任见我戴着一副眼镜,很有学问的样子,就把我分到政治处宣传股,跟着股长搞新闻报道。说真的,我对搞写作已没了信心。3个月过去了,我也曾试着写几篇说不上新闻稿件的“稿件”,很想让领导审批投稿,但因为缺乏自信,最终还是压在了抽屉里。  相似文献   

8.
我的故事一直在梦里出现:远远的,一个大大的飞机轮毂在空中很有力量地飘着,近了,看见一双腿生在轮毂下面,正迈着坚实的步子。远处有车渐渐驶近,我听见师长说:你叫什么名字?第一个月——1991年,我来到海口,第一次知道大海的蓝色是倒影了天空的蓝色所致,所以当海风吹着海面翻卷起一片浪花白,我总以为那是不小心跌落凡间的云,美!老连长给我们新兵讲的那个故事也很美,甚至美过了那朵云。他说他当兵时,跟我们一样,兵伢子,啥事不懂,成天就知道傻乐,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从事宣传工作的第14个年头,其间的艰辛不言而喻,但我感到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是这些年有良师益友和我一起走来,始终用炽热情怀和谆谆教诲关注和支持我的成长进步,才使  相似文献   

10.
中医讲对症下药,基层带兵也是同理。不同的兵需要不同的带法,有的适合激励,有的需要鞭策。而当年,政治部主任就给我开了一剂猛药,你别说,不光治好了我的怪病,还让我在以后的带兵中多了一招。"小付很轻狂,自弃因彷徨。一朝红花戴,霸占光荣墙。"兵之初,这样的一句顺口溜在我所在单位广为流传。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刚刚毕业分到部队不到半年的我,作为连队仅有的一名本科生干部,不到半个月,我就成了团里的大名人。不是因为表现好,而是因为我递交了转业申请,连长营长齐上阵,磨破了鞋,说破了嘴,但效果都不理想,大家都很生气,部队这么大,  相似文献   

11.
"在班长的教导下,他把我展开,又仔细地折叠。拿小板凳来回用力压我,弄得我很疼。可是听说我变成豆腐块之后,我会很漂亮,为了美我就忍忍吧。"这是《我是被子》中的一句话,作者喻盛杰是2008年北京  相似文献   

12.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李宁一边熟练地操控配料按钮,一边得意地告诉笔者:"这个月我的工资又可以超过6000元了,估计能拿到8000元。这在以往我连想都不敢想,很多人都很羡慕我这个兵团的新工人。"李宁所在的单位一八八团,与农八师一五二团合股经营的白杨海川预制砼混凝土搅拌站,也是该团招商引资17家工业企业其中之一。2010年企业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2011年企业生产混凝土突破11万立方米生产大关,超出计划1倍。企业  相似文献   

13.
我是1956年7月从河南方城县支边进疆的,刚到这里,看见到处是戈壁,荒凉得很。休息了半个月,我们就开始搭建"地窝子",打树枝、割野草、挖房坑、垛矮墙。住进自己搭盖的房子里,感到很舒服。夏天虽热,可在"地窝子"里却挺凉快,冬天也不冷。"地窝子"留了天窗却没纱窗可安,安了门框没有门板可装,所以到了夏天,苍蝇和蚊子满屋都是,  相似文献   

14.
故乡之旅     
我出生于1978年,恰逢深远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改革序曲吹响。我亲身体会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30年间,无论是我个人、家乡,还是祖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开生我养我的小山村,算来已有16年了。今年休假回家正好赶上杀年猪。让我想起了儿时春节杀年猪的场景。每到杀年猪,我们几兄妹都很高兴,心想今年肠子不会生锈了,可第二天父亲往往挑走了半边猪肉。母亲告诉我们,另一半猪肉要上缴给乡里的食品组。父母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十天半月也  相似文献   

15.
正我叫易新华,是八师一二一团的一名职工。我的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婆婆倪荣芝今年81岁,她是1954年从山东支边来到兵团的。来到团场后,她被分配到十八连,放过羊、种过果树,一干就是30多年。那时,她既要养育一双儿女,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弟妹妹,虽然辛苦,但一家人过得充实而快乐。1983年,婆婆退休了,虽然每个月只有50多元的退休工资,但她很满足。让她没想到的是,20年后养老金到2700多元。如今,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儿孙的陪伴  相似文献   

16.
正[案例]2014年5月31日,东方卫视《妈妈咪呀》节目中,选手黄子诺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她深情哀伤地演唱歌曲后,面对孩子说:"孩子出生后,他父亲就和我离了婚,只是十天半月来看一次孩子,他没有给孩子完整的家庭和爱。好在我的孩子很独立。"一向"暖男"形象示人的评委黄磊对她提出了批评:"来到《妈妈咪呀》的许多母亲,都有  相似文献   

17.
五、中国空军反绞杀战(1951年9月~1952年5月)中国空军战史通常把在朝鲜的空中作战行动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51年9月到1952年5月,是中国飞行员学习空战的时期,主要是与苏联空军一道参加防空作战。第二阶段,从1952年7月一直持续到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署为止,在这段时期,中国空军更多地是进行独立作战并显露出是一支有战斗经验的部队,但是中国空军进行的空战还是很有限的。中国空军始终没有达到1950年后期设定的目标。1951年8月开始,美国远东空军展开了一场阻断平壤与中国边界…  相似文献   

18.
那天晚上九点钟光景,上尉小柯突然上门。我与他都有读书娱闲的嗜好.我年纪虽比他长,却很谈得来。然而,自从他妻子随军后, 安排妻子工作,办理孩子入学.家务事也多起来了,他忙得脚打后脑勺。我们几个月没有闲聊,还真有点憋得慌哩。可瞧他进门时的气色, 沉云重雾锁脸,分明是很不快活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去年底,一位外地客商要以每月5000元的租借费借用我场银行账户3个月。我们感到较划算就与他签了合同。这客商第一个月交了5000元很守信用,可第二个月就不见了人影。紧接着,某公司把我们客商列为共同被  相似文献   

20.
<正>6月23日,惠安公司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一枚勋章,承载着老党员的荣耀和梦想,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党员的关怀和认可,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在已有96岁高龄,72年党龄的老党员董文家中,董老手拿纪念章,并高高举起,激动地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能获得这份荣誉,我很感动也很自豪,这是党对老党员的关怀和厚爱,为党奉献一生,我无悔。"已有65年党龄的老党员任延喜激动地说:"今天正好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65年的特殊日子,能在此刻荣获纪念章,很激动也很荣幸,我将永远铭记今天这一光荣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