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对待战争指导规律如此,对待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也是如此。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正是科学地把握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的正确反映。邓小平在运筹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中所把握的基本指导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2.
和治伟  彭少波 《国防》2014,(8):63-64
正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对人民防空而言,要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必须透视信息化条件下空袭特点规律,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人民防空行动。一、着眼信息化条件下空袭更加精确的特点,转变传统人口疏散模式。信息化条件下,精确打击已成为空  相似文献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十几万东北军不战而退,没能有组织地打击日本侵略军,致使其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东北大部国土。江桥抗战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有组织的抗击日军进犯的作战,不仅是东北抗日战争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首战。江桥抗战主要分江桥阻击战和三间房阻击战两个阶段,历时半个月。此次抗战虽败犹荣,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全军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5月27日至29日在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经中央军委和总政治部批准,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与南京政治学院联合举办。总政治部孙忠同副主任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各军兵种、各大军区、武警及有关军事院校积极参与。会议共收到论文260余篇,其中77篇论文入选研讨会。这是近年来全军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的学术盛会。这次研讨会的主旨是回顾和宣传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研究和总结反对侵略、保卫祖国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深化对抗日战争史的…  相似文献   

5.
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贯穿于整个敌后抗战的始终,大致可分为逐步兴起、迅速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广泛深入发展、向抗日正规战争转变五个阶段,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不仅是山地游击战争在地域上的延伸和扩大,更是敌后抗战在思路上的调整和突破,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华民族解放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前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种专门以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季刊——《抗日战争研究》在北京创刊。《抗日战争研究》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聂荣臻元帅为该刊的创办题字:“研究抗日战争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战争研究》发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  相似文献   

7.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作者:军科军史研究部定价:140.00元(全三册)20年前首次出版后,本书因其全面系统地反映中国14年斗争的抗日战争史,总结和借鉴抗日战争经验而多次获奖。之后,作者在吸纳最新发现的历史资料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原书进行了补充纠正。  相似文献   

8.
卢庆洪 《军事史林》2013,(11):16-23
东北抗日联军是由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由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组成)余部改编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武装。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没有兵员和军需补充的情况下,牵制了数十万El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Ft战争。现将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历程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从1947年7月开始,人民解放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决策与战略计划,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的道路”①。全面、深入研究这段历史,对于进一步研究全国解放战争史、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高超指挥艺术,是非常必要的。毛泽东指出,研究战争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所谓着眼其特点,指的是战争指导者必须全力捕捉每一战争…  相似文献   

10.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0月入侵广州,中国华南抗战就此揭开序幕。此后,广东(含海南岛)和广西境内组建起多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后统称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配合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支援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华北成为中日双方博弈的重要地带。1941至1943年,日军在华北采取了"扫荡""蚕食"和"治安强化运动"作为实现其"总力战"方针的作战,导致华北敌后战场陷入了极端困难境地。为扭转不利局面、争取对敌斗争主动权,中共中央根据各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新经验,明确提出"敌进我进"方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创造出多种形式贯彻"敌进我进",并收到明显效果。"敌进我进"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抗战严重困难时期指导敌后抗日军民对敌斗争的方针,对帮助敌后抗日军民摆脱极端困难提供了战略支撑,进而改变战争的格局,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创造。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带来战争史研究领域的一大变革,这一改革运动向着对作战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方向发展.能否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方向,对于深入研究人类战争史,总结战争规律,指导未来战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九一八"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由部分原东北军、农民暴动武装、义勇军等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次数约10余万次.  相似文献   

15.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的统一战线是东北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由东北抗日联军同各抗日武装、团体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它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北抗日战争的发展和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东北党组织把马克思主义的策略原则同东北抗日斗争的实际相结合,取得的一个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16.
战争是一种历史现象。自战争问世以来,各个时代、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战争就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战争指导规律。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战争环境与战争要素的变化,使战争及其战争指导规律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我军政治工作为我军战争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和未来战争中,也有既继承以往又不同于以往的若干特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云南弥渡县人武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收到较好效果。 在纪念活动中,县人武部从三个方面抓好这一活动的全面开展:一是部机关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抗日战争史宣传挂图展出教育,剪贴报刊图片文章办好宣传橱窗,编写抗日战争史专题教育课,促使本部机关干部、职工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二是组织全县人武、专武干部学习座谈抗日战争史。通过学习座谈抗日战争史,大家决心继承和发扬老前辈的爱国奉献精神,艰苦奋  相似文献   

18.
一部人类史,半部战争史。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战争便随之而来,而对战争和军事历史的研究也就成为人类总结战争规律、吸取历史经验的有效途径。因此,从中国古代开始,历代统治者和军事家都高度重视对战争和战争规律的研究,并将其上升到关系国之生死存亡大事的高度。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明确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人民解放军创建以后,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高度重视军事历史研究。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即倡导党内同志要研究近百年来的军事史,老帅徐向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也曾经指…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自有战争以来,经历了大小数千次战争。就陆战而言,这些战争大体上可分为野战和城邑战两种。城邑战是古代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之一,在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城邑战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探讨现代条件的城市作战也有借鉴意义。一、中国古代城邑战溯源一切军事行动的萌芽,都产生于战争这块土壤中。中国古代的城邑战也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出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山东是全国抗战的重要敌后战场,在艰苦的岁月里,山东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战争,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坚持山东敌后抗战的坚强后盾,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山东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积累了进行人民战争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打赢信息化人民战争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