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徐大校信箱     
1.问:有资料说日本关东军历史上共有13位司令官,有的说是15位司令官.请问徐大校,关东军共有几位司令官? 答:日本关东军从1919年成立到1945年灭亡,共有15任司令官(1942年10月1日关东军升格为总军后,改称总司令官),其中有两人都是先后两次担任这一职务,即武藤信义(第五任和第十任)和菱刈隆(第八任和第十一任).这样,共有13人当过15任关东军司令官.  相似文献   

2.
各国国防部的差别(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新  张立强 《国防》2008,(11):79-80
行政权国防部所谓行政权国防部,是负责军事行政的国防部,包括民政方面的国防事务和军队行政事务.行政权国防部不同于全权国防部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它没有作战指挥权.作战指挥权属总参谋部、联合参谋部等机构,总统(国王、总理等)通过国防部长管理军队和国防,通过总参谋部指挥战争.军权在国防部与总参谋部之间分割.  相似文献   

3.
由叶剑英元帅题写书名、张震同志作序的《中国军事史》,是我军军事学术和军事理论研究的史学宝库。它的主编是曾任过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第二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官等要职,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成都军区副兵团职离休干部郭汝瑰。  相似文献   

4.
事件     
《环球军事》2011,(9):4-4
中美举行第7次国防部工作会晤 第7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4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迈克尔·希弗共同主持。双方回顾了上次会晤以来中美两军关系的情况,并就两军关系指导原则、培育两军互信、海上军事安全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等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远东战役,也称消灭日本关东军战役. 1945年5月9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欧洲战场的战争硝烟逐渐散去.根据雅尔塔协议规定,斯大林命令红军挥师东进,组成了以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总司令的远东苏军总司令部,150多万红军屯兵中蒙、中苏边界,随时准备南下,消灭盘据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  相似文献   

6.
耕海 《环球军事》2009,(2):54-55
2008年12月18日,台“国防部长”陈肇敏在“立法院”答询时表示,日前已跟台“外交部”协调,自2009年1月1日起将台“国防部”驻美军事协调组“秘书”改称“副组长”。  相似文献   

7.
1945年9月30日是苏联元帅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的生日。正是在这一天,他得到一份特殊的生日贺礼——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颁发的“战胜日本”勋章,同时他第二次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这是对他作为苏联远东方面军总司令亲率163万名红军官兵一鼓作气歼灭百万人的日本关东军的最高奖赏。华西列夫斯基能够创造这一历史性功绩不是偶然的,这是他毕生爱军尚武的必然结果。 战后,华西列夫斯基继续担任苏军总参谋长和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第一副部长、部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等职。1977年,这位功勋卓著的苏联元帅与世长辞,享年82岁。  相似文献   

8.
晋军志略(续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   1、北方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3集团军1 92 8年 2月 1 5日 ,蒋介石复出后 ,在徐州前线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为贯彻南京政府旨在完成统一中国的“二次北伐”。阎锡山出席会议。会议决定将南京政府直辖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 1集团军 ,冯玉祥部为第 2集团军 ,北方军为第 3集团军。 2月 2 9日 ,南京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第 3集团军总司令 。阎锡山在太原宣执言就职后 ,即将北方军总司令部改组为第 3集团军总司令部 ,以朱绶光为总司令部参谋长。 4月 2 3日 ,经阎锡山推荐上报 ,国民政府任命赵戴文为第 3集团军政治训练部主任 ,杨兆…  相似文献   

9.
豫夫 《环球军事》2009,(7):42-43
3月16日,台“国防部”公开发表了首部“四年期国防总检讨”(QDR)。台“国防部长”陈肇敏还专门到“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进行项目报告,台“国防部”也于当天召开记者会及学者座谈会,为QDR的出台摇旗呐喊。那么这个首度推出的“总检讨”都讲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全军覆没 德国震惊元帅投降 “元首”震怒 2月1日凌晨2点半左右,希特勒被叫醒,得知保卢斯还活着并且投降的消息,异常愤怒,即指示副官普特卡默看看可否收回保卢斯晋升元帅的命令. 2月1日,在最高统帅部会议上,希特勒为此愤愤不已:“他们已经在那儿投降了——正正式式、完完全全地投降了.他们本来应该团结一致,负隅顽抗,然后用最后一粒子弹自尽……那个人(保卢斯)应该举枪自戕,正像历来的司令官眼看大局已去便拔剑自刎一样……”;“人怎么会那么胆小?我无法理解.  相似文献   

11.
李缘 《环球军事》2014,(5):30-31
台军“军闻社”1月15日报道称,“国防部长”严明当天先后主持李翔宙、严德发新职介绍。经马英九核定,台军上将职务调整,陆军司令李翔宙上将接任“国防部军备副部长”,现任“军备副部长”严德发七将调任陆军司令,1月16日生效。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是俄武装力量人数最多的军种--陆军的军事指挥机构,成立于2001年12月。虽然其成立至今只有短短的8年时间,但它却拥有60多年的历史,因为,今天的俄罗斯陆军与昔日世界上最庞大的苏联陆军的历史是不可分割的。纵观苏俄陆军的发展历史,陆军总司令部可谓命运多舛,几经沉浮。  相似文献   

13.
中国飞航导弹研究院,即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三研究院(以下简称“三院”),其前身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三分院,成立于1961年9月1日。37年来,地已经从一个火箭发动机试验研究基地成长为一个进行各种型号飞航导弹研制,军、民品齐头并进的综合性研究设计院。现有职  相似文献   

14.
2月1日,台湾第15任“海军总司令”苗永庆正式离职,“总政治作战局局长”陈邦治接任。喧闹一时的“海军总司令”竞争战,在持续了半年多之后,终于尘埃落定。“海军总司令”人选一波三折,费鸿波、张文平、林镇夷都是主要人选,但最终却由陈邦治出任、令局内人跌破眼镜第15任“海军总司令”由永庆离职前,已向“国防部长”李杰提出书面辞呈,也就是军中俗称的打报告退伍。按照台湾军中惯例,“海军总司令”一职一般由分管海军的“国防部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调任,或由资深“海军副总司令”升任。费鸿波是现任分管海军的“国防部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张文平、林镇夷是现任“海军副总司令”,按常理,“海军  相似文献   

15.
君威 《军事史林》2010,(8):27-2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是由1949年5月在湖北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19兵团改编组成的。1948年初,国民党军整编第10、第20、第58师合编组成张轸兵团,隶属华中“剿匪”总司令部。此后。3个整编师先后调入其它兵团。  相似文献   

16.
豫夫 《当代海军》2006,(9):50-51
为增进岛内学生的所谓“国防”意识,提升“台独”实力,台“国防部”今年7、8月间,特别举办12种类型的“暑期战斗营”。台“国防部长”李杰声称,“暑期战斗营”活动,今后将成为一项常态性的“全民国防教育”任务。12种战斗营包括陆海空等各军兵种台军举办的“全民国防教育暑期战斗营”,由台“国防部”及各军兵种共同办理。包括“海上生活体验营”、“柴山丛林考验营”、“两栖勇士挑战营”、“飞行暨防空体验营”、“震撼教育战斗营”、“伞训  相似文献   

17.
于晓晶 《环球军事》2012,(17):48-49
8月12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的发言人宣布,陆军元帅穆罕默德·候赛因·坦塔维“从今天起转入退休”,其国防部长职务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将军(Gen.Abdel Fattahal—Sissi)接任,塞西同时兼任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发言人称,总统这一决定出于“最高统治权”,旨在为军方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李天羽,台湾现任“参谋总长”,1946年5月23日出生,山东临淄县人,1965年毕业于台湾空军飞行学校,1977年于三军大学战争学院、1981年于三军大学空军学院进修学习结业。曾任台湾空军“总政”四处处长、空军第427联队联队长、空军军官学校教育长、空军“总司令部国会联络办公室”主任、“国防部”参事兼“国会联络办公室”主任等职。1995年8月调任空军“总司令部”督察部督察长,1996年5月转任空军“总政战部”主任,1998年任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军阶为空军中将,后任空军增设的“副总司令”。2002年1月24日调任空军“总司令”,并晋升为空军二级上将,2004年5月18日,晋升空军一级上将,升任台军“参谋总长”。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台湾当局宣布,将海防工作由“内政部”、“国防部”、“财政部”等单位分别掌管。之后几年,由于各单位自行其是,一直未能达到很好的协同,无法有效遂行海防勤务。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台湾“安全会议”于1999年3月18日提案成立海岸巡防专职机构,以统一台湾海岸、海洋事务管辖权,发挥整体海防效能。经“行政院”成立筹备委员会研究后,规划纳编原国防部海岸巡防司令部、“内政部”警政署水上警察局及财政部关税总局缉私舰艇等单位,在不增加总员额的原则下,编成“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于  相似文献   

20.
苏军历来重视军事历史研究,并把它与武装力量建设和战备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有着强烈的实用色彩。因此,苏联的军史研究机构和相应的军史刊物从一开始就被纳入军队系统,研究人员也大多为军人,其中最高军衔为中将。早在国内战争时期,苏联军史研究机构就作为红军最高统帅机关的组成部分诞生了。1918年5月8日,在全俄总司令部战役局编制内建立了军事历史处(同年11月13日,该处划归全俄总司令部组织局)。但这一机构当时主要从事行政事务,无法集中力量进行科学研究。1918年8月4日,最高军事委员会领导成员邦契——布鲁也维奇向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