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阐述了飞机武器系统的组成、作战任务、作战效能分析等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就飞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研究进行了综述 ,并指出了飞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美俄为代表的军事强国继续引领世界空军装备向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远程化方向发展:新一代战斗机仍然是美俄重点发展的航空平台;美俄在改进现役轰炸机的同时着手研制新一代轰炸机;无人作战飞机的发展受到军事强国的普遍重视;多种作战支援飞机取得进展;美国积极探索多种新概念飞行器;各类机载武器发展顺利。  相似文献   

3.
谢志航  刘榆 《国防科技》2013,34(4):61-64
文章主要介绍了俄罗斯T-50隐身战斗机的主要性能特点,分析了该型战机未来可能的作战使用情况,最后重点探讨了T-50未来对美国空军造成的影响,以帮助国内相关人员进一步了解T-50隐身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于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经过60年的建设,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多兵种组成的战略军种,具备了较强的防空和空中进攻作战能力、一定的远程精确打击和战略投送能力。人民空军的装备也从只有十几架国民党空军起义的飞机和各部队收集、修复的老式螺旋桨飞机,发展到今天机种齐全,各机种实现规模化系列化的局面,形成较为强大的空中攻防能力。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2003,(4):47-48
美国空军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空军部,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是空军参谋部。目前,空军部直属的一级司令部有8个,即空军器材司令部、空军作战司令部、空军机动司令部、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空军教育与训练司令部、空军航天司令部、太平洋空军司令部和欧洲空军司令部。美空军主要由战略部队、战术部队、航天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4部分组成,编制序列为航空队、联队、大队和中队4级;共编有14个航空队、45个航空联队和128个中队,主要装备有6394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3267架,运输机1158架)、洲际导  相似文献   

6.
周军  陈光海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9):64-65
在美国空军的战术级别部队中,飞行中队里的训练骨干大多数毕业于美国空军武器学校。目前,美军每6个月就会选派一期空军优秀飞行员到这里接受轮训。为了确保美军时刻保持空中优势,空军武器学校的教学内容会随着美国空军主战装备的换代而不断更新。而每年200多名毕业生,也将作为作战技术和科研方面的专家,把学到的技能传授到整个美国空军中去。  相似文献   

7.
许珊 《当代海军》2008,(7):56-58
海军航空兵是以各种军用飞机为主要装备的海军空中作战部队,所装备的飞机主要包括岸基飞机和舰载飞机两大类。从海军航空兵的现状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海军航空兵对新型高级教练机的需求日益迫切。首先,新一代战斗机大量装备空海军部队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新型战机飞行员的培养也需随之加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简史、目前美军的发展计划,以及对野战炮兵作战的保障。文章简述了目前正在发展的短程、近程和长续航无人机,并阐述了它们的主要作战能力、装备和编入部队的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9.
作战能力是客观的、综合的、具体的;作战能力评估标准要紧贴现实作战任务,定性定量相结合,以定量指标为主;作战能力评估标准受检验方式、实践经验和作战理论发展影响,制定评估标准的人员要以实践经验丰富的作战人员为主。空军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标准按层次可以分为战役、战术单元和最小作战单元3级,按照内容可以分为整体作战能力评估标准、作战保障分项能力评估标准、装备与后勤保障分项能力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0.
杨鹏 《当代海军》2004,(11):28-31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台湾空军已基本实现了“战管自动化、防空整体化以及建立有限先制反制作战能力”的建军目标。近年来,台湾空军立足于“防卫固守、有效吓阻”的战略,更加突出积极防御、远程防御,综合作战能力明显加强。目前,拥有官兵约6.8万人,主要辖有7个战斗机联队和5个独立中队,编有各型作战飞机400多架。其基本上实现了由第二代机向第三代机的过渡,成为打击舰艇编队的重要兵力。  相似文献   

11.
从X-47B看美国无人作战飞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人作战飞机代表了航空装备无人化发展的方向.美国X-47B无人作战飞机已经完成了航母上自主弹射起飞和拦阻着舰,标志着美军海空作战模式将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这是人类的一小步,但对于无人系统来说却是技术发展的一大步.文章以X-47B为例,回顾了美军无人作战飞机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美军对无人作战飞机的概念和认识的变化,以及无人作战飞机对未来空中作战的影响,总结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俄罗斯空军已基本上装备了第三代作战飞机。根据俄空军作战基本原则,俄空军作战飞机在未来局部战争和地区武装冲突中的主要任务是夺取制空权与对地攻击。围绕上述两项作战任务,俄空军加强了对第三代作战飞机作战使用的研究.有关俄空军作  相似文献   

13.
《国防科技》2002,(7):60-61
琼克是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学校的一名高材生,曾经参加过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4年4月23日,他在驾驶F/A-18“大黄蜂”战斗机进行空中缠斗训练时,不幸与同伴相撞……表演了一场惊险的“空中特技”。  相似文献   

14.
美国空军已经成为一支综合的航空航天部队,作战区域从地球表面扩展到外层空间。在未来的战争中,为满足国家对航空航天能力的要求,需要将飞机和航天器平台连接成为一个具有相关能力、能够共享信息的网络。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空军提出了自己的网络中心战设想,并采取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措施。为探索概念开展的先期研究联合任务计划系统联合任务计划系统由海军和空军协作开发的,目前正在研制中,预计2003年8月将  相似文献   

15.
李德栋  曹建 《国防科技》2020,41(4):19-22
用无人机担任僚机已成为战斗机编组作战领域技战术研究的新热点。本文通过跟踪美国“忠诚僚机”项目的试验进展,了解所用无人僚机和战斗机平台的性能及特点,把握长僚机编组作战对无人僚机的基本指标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军分布式作战概念的演变、智能空战技术研究和现有装备改装趋势等因素,分析了“忠诚僚机”项目在推进空中分布式作战概念实用化、提高长僚机编组作战效能以及形成规模化无人僚机装备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得出无人僚机与有人战斗机编组作战是军队需要面对的新型作战样式这一结论,并结合国内空战理论研究、军用无人机制造能力以及反无人机装备的发展情况,给出整合资源发展优势无人机、以硬杀伤和软杀伤多种形式构建有效反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空军第4师是人民空军最先组建的一支航空兵部队,也是第一支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空军部队。因作战英勇、战绩突出,1956年,该师改称空军第1师。在抗美援朝作战中,刚组建的空军第4师先后5次参战,同装备优势的侵朝美国空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们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的方针,由不会打空战到学会打空战,由学会打小仗到学会打大仗,由只会在昼间简单气象条件下作战发展到会在昼间复杂气象条件和夜间作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挫败了不可一世的侵朝美国空军,胜利地进行了实战锻炼,圆满地完成了作战任务。  相似文献   

17.
反潜巡逻飞机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强、航程远、留空时间长、可装备多种搜潜设备和攻潜武器以及不易受潜艇威胁的优势,已成为世界海军强国竞相发展的装备。海洋环境对航空兵反潜作战的影响巨大,能否充分利用海洋环境条件,关系到搜潜器材能否及时、有效地发现潜艇目标。主要分析了海洋环境噪声对反潜巡逻机浮标搜潜装备的作战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MQ-9“死神”(Reaper)无人机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新型无人作战飞机,并可以执行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任务。美国空军在其作战试验刚刚结束后,就决定将其投入实战.并于去年3月组建了“死神”无人机攻击中队,即内华达州克里奇空军基地第42航空攻击机中队:还成立了专门的“死神”无人机工作组,开始研究战术、训练机组人员和进行实战演练。  相似文献   

19.
越南的空军装备完全依赖苏联。目前,其装备的主要作战飞机仍是苏制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由于经济困难,急需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硬通货,无力再关照越南,便中止了对越南每年15亿美元的援助。由于飞机供应与备件的中断或减少,使越南空军装备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其空军的装备数量已从80年代中期的700架左右,减少到现在的480架(很多飞机由于过于陈旧而被淘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将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及尽可能地  相似文献   

20.
王宇 《国防》2006,(12):63-63
美国空军计划组建网络战司令部,以改进当前美军的网络战遂行方式,并以此提升网络战地位。美国空军网络空间特别工作组组长拉尼·卡斯认为,成立网络战司令部十分必要,尽管美空军具有网络作战的“资产优势”,但“空军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遂行网络战的组织结构”。计划组建的网络战司令部将负责选拔“实施网络战”的人员,并将网络能力集成为网络打击一揽子能力,供战区作战指挥官使用。同时,该司令部还将负责组织、训练和装备空军网络作战人员,并负责培养一支网络战骨干力量。新司令部可能将隶属于美国战略司令部。美国空军着手组建网络战司令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