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潜射鱼雷的综合防御技术是目前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前沿问题。按照潜射鱼雷制导方式的不同,分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4种情形仿真鱼雷的弹道特征和攻击特点,并结合国际上常见的3种软杀伤器材、4种硬杀伤器材以及本舰规避机动策略,定性探讨各种对抗手段在综合防御鱼雷时的应用特点,分析并提炼战术运用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能够为水面舰艇综合防御潜射鱼雷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受国防科工委委托,海军装备技术部于1990年11月15日至18日在武汉召开了《舰船装备维修性通用规范(鱼雷)》审查会,参加会议有军内外专家26人,与会代表对规范进行了细致认真的讨论和审查后,认为该规范总结了卅多年来我国鱼雷武器研制和使用的实践经验,针对维修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提出了鱼雷武器维修性定性要求和定量指标以及管理、试  相似文献   

3.
黄鑫 《现代舰船》2012,(3):42-45
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军事专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重视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问题?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反舰鱼雷的性能在最近的30年里发展很迅速,与早期的鱼雷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早期的直航鱼雷射程近,速度慢,在近海面深度航行,特征明显,比较容易防御。二战末期出现了被动声制导鱼雷,那时鱼雷的目标识别能力非  相似文献   

4.
对来袭鱼雷弹道进行预测是实施鱼雷防御的一个前提条件.首先,分析了目前水面舰艇对鱼雷信息的获取方式与特点,指出应以鱼雷方位信息为基准进行弹道预测.其次,从不同类型潜射鱼雷的发射方式和弹道特征着手,分别建立了潜射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的弹道预测模型,并归纳了线导鱼雷的导引艇方位分布规律.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不同类型鱼雷的弹道预测效果和影响因素,并定量给出了线导鱼雷的导引艇方位预测偏差范围最小可达3°~5°.该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效能.  相似文献   

5.
潜艇防御反潜自导鱼雷是潜艇防御作战行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从潜艇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入手,采用模糊控制理论,通过建立语言值的隶属函数、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变换器以及给出响应动作这几个步骤,重点分析了潜艇从舷角入手结合模糊控制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方法,得到了潜艇纯机动法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的模糊控制表,为潜艇防御主动声自导鱼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日本鱼雷发展简史日本是世界上使用鱼雷较早的国家之一,19世纪末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海战中首先大量使用了从国外购买的鱼雷,日本鱼雷工业是在1883年购买使用德国“黑  相似文献   

7.
准确识别来袭鱼雷的制导方式是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过程中的重大难题之一。引入来袭鱼雷累积方位变化量,在从发现鱼雷报警到自导开机这段时间内累积鱼雷的方位变化,并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累积方位变化量曲线。通过大量仿真可以构建鱼雷累积方位变化量数据库。最后估计了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在鱼雷相对于本舰的不同舷角下两两区分时鱼雷和本舰的距离和区分时间。仿真结果能为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来袭鱼雷的制导类型进行识别是水面舰艇实施有针对性鱼雷防御的前提条件,方位变化率则可作为类型识别的一个重要的识别依据。首先,从不同类型潜射鱼雷的发射方式和弹道特征入手,分别推导出潜射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方位变化率的表达式。其次,仿真分析了不同类型潜射鱼雷方位变化率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给定的态势下,给出了四种不同类型潜射鱼雷方位变化率随雷舰距离的变化规律曲线。仿真结果能为鱼雷制导类型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ATT鱼雷终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鱼雷鱼雷简称ATT,是一种用作舰艇多层防御系统中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可跟踪和摧毁来袭鱼雷的特殊小口径鱼雷。研制背景历经了14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鱼雷在航程、航速、杀伤力、智能化程度上已是今非昔比,普遍具备了多种搜索模式和机动打击方式,从而使传统的用诱饵欺骗鱼雷的对抗方法日显力不从心。另一方面,随着美国海军战略思想从远洋作战调整为濒海作战,鱼雷更加成为航母、两栖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线导鱼雷制导方式的特殊性,从潜艇鱼雷攻击的决策依据入手,结合线导鱼雷作战使用的要求,提出了实现线导鱼雷攻击决策功能的必要条件.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线导鱼雷在作战使用过程中应把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鱼雷武器试验的仿真需求,从各型鱼雷运动规律的相同点入手,建立了通用性好、扩展性强的鱼雷六自由度运动仿真模型,在对输入、输出接口信息标准化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鱼雷模型层次结构,基于C 开发了鱼雷模型基础类库,方便开发人员或用户对模型的维护及修改。并将其应用于鱼雷武器作战对抗仿真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SUT鱼雷是战后德国研制的第二代重型电动线导鱼雷。SUT鱼雷于1980年服役,随着209型潜艇的出口而在多个国家海军中"落户",现在早已停产。与209型潜艇相同的是,SUT鱼雷也仅用于出口,德国海军从未装备。尽管从基本性能数据上看,SUT鱼雷与MK48、"旗鱼"等大型热动力鱼雷存在差距,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那就是  相似文献   

13.
规避机动是水面舰艇对鱼雷防御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水面舰艇规避鱼雷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并采用变分法进行解算,从所有可能的规避轨线中选取最优的规避轨线.水面舰艇规避鱼雷的战术基础模型,为水面舰艇防御鱼雷作战方案的仿真论证、防御鱼雷最优规避轨线的方案生成提供依据.对研究水面舰艇规避鱼雷战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耕海 《当代海军》2007,(12):42-45
台湾海军目前装备的水下武器主要有鱼雷、水雷和深水炸弹三种。这些水下武器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只有少部分是岛内自产的。由于生产年代久远,战斗力十分有限。一、鱼雷台湾海军现有的鱼雷主要有 SUT重型鱼雷和 Mk46、Mk44轻型反潜鱼雷三种。1、SUT(Surface andUnderwater Target 水面和水下目标)重型鱼雷。SUT 鱼雷是德国 AEG公司于1975年设计推出的反潜、反舰重型线导鱼雷,可以从潜艇和水面舰艇上发射,对潜艇和水面舰艇进行  相似文献   

15.
火箭助飞鱼雷与空投鱼雷齐射攻潜是水面舰艇中远距离攻潜的有效方法之一。由于火箭助飞鱼雷和空投鱼雷齐射的平台、弹道不同,为了有效的组织鱼雷的齐射,必须解决相关的问题。因此,从火箭助飞鱼雷与空投鱼雷的作战使用特点出发,首先探讨两雷齐射的定义及实施方法,其次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实施齐射时的直升机安全问题,并研究了两雷射击的间隔时间,拟合了计算公式。总之,此问题的研究对发挥水面舰艇中远距离反潜作战能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难题,从舰艇尾流特性出发分析了尾流自导鱼雷的工作原理。针对尾流自导鱼雷的特点,在尾流自导鱼雷对抗全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尾流自导鱼雷的报警定位、指挥决策和对抗实施方法,研究成果对提高水面舰艇对抗尾流自导鱼雷作战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速制鱼雷战术运用中弹道规划问题,从双速制热动力鱼雷动力系统参数关系入手,研究了双速制鱼雷一次攻击中的高低速分段航程关系,得出了混合航程计算关系公式,为研究双速制鱼雷射击禁区和弹道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目标运动要素未知的条件下,方位导引法是线导鱼雷常用的导引方法,尾流自导鱼雷的制导技术要求鱼雷必须满足一定的角度进入目标尾流,才能发现尾流并跟踪击毁目标.线导如何导引鱼雷满足进入尾流角的要求,是急需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和仿真得出鱼雷满足进入尾流角要求时本艇阵位与目标速度和舷角之间的关系,并从技术角度对其射击阵位进行了优化分析及仿真,对线导 尾流自导鱼雷的作战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国 SUT 线导反舰/反潜鱼雷SUT 线导鱼雷是德国在1975年为出口而研制的反舰/反潜两用鱼雷,集“海蛇”、“海豹”和 SST4鱼雷之部件,可从水面舰、潜艇、固定或活动岸防设施中发射。SUT 鱼雷装有声自导头,在主/被动工作时探测距离远。线导终止后,SUT 鱼雷可作为高度智能自导鱼雷作战使用。SUT 鱼  相似文献   

20.
目标、潜艇及其鱼雷武器系统和水文环境是潜艇鱼雷攻击的基本条件。占领射击阵位是攻击中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从分析鱼雷射击可行域、潜艇机动可行域入手给出了在一定攻击条件下的潜艇占位可行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