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舰载飞机自问世以来已经走完了70多年的历程。从技术发展的角度上看,大体可以把这段历史划分为4个阶段,即螺旋桨飞机阶段、喷气式飞机阶段、综合舰载机群阶段和常规舰载飞机与垂直/短距起降舰载飞机并存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舰载预警机防空预警探测距离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舰载预警机防空预警探测距离需求确定方法。首先对舰载预警机执行防空预警作战进行了描述,为满足拦截机对敌突击飞机进行成功拦截,预警机的预警探测距必须大于一个阈值,即所需最小预警探测距离。其次分析了舰载预警机所需最小防空预警探测距离与敌突击飞机速度、航母防空拦截机响应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舰载预警机防空所需最小预警探测距离计算模型;最后应用典型案例,计算了多种防空想定下舰载预警机所需最小预警探测距离,仿真分析了敌突击飞机速度和航母防空拦截机速度对舰载预警机防空所需最小预警探测距离的影响。论文的研究结果为舰载预警机装备研制和作战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航母舰载机有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本文要谈的舰载机着舰是指固定翼飞机。大家知道,舰载飞机的起降主要以航空母舰为基地,那么它就需要适应航母这个海上“移动机场”。在此,拟通过对舰载飞机着舰过程与陆基飞机着陆过程的比较,描述舰载机着舰的特点,以及舰载机整个着舰过程中对肮母平台、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4.
舰载飞机使用声纳浮标搜潜阵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舰载飞机使用声纳浮标搜索水下潜艇的阵式,并对阵式的使用代价和搜潜概率进行建模计算,将舰载飞机使用声纳浮标搜潜效能作了量化描述,为选择舰载飞机使用声纳浮标的搜潜阵式进行搜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飞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降以及执行作战任务和陆基飞机相比有很多的特殊性,在舰载机的发展史上,具备雄厚经济和强大技术能力的国家都是专门研制舰载作战飞机,最典型的代表是美国;而那些技术能力不够但希望快速获得舰载机形成作战能力的国家则通过改装现有空军陆基战斗机的方式来实现。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实际上发展一款舰载作战飞机都并非易事。在发展航母的时候我们肯定会面临一些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百年海军航空史,从外军舰载机的发展中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2010年2月2日发布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中,美国国防部承诺将继续对无人机进行投资,其中也包括海军无人机。美国海军目前正在发展的舰载无人机有两型:MQ-8B"火力侦察兵"垂直起降无人机和X-47B固定翼无人作战飞机,"火力侦察兵"计划装备驱逐舰、护卫舰、两栖攻击舰等非航母大中型水面舰,而X-47B则计划装备航母。美国海军为舰载无人机规定的主要使命是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包括对敌防空压制、通信中继、电子战、舰艇保护、反水雷、反潜等领域。舰载无人机将成为海军水面舰队的"力量倍增器",代替有人驾驶飞机执行枯燥、恶劣和危险的任务(即所谓的3D任务),或与有人驾驶飞机配合,协同作战。  相似文献   

7.
国外舰载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无人飞机能够克服舰栽直升机和航母载飞机的不足,具有价格不高,技术比较简单,使用的经济性、灵活性、实效性较强,出勤率较高等优点,适宜执行战场侦察监视、目标指示、无线电中继、校正弹着、空中预警和协调指挥,干扰、破坏敌方通讯指挥与雷达系统,以及对重要目标实施空袭等高风险任务。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舰载无人飞机必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水面舰艇武器装备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海军航空兵同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一样,也是海军的一个重要兵种。目前世界上虽有110多个国家拥有海军兵力,但只有74个国家的海军拥有9042架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其中,拥有舰载固定翼飞机的国家有8个,拥有舰载直升机的国家有36个,舰载机总数为4646架;拥有岸基固定翼飞机的国家有61个,拥有岸基直升机的国家有38个,飞机、直升机总数为4396架。  相似文献   

9.
本文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世界各国海军载机军舰、舰载飞机的现状,分析了将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海军载机舰、舰载机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雷达技术的革命性飞跃 随着21世纪军事高技术的突飞猛进,作战飞机和反舰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舰载雷达面临着反辐射导弹攻击、综合性电子干扰、反雷达隐形技术、利用雷达盲区低空和超低空突防等多种威胁。舰载多功能相控阵雷达  相似文献   

11.
国外舰载战斗机发展现状及其 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战斗机以航空母舰等大型舰船为基地,国外现役主要机型包括美国 F/A-18C/D"大黄蜂"和 F/A-18E/F"超级大黄蜂"、俄罗斯"苏-33"、法国"陈风 M"和英车"鹞"以及英/美 AV-8B"鹞Ⅱ",在研机型则有美国 F-35B/C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和俄罗斯为印度发展的"米格-29K"。与陆基飞机相比,舰载战斗机有着明显不同的使用环境与特点,因此在研制过程中必须考虑很多特殊因素,包括机-舰适配性、气动增升设计、动力装置要求、机体特殊结构、专用机载设备、海上防腐和综合保障设计等。本文概述了国外现役主要舰载战斗机和在研机型的发展现状及其总体设计特点,分析并归纳总结了舰载战斗机的特有/关键技术及其研制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复杂电磁环境对舰载导弹防空系统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电磁环境对舰载导弹防空系统影响的分析是海军战法研究的核心问题。运用信息战原理,在信息与火力联合作战能力分析平台上的初步试验表明: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信息因素可以使舰载导弹防空系统击毁入侵飞机数量的统计平均值下降553.96%,火力因素可以使统计平均值下降342.72%,信息与火力联合因素可以使统计平均值下降274.80%,整个舰载导弹防空系统性能趋于恶化。因此,根据复杂电磁环境对舰载导弹防空系统影响的分析结果,制定科学的决策,提高抗电子攻击能力和导弹打击精度,达到提高舰载导弹防空系统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目标能力。  相似文献   

13.
1939年4月1日,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试飞了一种由96式舰载战斗机发展而成的A6M型飞机。起初,这种新型飞机没有引起特别注意。后来,这种有着多种改进型的所谓“零式”飞机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斗机之一。  相似文献   

14.
美航母战斗群舰载机 空袭作战五步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航母战斗群舰载飞机是美海军远征部队和联合部队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对岸进攻作战的主要力量,其舰载飞机在夺取战区制空权和制电磁权的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海军新的作战思想要求以近岸海域和沿海地区作为其重点作战区域,担负的主要任务为:对敌重要目标实施战略战役性袭击;夺取和保持重要海域的制空和制海权;突  相似文献   

15.
《当代海军》2009,(9):7-7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7月29日报道,7月28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举行了F-35C飞机的“下线庆典”,该型飞机是F-35“闪电Ⅱ”联合攻击机的航母舰载型。F-35飞机共三型,F-35C是海军航母舰载型(弹射起飞/阻拦降落);F-35B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主要是海军陆战队用;F-35A是美国空军用的传统起降飞机。  相似文献   

16.
低空突防的飞机和反舰导弹已成为水面舰艇生存能力的最严重威胁。针对目前水面舰艇对低空目标预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舰载无人机在低空预警上的优势,同时提出了对舰载无人机作为低空探测预警的手段时配置要求及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7.
智慧岛     
2005年第1期竞答题目1.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航空母舰还没有舰载飞机的弹射装置,舰载机起飞完全依靠自身的动力。飞机起飞的升力来自两端机翼提供的空气压力差,它与空气跟机翼的相对速度有关。假设某舰载轰炸机在航母的航速为0且无风状态下的起飞速度为380千米/小时。在执行某次特殊任务时,由于飞机超重,其起飞的相对风速要比前述的起飞速度高出10%;超重后,在无风状态下且航母为0航速时,即使发动机满负荷运转,飞机滑行完整个跑道,其相对于航母的速度也只能达到平时起飞速度的90%;若逆风起飞,这个速度还要降低0.3VW(VW为航母的相对风速)。设在执行此  相似文献   

18.
早在70年代初,欧洲各国及北约集团就意识到对新一代防空武器系统的需求,要求新一代系统应能拦截飞机和导弹,在射程上得以提高,并能改善整个防空体系的作战效能。 上述对武器系统性能上的需求最后提炼为对四种武器系统的需求: ——舰载点防御反导弹系统(PDMS); ——兼有自身防御和邻舰保护能力的反导弹系统(LAMS); ——舰载中程反导弹反飞机系统(MR—SAM);  相似文献   

19.
舰载飞机的现状 1.战斗机当前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是美国的F-14“雄猫”。它是根据美国海军70年代到80年代舰队防空和护航的要求,由格鲁门公司研制的双座超音速多用途舰载战斗机,其高空最大飞行马赫数2.34(2485千米/小时),海面最大飞行马赫数1.2(1468千米/小时),航程约3220千米,作战半径925千米。其主要作战任务有:  相似文献   

20.
短短50余年,人民海军成长为一支以核潜艇与常规潜艇、中型水面舰艇和海军岸基与舰载飞机为主战装备,以导弹为主要兵器,由多兵种合成初具现代化水平的近海防御力量。现在,人民海军又适时地对海军装备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海军装备技术部原部长郑明少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