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辑同志: 自从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导弹问世之后,制导技术发展很快。导弹越打越准、射程越来越远、品种越来越多,既有地对地导弹,又有地对空、空对空、空对地、空对舰、舰对舰、舰对空、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既有常规导弹,也有装核弹头的导弹……等等。有的同志认为,既然导弹技术这么先进,火炮会不会要退出历史舞台?学习和掌握火炮技术在未来战争中还有没有用处?建议给予解答。谢谢。  相似文献   

2.
徐刚 《当代海军》2005,(9):50-53
“不惧”级是前苏联(下称俄罗斯)研制的第四代导弹护卫舰,最初人们将其划入“克里瓦克”级护卫舰系列中,认为是该级舰的改进型,但后来发现其完全是一种全新设计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其无论在舰体设计、舰载武器、电子设备上都较“克里瓦克”级有了很大的提高,作战能力更是“克里瓦克”级无法比拟的。该级舰的设计目的是用来替换数量众多的“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1991年前苏联的解体,使该级舰的建造计划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以至于原定首批建造3艘的计划在完成首舰“不惧”号后就停止了后续舰的建造,因此其成为了俄罗斯目前唯一的一般现代化导弹护卫舰。  相似文献   

3.
“标准”导弹全家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标准”导弹是美国研制的一种模块化、中高空、中远程舰空导弹。自问世至今的几十年间,历经多次改装及更新换代,先后衍生出17个型号,总共生产2万多枚。除装备美国海军外,还出售给13个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是目前世界上装备数量最多的舰空导弹。横空出世的“标准-1” 1963年,美国海军完成了“鞑靼人”导弹改进计划和“自动寻的小猎人”导弹计划。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标准-1”导弹,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高技术海战中,舰空导弹协同防空成为舰艇编队协同作战的重要作战样式。针对舰艇编队作战中导弹协同防空的资源分配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体系结构,然后在合同网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合同的导弹与照射器的分配算法,最后通过仿真计算表明,该体系和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编队舰空导弹协同制导防空中导弹与照射器的资源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军极度重视舰艇导弹化,同时还不断加强岸基导弹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军从以色列引进了"伽伯列"型反舰导弹,并仿造"伽伯列"型反舰导弹,自制了"雄风一型"近程反舰导弹。90年代自制"雄风二型"中程反舰导弹,超音速"雄风三型"反舰导弹也已在2000年试验成功。"雄风"系列导弹是台湾三军重要的主战进攻武器。一型为岸舰和舰舰型,二型为岸舰、舰舰、空舰型,三型可制成多类型、完成不同任务的导弹。台军在加强自行研发的同时,还从美国购买了"鱼叉"型、"标准"型和"海上小檞树"等不同型号的导弹"雄风一型"反舰导弹"雄风一型"反舰导弹是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根据以色列生产的"伽伯列一型"导弹仿制的台湾海军第一代反舰导弹,最早出现于1978年10月10日的台湾阅兵典礼上。1979年  相似文献   

6.
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规定舰舰导弹典型作战任务剖面的情况下,运用美国工业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方法,建立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评估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为舰舰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评估提供了有效且便于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现代海战中使用反辐射导弹对抗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给出舰空导弹的最大可攻击数和平均攻击数,基于反辐射导弹攻击雷达的概率和反辐射导弹被舰空导弹击落的概率,得到不使用和使用反辐射导弹两种不同情况下反舰导弹损失差异,并通过分析此差异得到反辐射导弹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护卫舰是当今各国竞相研制开发的中型主力战舰,除在舰载导弹、鱼雷、火炮装备,火控系统、情报信息化处理系统更新换代及舰体隐身化等方面有大手笔外,高速性和敏捷性也口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护卫舰是当今各国竞相研制开发的中型主力战舰,除在舰载导弹、鱼雷、火炮装备,火控系统、情报信息化处理系统更新换代及舰体隐身化等方而有大手笔外,高速性和敏捷性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据Jane’s Navy Imernationa1999年2月报道,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Adelaide级FFG7导弹护卫舰即将升级。合同价格为10亿澳元(6亿美元)。其中包括舰壳声呐、水雷和障碍物避碰能力、Mar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用于改进的海麻雀)、MK75 76mm火炮、MK92 Mod5反潜鱼雷。雷达包括AN/SPS—55,AN/SPS—49A(V)。  相似文献   

11.
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是海上防空作战的发展趋势,在对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基于STAGE的仿真手段构建了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仿真框架,详细描述了仿真过程和相关模型,构建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仿真平台,实现对海上编队舰空导弹协同防空作战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12.
根据舰空导弹防空作战的特点和作战指挥原则,分析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应具备的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提出了在该系统中设置舰空导弹射击指挥辅助决策功能模块,以满足舰空导弹射击指挥员进行射击指挥和决策的需要,达到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战区导弹防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区导弹防御”(TMD)计划是相对于“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而言的,它和“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共同构成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BMD)计划。“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能够保护美国本土免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攻击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则用于保卫美国本土之外的一个地区免遭射程在3500千米以下的近程、中程、远程弹道导弹袭击,如美国部署在海外的部队、设施以及美国的盟  相似文献   

14.
岸舰导弹是一种重要的中远程精确打击反舰武器,作战形式在从单一走向多元,多系统组合作战构成了体系作战的形式,其涉及系统复杂、作战节点增多等问题从体系工程的角度,以能力为牵引,自上而下通过统一结构框架进行岸舰导弹武器装备体系的结构建模。引入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epartment of defense architecture framework,DoDAF)从全景视图、作战视图、能力视图和系统视图几个角度进行结构开发,最后基于元模型(DoDAF meta-model,DM2)对其结构数据的完备性和一致性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得知建立的岸舰导弹武器装备体系结构合理,体系结构内数据具备一致性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15.
“广开土大王”号导弹驱逐舰于1998年9月竣工,以高丽19代君王“广开土大王”命名。该舰满载排水量3855吨,舰长135.4米,舰宽14.2米,吃水4.2米,主机为柴-燃联合动力装置,功率582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30节,续航力4000海里/18节。主要武备为1门127毫米单管舰炮,16个发射单元的Mk48-2型“海麻雀”舰空导弹发射装置,2座四联装“捕鲸叉”舰舰导弹发射装置,1座“守门员”近程防御火炮,1~2架舰载反潜直升机。  相似文献   

16.
基于GPS技术舰空导弹脱靶量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舰空导弹脱靶量测量的现状及存在缺陷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GPS定位原理和技术的一种机动化、可扩展的舰空导弹脱靶量测量系统。应用此测量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全天候、高精度的舰空导弹脱靶量测量,而且精度可达亚米级。  相似文献   

17.
天弓系统的研制计划是从1982年开始实施的,它是80年代后的主要防空导弹,到1990年初,可使台湾海峡具有足够的防空能力,被人们视为迄今为止的“奈基”、“霍克”的更新型导弹。 从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实力看,依靠自己的力量一举更新美国制造的“奈基”、“霍克”导弹,这在当时来说未免胃口太大。但是,在这个计划中研制的一系  相似文献   

18.
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中,其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是评估武器系统效能的重要因素.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可用性矩阵计算之中.利用随机过程理论,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可信性矩阵和武器系统效能能力指数模型,最后建立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9.
张杨  陈豪 《当代海军》2008,(11):59-61
自美国“黄铜骑士”舰空导弹1959年研制成功,并陆续装备舰后,世界各国海军便开始竞相研发舰空导弹武器系统,与其相配套的导弹发射系统也完成了从单臂或双臂斜架、多联装倾斜发射系统和垂直发射系统等“三步曲”的发展历程。目前各国海军依据本国的科技能力和财力厚薄以及所担负的作战使命研发、引进和装备着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舰空导弹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一、舰用随动系统的作用和特点随动系统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与雷达、指挥仪、方位水平仪、计程仪等组成舰用火控系统,用来驱动火炮、导弹发射装置、火箭炮发射装置等武器装备去摧毁目标。随动系统一词是从俄语中翻译而来的,在英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