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兵》杂志编辑同志: 你们好, 我是一名高中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水兵》杂志,我了解了不少水兵生活,也暗自下决心要报考海军院校,以便成为一名人民海军的军人,去海上激风搏浪。但有一件事让我不放心:记得去年我们几个  相似文献   

2.
“‘海浪信箱’有回声了!”——这个消息使编辑部的同志们激动不已。去年第五期杂志上,编辑部向读者抛出了《水兵》“94行动”的“探空气球”。杂志发行才一个  相似文献   

3.
当双脚一踏上被誉为“水兵母亲城”泰州土地上的时候,我接触到的第一位人物是出租汽车的司机师傅。这位来自泰州最普通的群众,在短短的10分钟“车上聊天”中,他告诉了我一个水的泰州,其随口吟出的诗句让我的眼球猛地振奋了一下。而告诉我泰州正在举行纪念海军诞生55周年系列活动,其言语神态那股兴奋劲更让我心里猛地热乎了一把。此刻,我这个至今仍未让师傅知道我就是海军的海军,兴奋早已不已。我为“水兵母亲城”的人民热情、大方,具有的文化素养感到骄傲,为我们海军拥有这样的”水兵母亲城”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一位名叫Conny(康妮)的美国海军水兵的妻子给《海军新闻报》总编辑写了一封信,信中讲了她和同她一样的海军军人妻子的喜怒哀乐。信中说: “没有一个水兵的妻子不会扪心自问‘我在这儿做什么?’“的确,作为一名水兵的妻子,我已习惯了送行  相似文献   

5.
泰州“水兵母亲”城,中国人民海军诞生地。50多年来,人民海军从这里迈出了坚实地第一步,从浅蓝走向深蓝,一代又一代的海军官用青春和热血铸造了中国坚固的蓝色长城。50多年,水兵母亲“城情注海军,为人民海军的发展状大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明年是海军建军55周年,为纪和庆祝这一节日,《当代海军》与泰州市联手推出《走进“水兵母亲”城——泰州》专栏,让更多的广大读者了解今天的“水兵母亲”城。  相似文献   

6.
追求认可     
《当代海军》的前身——《水兵》杂志,创刊时确定为“是以政治思想为主、以战士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海军青年杂志”。从这个定位出发,我们追求青年读者的广泛接纳,认可它“我属于海军青年”。这个意愿,虽然在《见面的话》里亮了相,还是有点“暗暗的”,登上封面时,使用的不是方块汉字,而是汉语拼音。怎样鲜明这种追求、兑现这种追求?我们的大体考虑是:把出发点定在做读者的知心明友;把知心具体为种种建设、种种理解、种种服务:把根基立于一个“真”字,真心、真实;把思路朝着开放延伸。做的当中,常常又是需要思考思考。有位尚算年轻的作家朋友,拿到这本杂志,他大失所望,不无挖苦地开玩笑说:“《水兵》的用纸太好了!可文字却少了些色彩与浪漫。这样说如果是针对一些新闻作品的干巴、枯爆现象,是强调厚化文字功底,注重文采,这没有错。可如果一味强调“文学化”,甚至可以虚构,那必然导致撕开新闻失实的缺口。  相似文献   

7.
《当代海军》2005,(9):F0013
不论怎样,当中国泰州“战舰与城市”论坛暨征文总结表彰大会落下帷幕时,当握别最后一批客人离开泰州时,我、我们的工作人员几天来绷紧的神经,这才松了下来,这才感觉倘佯在“水兵母亲城”的怀抱是如此地温暖和惬意。就像我们在《战舰与城市》征文作品集的后记中写到的那样,仅靠我们《当代海军》杂志社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而这次盛会的圆满成功,首功应归于我们的“水兵母亲城”。对“水兵母亲城”有真正的印象,是在去年泰州举行的纪念海军成立55周年活动上,那一次我有幸接触了“水兵母亲城”中的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城里最大的官——中共泰州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民解放军中的海军战士,可能都戴过缀有两条黑飘带的水兵帽,然而对于水兵帽上飘带的作用和来历,可能许多人都答不上来,也难怪,因为“黑飘带”毕竟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社会上又流传着各种不同的说法,所以很少有人深究其源。  相似文献   

9.
《当代青年》杂志总编称赞南昌舰的“水兵餐”,代表着一艘军舰的教养程度和文明水平。海军是海洋军种,该“洋”的就要“洋”起来才对。 刚上舰时捡的27个烟头,康非一直没有舍得丢掉,如今摆在会议室的桌子上。康非对参加舰务会的军官们说:“海军是一个国际性军种,更是一个国家现代文明发展水平的窗口。我们驾驶的是现代化战舰,就要有与现代化装备同步的观念与素质。南昌舰目前虽然没有出访任务,但正规化的水平必须是一流的。必须向世界海军看齐!”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我是个喜好“爬格子”的人,1998年结识《西南民兵》至今,4年多时间与《西南民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我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看报了。在认真阅读《西南民兵》的同时,尝试着向杂志投稿,不久稿件在编辑的精心润色下上了杂志,这对我是个鞭策、促进。从此,我便有了写作的动力,写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西南民兵》发表作品10余篇。  相似文献   

11.
还记得那首水兵的歌吗?“既然当水兵,就不怕风险恶,迎风唱起那支水兵的歌”。是再大的风浪我们都不怕,因为我们是军人,军人的骨头里就有坚强。坚强是那冲锋号角,不断激励我们奋勇前进。——海军干休所政治指导员周鸣  相似文献   

12.
世界各国海军的水兵制服款式大致相同,但也各有特点。往往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海军文化,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比如,曾数次访问过我国上海、青岛的法国海军,他们水兵帽顶的红绒球背后就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古代,法国战舰上的舱室都很低矮。舱内顶部有很多突出的构件。当水兵在舱内行走时,经常碰破头顶。后来为防止头被碰伤,有人在帽顶内部垫上一团棉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大家竞相效仿。久而久之,就约定俗成。尽管如此,依然有人会撞破头顶,流出的鲜血把白色棉团染红——这就是“小红球”的鼻祖。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2004,(5):3
4月23日,是我们的生日,海军的生日。 我有幸应邀到泰州——“水兵母亲城”过生日,亲耳聆听那“祝你生日快乐”动人而醉心的旋律,亲眼目睹那“遍地载歌载舞”欢乐而喜庆的场面,亲身感受那“烛光闪烁摇曳”温馨而甜美的祝福……这一刻我知道,我能到泰州来是我的幸福。  相似文献   

14.
漫画     
《现代舰船》2012,(4):8
一名抱着《美国海军史》的高级海军军官问道:"水兵,你知道谁是约翰·保罗·琼斯吗?"水兵答道:"当然,长官!呃,他没有为齐伯林飞船乐队(英国20世纪60-80年代非常著名的一支乐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演奏过贝斯吗?"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前接兵的海军少尉排长到我家进行家访。少尉肩上闪亮的肩章,雪白的制式上衣,为少尉紫色的脸膛增色不少。他眨着狡黠的眼睛晃着圆圆的脑袋问我:“想不想当海军?不想真正体会一下苏小明的《军港之夜》?我们海军都驻扎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当海军浪漫着呢。”末了,他拿出一张地图,对着我和母亲,用手指着碧蓝的东海边上一个蚂蚁般大小的圆圈说:“就在这里,我们的军舰就停泊在这里,小镇美极了。”后来我知道了地图上这个蚂蚁一般大小的圆圈,我当兵要去的地方,就是岱山县长涂镇,东海边上的一个小岛。当时,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少尉漂亮的军服…  相似文献   

16.
编读相约     
尊敬的编辑部: 你们好! 我是一名复员军人,生活在吉林省吉林市,这里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不算发达,工资收入较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放不下对《当代海军》的这份挚爱、总是期待着你们的成功,那就是我的快乐。 我热爱海军,订阅了三种海军杂志,朋友们说我的爱好是“穷花”。所以每当看完一种刊物,我  相似文献   

17.
海上热线     
《当代海军》2007,(4):52-52
尊敬的缩辑部老师:我是《当代海军》杂志的忠实读者。第三期《当代海军》杂志刊登的"中国海军首次参加多国海军联合军演"、"气象战,向海战场走来"等文章,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我认为,这些文章确实吸引了读者的眼球,把握到了读者的心,相信广大海军迷也会与我有同感。真心祝愿《当代海军》杂志越办越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另外,在此请教一下各位编辑、老师,能否介绍一下参加"和平—07"多国海军联合军演的各国舰船情况呢?万  相似文献   

18.
在旅顺某海军训练大队,有个由3名年青水兵自发组成的小小“蓝色智囊团”。近日,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近这小小的智囊团,听到官兵们讲起他们3人的轶闻趣事,觉得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我在出席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就听到《中国民兵》杂志创刊的消息。回到家乡后,又传来了军委邓小平主席为杂志题写刊名的喜讯,更使我高兴万分。作为一个老民兵,我想对自己的刊物讲几  相似文献   

20.
真情实感———《海音》序○王兆海真情实感,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打动读者、启迪观众的力量所在。诗集《海音》具有真情实感的力量。这部诗集的内容,是写海和水兵的。可以说,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海军生活气息和水兵的真挚情感。《铁锚》一诗写道:“无论把你抛向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