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军于1775年建军。200多年来,美军在建设一支现代化的资产阶级军队的实践中,逐步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军事管理理论体系,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管理方法。美军军事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无疑有其鲜明的阶级属性,但  相似文献   

2.
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建军学说为指导,创造性地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队建设根本原则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军建军、治军、强军的历史途程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真回顾和梳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形成历史,深刻把握形成历史,深刻把握这一根本原则,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而言,仍然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3.
《军事历史》1988年第2期刊登的《对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建军问题论述之研究》一文,是一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好文章。邓小平同志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建国以后,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军队建设,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建军思想,又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一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把邓小平同志针对新时期军队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所作的论述,放在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中进行研究,追根溯源地展开论述;抓住新时期军队建设需要解决、干部战士比较关注而又说不大清楚的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既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毛泽东建军思想的理解,认识邓小平同志对丰富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条件下,人的因素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官兵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求官兵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回顾人民解放军建军6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军始终将思想道德建设摆在军队建设的重要位置,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已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心中。这是我军的无尚荣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提高我军官兵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工作自建军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财务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为了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我军财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实事求是地总结财务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军队财务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总后勤部财务部和军事经济学院共同编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简史》一书,最近将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总后勤部财务部部长蒋胜祥少将和军事经济学院院长王其琨  相似文献   

6.
1975年,邓小平同志重新担任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入后,他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的客观规律,逐步形成了指导我军后勤改革和建设的完整的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后勤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军队后勤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军队后勤要走质量建军之路;要发展军队后勤科学,提高后勤队伍素质;要强化后勤管理,热心为部队服务;努力搞好军队农副业生产;等等。在学习和运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后勤建设思想时,应充分认识其在我军后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精神实质,联系我军后勤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同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军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抓住军队建设的关键,创造性地回答了军队建设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建军思想,又做出了新的、突出的贡献。今天,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建军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提高军事理论素质,进而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必须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毛泽东说,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  相似文献   

8.
回顾我军65年来发展壮大的历史,展现出来的是一部光辉的勤俭建军创业史。重温历史经验,勤俭建军始终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传家法宝。展望新的历史时期,勤俭建军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贯彻军委关于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方针,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勤俭建军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研究分析勤俭建军新的内涵和标志,积极探索新的落实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军事史文摘     
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体系的探讨瞿定国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文中,从12个方面对邓小平的建军思想进行阐述,得出的结论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他认为,邓小平新时期建军思想的实质是,以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为目标,以加强质量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目标,以加强质量建军、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途径,以全面提高战斗力为标准,以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反侵略战争为基点,把军队建设的诸方面架构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贯穿于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和奋斗目标.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研究邓小平的质量建军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领会邓小平走精兵之路这一科学命题的意义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李惠琴 《军事史林》2014,(10):13-17
古田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建军史和建党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古田会议形成的会议决议不仅确立了红军的建军原则,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坚实基础,而且也是我党建设的组织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军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古田会议召开前,中央对如何开展人民军队建设做了一些探索,并积极指导包括红四军在内的全国红军的建设,红四军更是将中央指导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军队建设的实践探索,并在革命斗争中找寻到了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古田会议的成功召开是中央有力指导和红四军自身积极探索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军学说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部分,也是我军70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结晶。在今天新的形势下,我军要按照邓小平同志的嘱托,始终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最根本的保证仍然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重在建设,即要从加强军队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上实现和加强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使我军既要逐步用现代化装备武装起来,做到军事过硬,又能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保持老红军本色长久不衰,保证官兵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的纯洁性.这是事关军队建设方向和“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很现实、很重要的问题.对此,邓小平同志有过许多精辟论述,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重要思想,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并要求必须把它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江主席的论述,高瞻远瞩,精辟透彻,期望殷切,针对性强,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军原则与邓小平新时期的建军思想,又反映了他建军治军方略的鲜明特色,为搞好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应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和军队建设的实际,从保持我军性质宗旨,发挥我军职能,实现我军历史使命和建设目标的高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江主席关于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论述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思考一:准确把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地位。在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历史上,对军队政治工作和军队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的共同点:一是都贯彻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二是都召开在形势和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转折关头;三是都厘清了问题、继承了传统、开创了未来。今年的全军政工会议,同样是在国家由大转强的历史发展关口召开的。会议不仅仅在政治工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对党和军队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三、为适应未来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三军力量发展迅速,然而在各军种发展规划、比例及协调上存在某些缺陷高速度、高效率地建设一支庞大的、富于攻击精神和高度机动性的军队,是纳粹德国妄图称霸世界政策的首要任务。六年来,纳粹德国军队建设整体上是走上一条全力追求速度和规模建军和扩军的道路,处于高速全面发展的恶性膨胀时期。其建军和扩军的主要指导思想及举措确有许多不同寻常之处。(-)高速扩军是纳粹建军的宗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一些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根据一次大战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小型职业军队的理论。当时,掌管德国国防…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对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如何建军治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原则和指示,回答和解决了新时期军队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关于“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以法治军”的思想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军队建设新鲜经验的科学总结堤江泽民新时期建军治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指导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针c“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和“以法治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我们的…  相似文献   

17.
二、周恩来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周恩来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举凡军队建设的必要性、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军队建设的指导原则、军队建设的发展途径等,皆在其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周恩来军队建设思想是一个具有完整科学构架的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必然经历一个逐步形成、不断发展、渐趋完善的历史过程。如何正确划分周恩来军队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学界至今尚无陈说。笔者认为,解决这个;别题,至少有两点需要考虑。首先,周恩来军队建设思想产生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二者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出而二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总结建军治军的历史经验,形成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根本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习主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其中将“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成果。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指引下,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置于中国式现代化整体框架内来探讨,能更精准地把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大意义、理论内涵、战略地位、历史脉络与推进方法,为我们继续深化拓展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层次、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20.
政治建军是否只囿于我军?这是近代军事史上必须弄清的问题。我认为,近代(1840—1949)社会产生的军队,较之古代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突出了从政治上建设军队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构成了近代建军指导思想战略性转变的一个显著特征。当然这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只能略论二、三,谈谈政治建军的若干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