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经中央军委批准于1998年12月公开出版发行。这部著作的出版,是我军军战史研究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四野是在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由挺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各一部和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一支主力部队,其前身为东北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四野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战场上先后实施辽沈、平津和衡宝。广东、广西、海南岛等重大战役,共歼敌323万余人,部队从11万余人发展到153万余人,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的历史任务,为夺取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2.
1949年秋,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暂归第四野战军指挥)向中南进军过程中,为歼灭国民党在中南地区的余汉谋集团和白崇禧集团,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和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在战役的部署和指挥上曾有过三次意见分歧。这段历史鲜为人知。笔者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个人所见,就此问题探讨如下。一、产生意见分歧的历史背景第四野战军向中南地区进军以后,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根据湘赣战役实行战役战术的小包围、小迂回,未能抓住白崇禧集团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即“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方针”,歼灭白、余两集团,解放广东、广西。林彪椐此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相似文献   

3.
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9军奉命追歼陈明仁起义部队的叛军,其先头部队第146师,在湖南永丰(今双峰)青树坪地区,突遭敌桂系白崇禧部伏击,该师奋起反击,终因仓促应战,寡不敌众,损失800余人,被迫后撤。这是第四野战军南下作战以来一次失利的战斗。对于这次战斗,人们曾有过不同的评述,有人说是“林彪走麦城”,给“老猫烧须”了;也有人说,白崇禧“在青树坪居然设伏消灭我前卫师大部”,这是“解放军局部战役失利”,究其原因是“轻敌冒进”,“孤军深入”。笔者参加了《第四野战军战史》的编写,接触到一…  相似文献   

4.
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的渡江行动不属于渡江战役温瑞茂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军委于1949年2月3日至3月20日先后决定:以第二、第三野战军的7个兵团24个军及地方部队共100万人,准备于4月间发起渡江作战,歼灭国民党军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治、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5.
1949年2~3月,中共中央军委依据向长江以南进军的既定方针,命令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共约100万人,统归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副司令员粟裕、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组成的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指挥,准备在5月汛期到来之前,由安庆、芜湖、南京、江阴之线发起渡江作战,歼灭汤恩伯集团,夺取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上海以及苏皖浙省广大地区。同时决定,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归第二野战军指挥,牵制白崇禧集团。总前委依据中共中央军委的意图和国民党军的部署以…  相似文献   

6.
1994年7月至1997年3月,我们在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写过程中,发现湖南军区成立的时间有1949年“8月间”、“8月9日”、“8月10月”和“8月30日”四种不同的史料记载。《四野战史》到底采用哪个时间去准确记载这一历史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查阅了有关这方面的大量史料,作了认真的分析和考证。1951年和1953年由湖南省军区司令部编印的《湖南军区部队发展史》,将湖南过军区成立的时间分别记载为“8月间”和“8月10日”;1956年10月,同样是由湖南省军区司令部编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史》却将…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参加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组织沿革史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公开出版的专著、文章和内部军史资料对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若干重要历史情节叙述不准,说法不一,互相矛盾。为弄准这些历史情节,笔者通过查阅当时有关历史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进行了核实、考证,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欧阳青 《军事史林》2014,(11):19-24
第四野战军的主力师及著名少将 第四野战军的主力师排名情况: 顶尖头等主力师当推第38军第112师、第39军第116师、第43军第127师、第40军第118师、第41军第121师、第38军第113师、第43军第128师、第39军第115师。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番号何时取消的问题,目前一般认为是在1950年4月遵照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而取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的四个野战军条目均采此说。笔者认为此说法不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番号的取消应是在1955年4月。1950年4月说的主要根据,是1950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诚然,在全国解放接近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曾从中国大陆版图的最北端挥师南下,一路往南打到最南端的海南岛,书写了一幅壮丽的战争画卷.鲜为人知的是,该时期亦有一支部队从中国大陆东海岸线上的渤海湾出发,一路西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直打到新疆中西部地区的天山山脉,过半将士血洒征途,是解放军战史上唯一一支从祖国版图最东端打到最西端的部队,这支充满传奇色彩的部队就是渤海军区教导旅.  相似文献   

11.
杨至成,1903年出生,贵州三穗人,侗族,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红4军副官长、红军总兵站主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红军供给学校校长、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央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黄河两延卫戍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政委、第四野战军军需部部长兼中南军区军需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12.
四野出身的炮1师,历次战斗威震敌胆 在解放战争时期,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北人民解放军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了炮兵建设,在炮兵司令部下成立了炮兵纵队,统一指挥与管理所属炮兵部队.四野炮兵第1师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前身是延安炮校,1948年组建为炮兵第1师.他们用在东北战场上缴获的美制新式火炮装备起来,加上我东北军民自制的各种火炮,装备既新又配套,主要是野炮和榴弹炮,口径大,射程远,弹药足,威力强.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指挥灵活,作风过硬,技术精,打得准,弹不虚发,在辽沈、平津战役胜利中战功卓著.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结束后,华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太原、大同、安阳、新乡四个孤立的城市和绥远的董其武部.中央军委决定调参加平津战役的第19、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欠炮兵第1团)西进参加解放太原战役,与前线原有部队会攻太原.  相似文献   

13.
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研究员王辅一编著的《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简史》,最近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在解放战争年代,长期在野战军领导机关担任秘书、机要秘书等工作,经历过转战沂蒙山区、外线出击,参加过许多重大战役,熟悉许多重大事件的情况。全国解放后,他长期从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战史的研究工作,重视资料积累,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和《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解放军军史、解放军战史条目的编撰,写出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犤第三野战军犦(与张震同志合写)等一批条目,先后发表了《…  相似文献   

14.
坦克在近代战争中被誉为“陆战之王”。1945年12月1日,在沈阳市郊马家湾子,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宣布命令,正式成立东北坦克大队。全队30人,1辆坦克,孙三为大队长,毛鹏云任政治委员,这是我军最早的坦克部队。1947年10月,坦克大队在黑龙江东安县扩编成东北民主联军战车团。1948年12月10日,战车团发展成第四野战军特种兵战车指挥所,下辖战车团、装甲团和教导团。1949年2月,天津解放后,特种兵战车指挥所改为第四野战军战车师。  相似文献   

15.
华野“大矿地会议”地名应为大荒地张茂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后改称第三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的历史上,1947年3月在山东淄川附近召开的会议是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后,华野胜利进行了孟良崮战役。这次会议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战史》(解...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进行了著名的安(阳)新(乡)战役,使整个华北得到彻底解放。其中的安阳攻坚战是四野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城市攻坚作战,是役中,第42军官兵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依靠强大炮火和坑道爆破,浴血奋战,反复拼杀,终于打开了殷都古城的大门。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于1949年10 月24日至28日对金门岛实施的进攻之战, 此役不幸失利。这是我军解放华东全境中所受的最大损失.也是我军战史中值得汲取教训的败战战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是从井冈山走出来的一支英雄部队,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又以敢打硬仗著称并创立了卓著功勋,成为第四野战军的主力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与39军、40军一起,被列为三支国防机动部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20日至6月2日,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约120万人,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歼灭其重兵集团。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解放南京、上海、武汉、杭  相似文献   

20.
易忠 《军事历史》2001,(4):54-58
1949年,在人民解放军的隆隆炮声中,结束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迎来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翻天覆地的历史变更,既给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以莫大的鼓舞,同时也赋予了新的历史重任──剿灭残匪,巩固胜利。第四野战军自从受命解放中南、经营中南,并兼中南军区( 1949年称华中军区)之后,即扎根在中南这块土地上。当时中南行政区统辖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包括海南岛)、广西六省,面积达 11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 1.5亿,第四野战军指战员与中南人民一道,经过四年多的共同战斗,清除匪患,安定民生,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