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立  张静 《军事史林》2023,(10):1-11
<正>全面抗战以来,为争取国共合作抗日,1937年10月,共产党武汉长江局与国民党达成协议,南方八省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同年12月任)。新四军下辖四个旅级支队和一个特务营,其中,第四支队由鄂豫皖红28军、地方武装、便衣队及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合编而成,高敬亭任司令,林维先任参谋长,中央派遣的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四支队突破国民党仅允许设两个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君威 《军事史林》2008,(7):13-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1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的山东解放军胶东军区部队、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1947年8月下旬,奉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命令,胶东军区部队在招远县夏甸、掖县郭家店地区组建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周志坚任司令员,廖海光任政治委员(11月到职),滕海清、李迎希任副司令员,陈华堂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黎有章任参谋长,下辖第37、第38、第39师,  相似文献   

3.
晋察冀军区从1937年11月成立到1948年5月结束,历经十年半,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挺进山西敌后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第115师政治委员聂荣臻奉令率领该师独立团和骑兵营等部约3000人,在五台山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归八路军建制。聂荣臻任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唐延杰任参谋长,舒同任政治部主任,查国祯任供给部长。军区辖第1至第4军分区。随后,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敌后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中,不断得到发展壮大。1945年大反攻前,晋察冀军区辖冀晋、冀察、冀中、冀热辽4个二级军  相似文献   

4.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于1938年10月入侵广州,中国华南抗战就此揭开序幕。此后,广东(含海南岛)和广西境内组建起多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后统称为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有力地打击了日伪军,配合了华北、华中敌后战场和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支援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史和人民军队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8军,是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冀中地方武装,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发展起来的。1947年12月6日,以原察哈尔军区机关和冀中军区3个独立团、5个独立营为基础,在河北省定县正式组建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文年生、政治委员向仲华、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萧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0军是由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下属的冀南军区部队组成的第14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 1948年2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命令,以冀南军区所属部队为基础,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4纵队,司令员韦杰,政治委员甘渭汉(7月到职),副司令员石志本,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甘思和(7月到职),参谋长高厚良,下辖第41、第42旅,全纵1.3万余人.  相似文献   

7.
陈云峰  雷雨 《环球军事》2004,(23):58-59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作家刘知侠的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拍摄的同名电影公开上映。自此,山东省徽山县的微山湖成为深受国人向往敬仰的抗日战争纪念地。 抗战时期,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一带  相似文献   

8.
张云逸,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事家。1892年8月10日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令属海南省)。1926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1929年12月和邓小平等一起领导左右江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军长、参谋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粤赣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红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部部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新四军的组建工作,先后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江北指  相似文献   

9.
1949年2月14日,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在河南省漯河地区组建陆军第14军。辖步兵第40师、第41师、第42师,警卫团、教导团、补训团和随营学校。军长李成芳,政治委员雷荣天,副军长兼参谋长王启明,政治部主任朱佩瑄。  相似文献   

10.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5月17日上午,军区紧急抽组的南31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分队,带着军区首长和官兵们的重托,从沈阳飞赴四川。军区司令员张又侠、政委黄献中,副司令员刘亚红、宋才文,参谋长侯树森、政治部主任王洪尧、联勤部部长王爱国、装备部部长王升山,军区剐参谋长邢书成、联勤部政委吴长海及沈空领导、军区机关人员到机场为出征的医疗分队送行。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2纵队。 1946年春,新四军第2师第6旅旅部北撤江苏淮安,与华中军区第5军分区合并,兼理第5军分区工作。5月,第5军分区基干武装与在盐城起义的赵云祥部合编成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谢祥军任司令员,刘培善任政治委员,常玉清任副司令员,吴肃任参谋长,孙克骥任政治部主任。6月,第10纵队兼苏北军区。7月至8月参加苏中战役,8月下旬和华中军区第2军分区部队一起,于邵伯地区顽强抗击国民党军整编第25师主力的进攻,取得阻击战的胜利。10月,参加涟水保卫战,与兄弟部队一起迟滞国民党军  相似文献   

12.
军事纵横     
我军在1941年实行精简整编中,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实行主力兵团地方化、地方武装群众化,普遍发展民兵、自卫队等群众武装,并使三者密切结合的指示,将部队划分为主力军和地方军,将主力旅或纵队机关兼军分区或军区机关,主力团担任军分区基干团,由地区队、基干游击队和游击队组成地方军。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7军的前身是由胶东地区几支抗日武装发展起来的。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等同志在文登县天福山领导抗日武装起义,以1935年“一一·四”暴动保留下来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翌年春,又有“掖县抗日游击第3支队”等一批抗日武装成立。1938年9月,第3军与第3支队奉命合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5支队”(12月改隶山东纵队建制),司令员高锦纯,政委宋澄,副司令员吴克华。支队辖六个团7000余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的东江、海南岛、珠江三角洲和粤中、雷州半岛、潮汕等地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为我党在华南建立了战略支点。华南的抗日武装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创建起来的。大革命失败以后,广东的党组织大部遭到破坏,除海南岛尚保存三十多人的红军游击队以外,其余地区都没有党所领导的武装。 1938年初,中共广东省委针对日军加强在东南沿海侵略活动的情况,指示各地党组织加紧建立抗日武装的准备工作。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根据省委的指示,于1938年7月,以国民党社训总队的名义,组织了东莞常备壮丁队第二中队,这是我党在除海南岛以外的华南地区掌握的第一支抗日武装。1938年10月12日,日军开始进攻广州。东莞中心县委于13日又成立了一支  相似文献   

15.
一、第1纵队组建经过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很快沦陷。各地抗日群众,在中共山东省委的号召和领导下,纷纷组织抗日武装起义,迅速组织起数以万计的抗日武装。1938年12月正式组成八路军山东纵队,由张经武任指挥,黎玉任政治委员。由于山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建的山东纵队缺乏骨干力量,黎玉去延安时,曾建议中央派部分主力部队入鲁。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根据中央的决定,第115师第343  相似文献   

16.
1949年4月4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奉中央军委命令.到达江苏泰县白马庙乡.建立渡江战役指挥部,接受国民党起义投诚舰艇,组建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海军部队。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领导机构在白马庙乡成立,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委,人民海军从此诞生。  相似文献   

17.
新四军第2师,是抗日战争时期开辟和坚持淮南(先称皖东)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它是由抗战之初的新四军第4支队等部发展起来的。一、编成第4支队,东进抗日前线 1937年10月12日,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国民党政府宣布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下辖四个支队和一个特务营。其中第4支队由鄂豫皖边坚持游击战争的红28军等部和豫南桐柏山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下辖第7团(团长杨克志、政委曹玉福),第8团(团长周骏鸣、政委林凯),第9团(团长顾士多、政委高志荣),手枪团  相似文献   

18.
君威 《军事史林》2010,(6):23-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的前身是解放战争时期松江军区部分部队发展起来的东北野战军第12纵队。1945年11月,挺进东北的新四军、山东军区部分部队在哈尔滨组建松江军区,司令员卢东生,政治委员张秀山,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寿轩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日军虽暂时未对华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但仍加紧侵略战争准备。为应对战争危机,广东中共组织恢复重建后,决定以统战为基础,筹建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随后,广州、东莞、惠阳、博县、增城、宝安、中山、番禺、顺德、南海、新会、开平、开恩等地及潮汕地区,均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抗日自卫队、先锋队等群众抗日武装,为而后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日战场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除八路军、新四军外,还有活跃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抗日游击队等多种作战力量,如东北抗日联军、回民支队、铁道游击队等。它们犹如一把把尖刀,在崇山峻岭、白山黑水间勇敢顽强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战斗在华南地区的东江纵队便是其中的一支。成立于民族危亡之际广州以东的东江地区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战斗过的地方。这里也建立过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虽然后来遭到挫折,但共产党仍然领导游击队进行斗争。在日军进攻广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