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工学刊》2012,(8):41-42
2012年4月下旬,北海舰队在总部、海军的有力指导下,成功组织了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实现了"深化两国战略合作、增进两军战斗友谊、提高双方协同能力"的既定目标。在此过程中,政治工作注重把握联合军事演习的特点,强化"联"的意识,统筹"联"的力量,协调"联"的行动,体现"联"的效果,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为今后做好重大军事活动中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一、坚持上级与下级"联",在加强思想政治领导中确保联演正确方向。这次联演是一项重大军事外交活动,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外交意义。舰队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准确把握、坚决执行上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18日,中俄海军护航编队在亚丁湾西部海域举行了代号为“和平蓝盾——2009”的联合军演。这次联演是我海军护航编队首次在亚丁湾海域参与组织中外联合军演,是中俄海军首次在远海进行的联合军演,是中俄双方首次采用分段轮流指挥的模式对参演兵力实施指挥,是我海军加强对外交流,展示友好、开放、自信形象的具体行动,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中俄“和平使命-2005”双边联合军事演习已于8月25日圆满结束。此次联合军演是中俄双方军事交流与合作的历史性一步,进一步深他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强化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安全合作机制。此次联合军演不仅是中俄双边关系发展的里程碑,而且是国际军事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行动,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是两国长期合作成果在军事领域里的集中体现。两军军事专家组先后经过5次磋商,形成共识;共同着眼应对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兼的新挑战,设计联演课目。联合军演主要从战略、战役、战术3个层面,分3个阶段组织实施。演习第一阶段着重体现两军的政治磋商,通过战略筹划,定下联合使用军事力量的决心。演习第二阶段突出表现两军实施军事力量的投送与展开,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调整战役决心、制定作战计划、组织战役协同。演习第三阶段通过海上封锁作战、两栖登陆作战、强制隔离作战3个战术科目的实兵演练,集中检验了中俄两军联合战役指挥水平、协同能力和作战能力,锻炼了为支撑国家走向复兴的战斗精神。中俄联合军演点燃了两支军队理论思维的火炬,映射出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强调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联勤部队作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后勤保障力量,近年来,在大力做好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同时,遂行国际维和、联合军演、奥运安保及抗震救灾、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多样化保障任务越来越重,这些军事任务后勤保障的组织与实施,拓宽了政治工作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李三实 《环球军事》2014,(23):44-45
中国大陆与新加坡继11月初进行陆军部队联合训练后,两国国防部长11月14日会谈后决定,提高两国军事合作交流层级、扩大合作范围及加强密度,2015年除了增加陆军部队联合演训项目外,还将进行两国海军的联合训练。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担负着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历史使命。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反恐维稳、抢险救灾、联合军演、国际维和等样式,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政治或军事活动,如国庆阅兵、大型活动安保  相似文献   

8.
7月27日至8月15日,中俄两国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和平使命-2013”联合反恐军演。自2005年始,中俄等国9年来先后举行了6次“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它的成功举办深化了中俄战略互信,增进了相互了解,维护了地区和平与安全。“和平使命”联合军演也是贯彻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关于深化军事领域务实合作共识的重要举措,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9.
举动     
《环球军事》2008,(9):4-5
独联体8国将举行联合防空演习;美国防部要求获得军事援外主导权;厄瓜多尔宣布重新考虑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关系;以成功测试“箭”式反导系统新型雷达;美与海湾4国举行联合军演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40年,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斐然,与世界各国军队间合作交流硕果累累。中俄互为大国邻国,两军间合作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层次最高,涉及高层军事交流、军事技术合作、军事人才培养、两军联演联训、联合护航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事实证明,中俄两军通过合作,加固了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互利双赢局面,促进了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为中国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呈现出一种积极、稳定、多元和向纵深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1.
当前,武警部队承担的跨国警卫、国际救援、联合军演、国际军事比武与交流等境外任务日益频繁,并趋于多样化和常态化发展。武警官兵能力素质是确保境外任务圆满完成的最关键要素,适应新形势,尽快提升官兵遂行境外任务的能力素质,提高境外行动质量效益,已成为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田昊 《国防科技》2015,36(1):48-51
近年来,随着美国重新调整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日益密切的美印关系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两国的军事合作与战略协调尝试。新世纪以来,尽管两国军事合作总体呈现不断强化之势,但仍有一些消极因素制约两国军事合作进一步发展。在未来,美印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势必对美印双边关系和南亚地区战略格局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俄海军此次大规模军演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那么此次军演背景是什么?对于加强中俄两国、两军关系,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和海军学术研究所的教授、军事评论专家张召忠、李大光、韩旭东、李杰。  相似文献   

14.
丁隆  王晓越 《环球军事》2012,(14):22-23
七月伊始,一场代号“猎鹰联盟-2012/1”的军事演习在波斯湾上空拉开帷幕。此次军演由阿联酋与巴林两国空军联合举办,涵盖战术推演、实兵操练、指挥和火控系统演练、空中实战演习等多个科目,对两军相互配合及信息交换的能力进行了演练。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军演并非阿联酋、巴林两国的双边行为,而是海湾合作委员会军事合作框架内系列演习的一个组成部分,演习旨在训练成员国军队的联合行动能力以及提高联合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吴义福 《国防科技》2006,(11):48-50
近年来,出于各自战略和现实利益的考虑,印俄两国关系得到加强,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由温变热,开始向纵深推进。从印度方面来看,印度加强与俄军事合作的真正意图是购买或联合研制开发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加速军队装备信息化建设,实现称霸世界的军事野心。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俄不断加强与印度的军事合作,主要是看重印度军火的需求量,通过向其军火出口,换取国家建设急需资金,复兴军工企业,强化其在南亚次大陆的影响力。国际分析人士指出,印俄不仅是重要的军事技术和工业伙伴,也是军事政治伙伴,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军…  相似文献   

16.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中政治工作 ,促进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向纵深发展 ,是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切实提高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政治工作的质量 ,我们对军事斗争准备中政治工作的情况作了调查与思考 ,认为当前应不断强化以下“四种意识” :强化职能意识 ,增强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使命感 ,紧迫感 ;强化机遇知识 ,营造练兵打仗的浓厚氛围 ;强化科技意识 ,加大科技练兵政治工作力度 ;强化责职知识 ,提高政治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肩负"和谐使命"的环球航行,对新形势下海军政治工作有深刻启示:海军维护国家利益的地位作用日益突出,政治工作应着力培养和强化海军官兵与遂行新任务相适应的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当前世界各国对先进战斗力建设愈加重视,政治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服务和保证海军核心军事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前方任务单元与后方战略层的联结更趋一体,政治工作应注重强化海军官兵的全局意识、政治素养;海军的军事外交功能更加突出,政治工作应积极促进官兵更加全面的国际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家与国家或集团间展开的双边或多边联合军事演习呈异常火爆之势。仅在亚太地区,每年大规模的联合军演就有数十场之多。那么联合军演为何如此火爆,以致成为国际军事合作的一种常态和国家间军事关系的“晴雨表”呢?深入探究可以发现,这主要源于它自身所具有的五大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9.
顾小白 《环球军事》2014,(12):66-66
这次东海联合军演,双方的合作程度更加密切。如果说先前只是演练俄中两国舰队相互配合能力的话,那么现在两国海军参演舰艇将全部混合编组。俄中两国海军官兵将在同一编队中完成作战任务。混编要求解决复杂的技术和组织问题,从信息传递工具的兼容到语言障碍的克服。另外,演习的技术层面也更复杂。将对更远目标实施打击。  相似文献   

20.
一、在提升开展政治工作能力上下功夫。党支部必须在联演中不断提高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才能团结带领官兵圆满完成演习任务。一是统一思想理思路。思想是行为的先导。领受任务后,要及时召开支委会、干部会和军人大会,把上级的指示精神、联演任务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和本单位所要担负的使命任务传达给每名官兵,使每名官兵都能够清醒地认识联演是什么、联演为什么、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