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两个月之后,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又过了半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以世界上最快的速度突破了原子弹、氢弹(以下简称"两弹")两弹。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的科技人员、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经过不懈努力,铸就了"两弹"的辉煌。大家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精神”.  相似文献   

2.
“两弹元勋”彭桓武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战略核武器的发展贡献卓越,但是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得并不“老道”。大智若愚的他曾评价自己:“人情方面的知识不如一个中学生。”  相似文献   

3.
坐落于阴山脚下、黄河之滨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是我国最早建成的核燃料,核材料元件科研生产基地,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自1958年建立至今,近半个世纪以来,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成功及国防科技工业和核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受到国务院嘉奖,被誉为核工业的“母厂”。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激励几代创业者奋发前进的军工文化也日益完善,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会关心     
看了聂荣臻元帅女儿聂力将军所著《山高水长》,感受颇深。其中聂帅关心科技人员的故事尤为感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生活极为困难,“两弹”工程到了关键阶段,为保障科技人员吃饭问题,聂帅给周总理打电话建议向各大军区、海空军筹粮,周总理同意后,他又亲自给各大军区和海空军领导打电话。东西运到后,他特别强调,  相似文献   

5.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创建于1963年,现有职工265人,其中科技人员120多人,主要从事核工业专用材料和民用新材料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销售。1980年前,为发展两弹一艇,增强国防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980年以来,我所贯彻落实国家“保军转民”的方针,充分发挥军工技术  相似文献   

6.
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的理念传遍神州,紧密团结、凝聚在两弹文化旗帜下的中物院人,也站在新的起点,立足发展,筹谋中国工程物理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08,(7):17-18
原子能院是我国第一个核科技研究基地。58年来,从这里走出了6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在钱三强,王淦昌等老一代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原子能院完成了原子弹点火中子源研制、氢弹前期理论探索、关键核参数测量、六氟化铀生产工艺建立及我国第一个船用动力堆的初步设计研究等多项自主创新工作,为我国“两弹一艇”事业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王增勤 《环球军事》2008,(19):22-24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上,有这样一个谜团:红军为什么会几乎“兵不血刃”地顺利突破蒋介石的粤北第一、二、三道封锁线,而在深入湖南腹地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时,却损失巨大?原来,中国工农红军在突破蒋介石的前三道封锁线时与广东军阀陈济棠秘密达成“借道”协议,使红军顺利地突破了蒋介石重兵布防的一道道封锁线。陈济棠为何会心甘情愿地为在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敌人”“让道”,并悄悄送给“敌人”大量军火呢?  相似文献   

9.
自1998年国防科工委成立以来,科技与质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与发展等一系列重要指示,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质量第一”的旗帜,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基础科研结硕果国防基础科研围绕“一突破、三提高、两增强”(突破共性关键技术,提高综合设计水平、制造工艺水平和试验测试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军民两用技术互动能力)的具体目标,在先进工业技术、基础研究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共安排了近百项课题。一是围绕“设计上台阶”,重点安排了数字化应用系统等项目,极…  相似文献   

10.
冯志铎  黄林林 《国防》2009,(11):65-65
笔者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1985年,杨振宁看望身患癌症的邓稼先时,问起当年国家为两弹研发的有功人员颁发奖金的事情。邓老说:"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当时,由于国家经济条件不好,发给整个"两弹"科研队伍的奖金总数仅仅1万元整,受奖机构自身又拿出一部分钱按照10元、5元、3元的级别分下去。  相似文献   

11.
方勇  侯勤  王三勇 《国防》2010,(4):68-68
一、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发展获得突破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攻击速度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效费比高,具有独特的作战优势。2009年,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技术发展获得突破,开始由单项关键技术的独立演示向各项关键技术的综合集成演示过渡。在化学激光器方面,美军“先进战术激光器”完成飞行中击毁地面固定和移动目标试验,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战略武库中,美国的“民兵-3”与俄罗斯的“白杨-M”堪称一对旗鼓相当的竞争对手。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千秋,是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洲际战略弹道导弹,真可谓俄、美两家的“镇国之宝”。那么,两弹相比,“龙头老大”桂冠究竟归属谁家?皆是21世纪的战略威慑武器“民兵-3”是在“民兵-2”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1970年4月17日开始服役。它是世界上第一种带分导式多弹头的  相似文献   

13.
“神舟七号飞船的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使我国首次突破航天员出舱行走技术,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最核心、最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神舟七号的重要意义。“突破出舱技术是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第二步战略的第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提到“核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在军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威慑力最强的军备力量。事实上,除了在军事领域发挥效能以外,“核能”也被广泛运用在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并被科学家誉为“人类最有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核能”未来将在解决人类能源危机乃至环境、气候的问题中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彭先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原子核物理学专家。自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之后,他就一直为我国“核能”领域的研究工作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从跟随“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老一辈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贡献,到深耕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再到后来逐渐转向研究核能和平利用,提出极具创新性和适用性的“Z-箍缩驱动的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彭先觉院士在科研道路上奋斗和探索的脚步从来未曾停止过。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世界国防工业改革与发展进一步加速,“技术突破”、“能力优先”、“合作与共享”成为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许多革命者受伤致残,但他们身残志不减,继续为革命做出贡献。其中,出自红二方面军的独臂将军有:彭绍辉(1906—1978),湖南省湘潭县人。1926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1933年,在中央苏区第4次反“围剿”中,率部参加草台冈霹雳山战斗,左臂连中两弹,后截去左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相似文献   

17.
坐落在群山环抱的黄河河谷两岸的中国核工业集团五О四厂.是我国第一座铀同位素分离工厂,是我国重要的核燃料生产基地。工厂建成投产后.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提供了合格的核装料,共创了“两弹一艇”的辉煌,为壮国威、扬军威做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在核电的发展过程中,又为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提供了首炉装料和正常换料。  相似文献   

18.
余秀峰 《军事史林》2007,(10):31-38
一,“虎”式重型坦克 “虎”式重型坦克的设计起源于1937年的“突破战车”计划,德军希望设计一种装甲厚并用于突破敌军防线的重型坦克,由于德军在1940年迅速占领西欧,“突破战车”计划就未能实施。当德军坦克在苏德战场遇见T-34中型坦克和KB-1重型坦克时,德军的Ⅰ号、Ⅱ号轻型坦克和Ⅲ号、Ⅳ号中型坦克根本就不是T-34和KB-1的对手。  相似文献   

19.
北京核仪器厂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直属的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核辐射探测器和核仪器的科研生产基地。在47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一是为我国核工业和核技术服务,为“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做出重要贡献的第一次创业时期;二是自70年代末期以来,紧跟核工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换机制、走向市场,进行第二次创业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一、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为动力,打好“两个攻坚战”,加快“两个体系”建设,强化“一个协作”和“两个结合”,实现“两个突破”,达到两个“增长目标”。“两个攻坚”,即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改革脱困。“两个体系”建设,即加快科研开发体系建设;加快军工配套体系建设。“一个协作”,即进一步加强军地协作。“两个结合”,即加强军民结合和产学研结合。实现“两个突破”,首先实现经济总量的突破。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