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前装在051舰上供锅炉补水的造水装置,按设计要求每小时造出2.1吨的淡水,淡水的盐度要小于1°(1°=10PPm),但在舰上工作中造水量经常达不到要求,有时造水量每天只有三十多吨,即每小时造出淡水只有1.5吨左右。这个问题甚至影响到051舰艇远航执行战斗任务,是极需急于解决的问题。造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何在?本文将从结构系统和管理等方面去分析影响造水量的因素,根据舰艇已有设备如何改进,提出一些看法: 分析造水量的影响因素,其理论根据是蒸发器的热平衡。加热管内加热汽经加热管壁传热给海水,其传热量为KF△t千卡/小时,K为传热系数,F为传热面积,△t为温  相似文献   

2.
正确地计算出自然循环锅炉在工作时所带水量对加药处理和排污计算很有必要。尤其是蒸发量大、带水量少的舰用自然循环水管锅炉,其每小时产汽量和带水量之比高达25以上,在高负荷时水位下的含汽泡数目甚多,而且工作压力下饱和水的重率和冷态下不同。因此,锅炉工作时带水量和冷态下的迥异。有必要研究这种锅炉在工作时带水量的计算方法。作者曾于1977年2月介绍船用自然循环锅炉在工作时所带水量的计算方法。该方法系根据76型锅炉的原水循环计算书中所载说明。由于原载说明在推导  相似文献   

3.
离心式制冷机的运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盛 《宁夏科技》2001,(3):47-47
目前,制冷机型式多种多样,生产厂家也较多,仅适用于空调的就有溴化锂式、螺杆式、 活塞式等。目前市场上使用离心式制冷机组较多,现就该类机组的运行管理做一点介绍。在离心式制冷机的运行中,机组运行的原始记录的完整、准确,对分析机组故障原因和提 出解决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利用制冷的蒸发温度与冷媒水出口温度之差判别机组的蒸发器工作状态。蒸发温度与冷媒水出口温度之差随制冷机负荷的增大而加大,反之亦然。在同等负荷下, 该温差加大,表明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查找原因。如果冷媒水量 和机组中的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笔者早年设计的小型石墨流态床热处理炉(LTR)和随后研制大功率炉的经验,讨论加热装置的最佳方案和电极设计的有关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给出950℃以下的温度-电阻曲线和屏蔽电极区间的电压-幂次和电阻-幂次曲线。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原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近似计算方法得到凝汽装置在变工况工作时的综合性能检查曲线,为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一种实用、简便及较为准确地判定凝汽装置工作状态的手段,对管理和教学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影响热管工作温度tv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控制钢──水热管工作温度(采暖装置的工作温度)的管长参数的确定原则,介绍了用于客车上的实例。  相似文献   

7.
采用CMR-1A复合材料热补仪和3234/G814复合材料预浸料贴片,对完全断裂的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双面修复。通过正交试验法获得了最佳修复工艺参数:固化温度为130℃;固化时间为80 min;贴片层数为5层(单面);真空度为0.04 MPa;贴片长度为50 mm。对优化工艺参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强度从0 MPa增加到320.84 MPa,提高了57.29%;LY12CZ铝合金和45钢板拉伸强度恢复率分别为96%和75.53%。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湿蒸汽对饱和蒸汽汽轮机运行特性的影响,首先根据饱和蒸汽汽轮机内汽液两相流的流动特点,分析了汽轮机在变工况过程中由于流通部分压力、蒸汽湿度以及金属壁面与水膜间换热等因素引起的蒸汽流量变化;然后,以某型舰用核动力装置主汽轮机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并计算得到了该型汽轮机在典型变工况过程中的输出功率、螺旋桨转速、高压缸出口压力等外特性参数,以及水膜动态蒸发凝结量、蒸汽挟带液滴流量、金属壁面换热引起的蒸汽凝结蒸发流量等内部参数的变化。该研究成果在核电站和船用核动力装置仿真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饱和蒸汽汽轮机的性能分析、运行优化和控制策略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双电层吸附离子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化学理论和双电层理论为依据建立模型,分析了离子在稀溶液中的动力学规律,并自制实验装置检验了双电层对NaCl稀溶液吸附离子的能力.电极吸附实验的结果表明,对特定的电吸附装置,存在溶液温度、流量和电极电势的最佳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10.
水燃比对水冲压发动机性能影响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水燃比对二次进水水冲压发动机比冲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发动机补燃室两相反应模型,对镁基水冲压发动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发动机比冲、喷管出口温度及出口速度随水燃比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水冲压发动机地面直连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最佳水燃比使二次进水水冲压发动机比冲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于火炮身管内孔参数测量仪的新型自动定心装置设计,给出了这种定心装置的设计思想、工作原理和所达到的定心精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模拟指挥仪中微分平滑装置的现有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以维纳滤波理论为基础的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平滑装置的参数寻优法:即在选定装置结构类型的前提下,按输出均方误差为最小的准则直接寻求最佳参数,从而达到既简化结构又提高平滑能力的目的。文中对二阶、三阶和四阶等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得出了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3.
离子镀TiN涂层工艺参数优化及工作距离对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弧离子镀(multi-arc deposition)沉积TiN涂层,分析工艺参数对涂层表面质量的影响。首先以硬度为考核指标,设计了Ti弧流、N2流量、Ar流量、烘烤温度和偏压的5因素、4水平L16(45)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然后分析了优化工艺参数条件下,工件到靶材的距离(工作距离)对涂层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SEM分析了表面形貌,通过截面形貌确定了涂层厚度;采用Nano-indentation测定了涂层硬度。结果发现:5个因素对涂层硬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硬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Ti弧流—Ar流量—偏压—烘烤温度—N2流量;试验条件下,5因素的最优水平依次为70 A,10 sccm,40 V,350℃,44 sccm;存在最佳工作距离(约30 cm),使涂层表面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4.
对雷达进行侦查是干扰雷达的前提,由于侦查无法得到精确的实际雷达工作参数,而只能得到一个工作参数区间,因此属性值为确定值的多属性决策方法是不适用的.从多个属性出发,提出改进的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的TOPSIS法,针对属性权重信息不完全且属性值为区间数的特征,将多属性决策问题运用到雷达干扰资源分配中来,对雷达干扰资源进行优选配置,通过多个无线传感器干扰节点协同干扰,使其达到最佳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大型铅蓄电池的电压、电解液比重、温度和液面高度是关系到电池正确使用的重要参数。以往一直用玻璃浮计、温度表、电压表及量尺进行测量,不仅测量方式落后,而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测量精度难以保证。上述四个参数中,温度和液面的测量有多种结构可供借鉴,唯独比重测量比较困难,因为电解液有很大的腐蚀性,液体混浊,温度变化大,杂质含量较高,又要求测量装置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小的体积。国内有利用光学性质制成的测量装置,由于其动态特性、互换性以及长期使用的可靠性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影响涡轮增压柴油机工作可靠性参数的试验结果来分析其用于潜艇的可靠性。并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在限定排气温度条件下,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机械负荷、热负荷都低于标定工况,柴油机和增压器的工作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7月下旬以来,长江水位不断创造历史新高,洞庭湖水位涨至35.57米,超警戒水位3.57米。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的命令,株洲预备役师作为湖南省抗洪抢险的机动突击力量,先后三次动员集结,从11个厂矿企业和4个农村乡镇组织近1000名预备役官兵奔赴灾区,担任南县茅草街、华容县团洲垸和洪山头长江大堤抢险救灾工作,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抗洪抢险任务。 在这次抢险救灾中,株洲预备役师先后成立15  相似文献   

18.
铝水燃烧无人水下航行器混合动力系统利用铝水燃烧产生的热量来加热水产生高温气流带动涡轮做功从而产生动力,研究表明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在原混合动力系统基础上,提出三种新的系统方案,分别对其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并比较各个系统方案净输出功率、能量密度、系统效率等性能参数。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返回的高温气流与铝进行反应,虽然提高了水蒸气温度,但系统性能有所下降;增加蒸发器和固体换热器系统后充分利用固体氧化剂的热量,使得系统性能提升;采用双燃烧室加壁面冷却换热构型,减少了高温压缩机组件且解决了燃烧室热防护问题,同时系统性能有所提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铝水燃烧无人水下航行器混合动力系统总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外探测器     
红外探测器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技术。目前其应用范围有; 温度测量、入侵及火警探测器、机器人及工业装置、热弹性应力分析、医疗诊断及化学分析(包括气体分析)等。还可列出许多其它应用项目,在此不予赘述,我们将集中在热成象、数据传递、激光测距三个应用方面来说明红外探测器当今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基于定常假设,利用混合平面模型传递级间参数,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静动叶片数目比下的烟气涡轮多叶片通道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温度、压力、出口速度和马赫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绘制了不同静动叶片数目比下各种参数的体积加权平均XY图,并通过数值分析确定了静动叶片最佳数目比为50∶74,最佳静叶安装角为35°。结果表明:叶片数目增减和静叶安装角的变化对烟气涡轮整体性能的影响须考虑多种因素,并不能以单一参数的变化来决定最佳叶片数目和静叶安装角。该结论可为烟气涡轮现有装备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