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将美国政府定义为可恶的“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1979年11月4日,4 000余名激进的伊朗学生冲进德黑兰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其中大约500多名学生占领了大使馆主建筑,把90多名使馆工作人员扣为人质。后来,这些伊朗学生释放了一部分人质,将53名美国外交官扣押起来,其中3名被扣在伊朗外交部,作为美国交出前国王巴列维的交换条件。  相似文献   

2.
闻舞 《环球军事》2012,(1):32-33
2011年12月4日,美国国防部否认伊朗击落其RQ-170无人机的消息,坚称没有此事。然而仅在几天后,12月8日,伊朗官方的一则声明震惊世界:“一架美国最新型的RQ-170无人侦察机被伊朗防空部队击落。”随后,伊朗国内的多家电视台都播出了被击落美国无人侦察机的画面,这使得美国无从抵赖,只得承认自己对伊朗进行空中侦察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伊朗核僵局的底线 关于伊朗的核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与伊朗人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伊朗民众也纷纷表示,不担心美国随时可能的攻击。一位在美国研究国际问题的伊朗学者认为:与伊拉克不同,伊朗什叶派穆斯林占大多数,在战争威胁面前,伊朗民众只会更加团结;伊朗不论面积和人口都是伊拉克3倍以上,并且已经拥有可以攻击以色列和美军的中程导弹;伊朗与欧洲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英法德积极斡旋核危机就是证明。根据伊朗与英法德3国达成的协议,伊朗已经如期中止  相似文献   

4.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美国可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传闻不绝于耳,真假难辨。这里,我们姑且不论美国是否真的会动武,只想说明的是,一旦动起手来,伊朗恐怕不会成为第二个伊拉克。伊朗不是伊拉克。虽然两伊在海湾地区争雄多年,但客观地讲,无论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伊朗都远在伊拉克之上。论人口,伊朗是伊拉克的3倍;论国土面积,伊朗是伊拉克的4倍,可谓海湾地区的“大个子”;论  相似文献   

5.
今年8月3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报告,确认伊朗没有按照安理会第1696号决议,暂停铀浓缩活动。这使世人的焦点从伊朗是否停止铀浓缩活动,转向了面对伊朗的核问题该怎么办。对此,美国总统布什再次重申: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并正式将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重新定义为“反伊斯兰法西斯战争”。那么,美国能否成功推动国际制裁或采取单独行动?伊朗是否会强硬到底?伊核技术“三级跳”伊朗核问题主要是在今年初开始恶化的。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伊朗核技术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三级跳”。第一步,恢复核燃料研究。今年1月3…  相似文献   

6.
在伊拉克死伤200多人的连环爆炸案发生之后,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哈桑·菲罗扎巴迪于12月25日发表声明,说伊朗准备在美军“被迫撤出”伊拉克后加强与伊拉克的军事和安全联系。此事对于酝酿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的美国和以色列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虽然,据此认为两伊已经完全捐弃前嫌结成反对美国以色列的攻守同盟,也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间,由于伊朗在核问题上态度强硬,很多人都在猜测美国可能在什么时候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而据一位前伊朗外交官透露,美国和伊朗真刀真枪的较量实际上已经开始,只不过双方不约而同地采用“秘密行动”的方式,详细情况不为外界所知罢了。美特种部队潜入伊朗据这位前外交官介绍,美国对伊朗的渗透活动早就开始了,对此伊朗政府心知肚明,只是时机未到,未采取行动罢了。美军特种部队在潜入伊朗境内后,计划扰乱伊朗国内秩序,颠覆伊朗政权,或为美军攻击做准备。匿名接受采访的这位伊朗前外交官说:“伊朗政府清楚美国的这种渗透活动。这表明伊朗…  相似文献   

8.
最近,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温,美伊两国之间的矛盾日渐加剧,有关美国加紧对伊朗实施情报侦察的消息也频频传出。事实上,自从美伊关系因为1979年发生的"德黑兰人质事件"交恶后,伊朗一直是美国情报机构重点"关照"的对象。然而,从美英等西方媒体近来披露的一些内幕资料来看,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以中情局为首的美国情报机构对伊朗所进行间谍渗透与情报刺探工作连连受挫;时至今日,伊朗仍被西方媒体称作是美情报活动的"禁区",就连美国情报界一些人上也不得不感叹说:"(在伊朗的)这个楔子不好打。"非但如此,伊朗情报部门还主动出击,伺机对美国进行间谍活动。以下是美伊两国最近10多年来在情报战线交手时上演的几幕大戏。  相似文献   

9.
近来,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到伊朗总统内贾德都纷纷表示,一旦美国对伊朗发起攻击,伊朗将采取"报复"措施。伊朗前国防部长阿里在接受美国《防务新闻》周刊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警告说,"如果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伊朗将在一个小时内实施大规模的报复行动",这种"闪击"式的报复"将引发一场全面的地区战  相似文献   

10.
美国和伊朗的对抗博弈越来越玄妙。伊朗态度强硬,对美国可能动武的威胁表示奉陪到底,同时也不忘给美国留下谈判解决的可能。美国一方面利用各种场合表示无意对伊朗动武,另一方面仍向海湾地区增调兵力,波斯湾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和驻伊拉克、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的美、英兵力已形成对伊朗的前沿部署。并且,双方不断以军事演习来增强威胁的可信度。这  相似文献   

11.
不管承认与否.渐近尾声的伊拉克战争同可能升级的与伊朗之间的冲突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果伊朗的技术看起来占据优势的话.那些美国再渗透伊朗的海陆空防御时便会遇到困难。显然,捕获这架RQ-170无人机赋予了伊朗应对美国先进间谍无人机的勇气,同时警告美国放弃未来的攻击。  相似文献   

12.
伊朗曾经是美国的“铁哥们儿”,一度是美国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柱。然而今天的美伊两国却不共戴天, 伊朗在美国眼里是“五毒俱全” (发展核武器、庇护“基地”组织和支持恐怖主义等),两国内政外交斗争从未停止过。美国把伊朗的铀浓缩活动视为不可饶恕的挑衅行为,正当媒体披露美英等国密谋对伊朗核设施进行袭击的时候,2006年3月3 1 日至4月6日,伊朗在南部波斯湾沿岸及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伊朗关系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急转直下,跌入谷底,直至今日两国仍旧没有正常的外交关系和来往。除此之外,伊朗的核问题、社会体制、司法、人权、航天发展等方面也长期遭到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指责和攻击。尤其是长期不能达成一致认识的伊朗核问题,更加剧了伊朗在国际社会备受孤立和处处被打压的处境。西方针对伊朗常年实施多方位的严苛制裁,也使得伊朗国家发展进步受限,国家经济一直不能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14.
和谈大门仍未关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一方面,伊朗频频军演、试射导弹,并坚称和平开发核能是本国不可剥夺的权利,伊朗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充分合作的同时,绝不会放弃自己利用核能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美国的对伊政策也日益强硬。4月21日,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伯恩斯表示,在伊朗放弃核计划之前, 应该禁止向伊朗出口武器和军民两用敏感设备。美国总统布什更是多次强调,美国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但  相似文献   

15.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伊朗国防部在内的20多个伊朗政府机构、银行和个人实施制裁,以惩罚伊朗"支持恐怖主义"和"进行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活动",其中伊朗国防部和军中精锐伊斯兰革命卫队是重要制裁目标。这是美国第一次对一个敌对国家的军队使用支持恐怖主义的标签和经济制裁两项惩罚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东,这个全球最敏感最脆弱的地方,如今成了诸多地区和国家的各种势力、各种派系、各种政治人物“斗狠”与角力的舞台。围绕伊朗核问题,美国航母舰队兵发波斯湾,海湾上空战争空气凝重;而做梦都想把伊朗“从地球上抹去”的以色列,执意采取军事行动打击伊朗核设施,把伊朗先“从地球上抹去”。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针对伊朗动作频繁:扣押伊朗驻伊拉克领事馆工作人员;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接连访问中东游说盟友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向海湾水域派出第二个航母战斗群和运送更多的“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伊朗对此也毫不示弱,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展示军事实力,宣布禁止38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查人员入境。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说,伊朗已经做好应对“任何威胁的准备”。伊美核争端的进一步升级会不会引发军事对抗已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虽然以色列政府可能对在定居点问题上挑战美国毫无顾虑,但打击伊朗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不论白宫由谁掌舵以及其是否亲以色列,以色列未经美国同意对伊朗发动的单边攻击,都将对以美关系产生严重影响。毕竟。建立定居点不会直接冲击到美国民众与美国经济的安全,但是未经美国准许袭击伊朗将是一种威胁。  相似文献   

19.
当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以美国为首的武装力量是否会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对它发动军事进攻的时候,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这是伊朗国防部长沙姆哈尼在面对世界上最强大军事机器发出的威胁和警告后的表态。伊朗的强硬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口头上,其最近进行的大规模、长时间、各军兵种联合行动的军事演习也展示出它的作战决心和周密的作战预案。伊朗的确不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地区的“大块头”,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积相当于伊拉克的4倍,综合国力也是海湾地区最强的。近3年来,伊朗经济发展在中东、海湾地区是比较突出的,经济年增长率超过5%。随着伊朗经济的迅速发展,伊朗军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就在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之际,近来有关伊朗将与美国可能“坐下来谈谈”的报道却频频见诸国际传媒。不过,伊朗在危急关头同意与美国商谈的话题并非是自身的核问题,而是令美方同样感到棘手的伊拉克局势——美国奢望得到伊朗“帮助”美国与伊朗双方就伊拉克问题举行对话的提议出自布什政府之口,而且早在2004年4月就被抛到了桌面上。最近两年时间来,虽然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不断施压导致双边关系日趋紧张,但却一直没有放弃与伊朗就伊拉克问题进行对话的愿望。美伊这两个至今尚未恢复外交关系的死对头不谈双边日趋白热化的敏感问题,而却要讨论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