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无论在第一轮探月活动还是在新一轮探月计划中,绕月探测都是许多国家开展探月活动的首选方式。近年来,我国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都将发射绕月探测器,到2008年,可能有多颗月球卫星同时进行绕月探测,这将是人类探月史上一道前所未有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仰望星空,美丽的月球寄托了人类无限的梦想;回望地球,中国的探月计划正在稳步实施。“嫦娥一号”紧张地筹备着她的探月之旅。  相似文献   

3.
从立项研发到生产调试再到通过验收,高通过性轮式无人机动平台打造的近15个月过程中,仅由平均年龄35岁以下的20名年轻人参与其中。无论是办公室还是生产车间,无论是试验台调试还是后山野外试车,所有人加班加点追赶时间;无论是方案设计及细化完善的三个月,还是将设计图纸快速落地成产品的6个月,无论是"备战会议室",还是随打随通的24小时电话,都呈现了公司高通过性轮式无人机动平台诞生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22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充分肯定探月工程特别是嫦娥五号任务取得的成就。他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领略探月科技的无穷魅力,感受科学对公众的影响力。”这是7月26日,首度在中国召开的第八次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举行的以“人类的月球,共同的梦想”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带给记者最深的感触。这天上午,尽管北京的气温难得的凉爽,但在公众日活动现场却早已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北京两所大学的三百余位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共同期待着一场详尽了解中国探月计划,走近月球、走进科学的科普报告。报告会开始前,一位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对记者说:“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有机会亲耳聆听我国探月方面的科普讲座,近距离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个世纪过去了,无论是因为军备竞赛或政治对抗,还是对茫茫宇宙的本能求问,无论是发射成功或失败,人类在征服太空的征途上一如既往地前行着  相似文献   

8.
月球探测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这里集中回顾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四国的探月历程,并展望其后续开展深空探测前景,以期对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3月27日,探月工程科普扶贫展览在汉中市宁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略阳县荣程中学开幕。本次展览由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协同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举办。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田玉龙出席开幕式。展览主要内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航天事业的讲话精神、人类探月历程、中国探月历程和未来探月与深空探测展望,展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模型、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模型。校园巡回展览结束后,展览设备和展品将全部捐赠给当地政府,在县图书馆和文化馆进行长期开放展览。  相似文献   

10.
<正>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指挥部并参加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在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并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合作。这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前夕,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严俊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全面介绍了"嫦娥二号"科学目标、探月对天文学研究的推动作用以及国家天文台所做的工作。他说,"嫦娥二号"是承前启后的,我的工作也一样。问:"嫦娥二号"的科学目标是如何设定的?答:人类探月大致分"探、登、驻"三个阶段。"探"就是对月球进行探测,"登"就是载人登月,"驻"就是在月球建立长期的基地。我们目前进行的是探月的第一阶段工程,分为绕月探测、软着陆探测和采样返回。"嫦娥二号"是"嫦娥一号"和"嫦娥三号"的桥梁,原来是"嫦娥一号"的备份星,经过适应性改造研制而成,是为"嫦娥三号"提供先行性试验。"嫦娥二号"的科学任务是根据探月工程  相似文献   

12.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他强调,太空探索永无止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为实现探月工程总目标乘胜前进,为推动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参加会见。2月2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  相似文献   

13.
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他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指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梳理和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感悟他的"航天情"。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掀起第一轮探月高潮起,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跟踪研究苏、美月球探测活动的进展和成果。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深空探测的先期研究,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研究活动。21世纪伊始,随着国际月球探测活动的再次升温,我国航天技术经过50年的发展积淀,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被真正提上日程,中国探月开始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15.
实施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发展的必然选择。工程带动了航天技术的整体发展,对我国科学技术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是一个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工程。团结合作,大力协同,是工程圆满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探月的?为何要探月?我们在深空中能走多远?探月工程“三元老”栾恩杰、孙家栋、欧阳自远为你权威解读  相似文献   

17.
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对神秘太空的探索与追求。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一次拔地而起,直冲寰宇。承担中国探月工程“落月”使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这里奔向月球。  相似文献   

18.
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后,为总结探月工程实施以来的经验,推进探月工程总目标的实现,国防科工局局长许达哲在《求是》杂志2014年第1期发表署名文章,深入阐述了探月工程对带动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强调实施探月工程是坚持中国道路、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13年5月7日,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听取了探月工程工作汇报,审议通过嫦娥三号任务首选发射窗口、三期工程转入初样阶段和2013年探月工作任务安排。探月工程总指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马兴瑞出席会议并对后续工作提出要求。领导小组成员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  相似文献   

20.
提到水下探测,无论是探潜,还是探雷,首先想到的就是声纳。例如探雷声纳包括诸如舰壳、旁扫、前视、避碰、变深、近程识别、自航变深、合成孔径、参量阵、沉积层穿透等声纳,而探潜声纳的种类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声纳的探测速率较低,且受水文条件制约,但却一直受到偏爱。1991年,美海军利用“魔灯”机载蓝绿激光探雷系统的样机,在3天之内成功地搜索到伊拉克在海湾布放的18枚水雷,打破了声探一统天下的局面,确立了激光探测在水下探测中的地位。迄今为止,至少有美、俄、英、日、瑞典等国从事激光探测系统的研制和生产应用。激光探测系统已从探潜、探雷扩展到海底测绘以及鱼群探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