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中华保险人     
王伶 《兵团建设》2003,(11):21-26
我爱你,中华2003年7月11日,《中国证券报》推出近半个版的独家报道《中华联合悄然东进》。时隔几日,《中国金融报》也以《集合带头人,打造精英团队》为题,刊登了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负责人孙月生的访问记。不能不佩服记者的嗅觉之灵敏,他们似乎比金融界人士更早地闻到一股非同寻常的"异味"。他们称"中华"是"神秘的西部之旅",是"一匹黑骏马"。不管这些比喻是否准确,当中外数家保险公司纷纷汇聚中原,热火朝天地进行角逐时,"中华"已穿越戈壁,走出天山,直奔东去……"悄然东进"概括了"中华保险人"的机智勇猛,也道出了内地诸多同行的不平与无奈。他们何曾料到,一个身处偏远落后地区的小公司,悄无声息地就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中华"第一次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是在2002年10月举行的一场公司更名新闻发布会上。从遥远  相似文献   

2.
1949年5月16日,对武汉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就在这天下午2时,人民解放军第40军第118师在师长邓岳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进汉口市区,汉口正式宣告解放.后来,这一天成为解放武汉的纪念日. 与北平方式不同,武汉不是经过谈判而和平解放;与天津方式也不同,解放武汉没有经过攻坚战,解放军兵不血刃进入武汉三镇.武汉解放是我军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敌军仓促撤退,加上城市党组织领导的地下斗争与张轸率部起义的紧密配合下,从而使武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相似文献   

3.
武汉保卫战史称武汉会战,是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为抗击侵华日军进攻,聚集大量部队,在武汉及其外围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西四省数千里内,组织实施的一次防御战役。此役于1938年6月上旬开始,至10月下旬结束,是中日开战以来时间最长,兵力最多,战斗地幅最广,伤亡最大的一次作战。  相似文献   

4.
坚守的力量     
《中国民兵》2020,(3):F0003-F0003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一群人,他们冲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冲到一线最危险的地方,与时间赛跑,与疫魔斗争,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务量。他们是全国全军出征武汉的医务人员。生命重于泰山,使命担当在肩,他们夜继日奋斗冲锋,险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但无人退缩,用坚守温暖了武汉!  相似文献   

5.
2007年隆冬,空军驻武汉某部与地方媒体联姻举办了首次"火红玫瑰别样鲜"军旅姻缘会,会上有40多对青年男女成功牵手,在军营内外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军委领导到该部检查工作时对他们的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10月26日,这个部队再次与驻地媒体联手,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军旅姻缘会暨"嫁人就嫁解放军"大型集体婚礼,这是该部着力解决偏远基层连队官兵最关心的婚恋问题,促进部队建设科学发展的实际举措,受到了官兵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让武汉股民谈之色变的“股票大盗”李军被武汉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李军的落网,使众多股民和证券公司部长长地嘘了一口粗气 1996年7月至1997年8月,李军先后在武汉市武昌区、汉口等地盗卖他人股票25次,骗得48万多元  相似文献   

7.
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夫妻,最让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的是:女儿如花似玉,并且已是北京大学大三的学生了。2004年,他们收养了同村农民留下的两个孤儿,他们的生活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宽裕了。特别是有一回"禽流感"爆发之后,他们养的几千只鸡在几天之内全部死光了。为了摆脱生活的困境。他们偷偷地卖了几次血。没想到,此后他们的身体每况愈下。当同村人问起他们的身体状况时,他俩只是笑一笑,轻描淡写、敷衍了事地说:"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病,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相似文献   

8.
<正>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作为核电运行与维护技术服务这一重要环节上的中坚力量,秉承"兴核强国、服务社会"理念,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凝聚着核动力运行人的勤奋与智慧,为保障核电站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1982年4月12日,原二机部在武汉建立"反应堆装置设计所"。1986年10月,原核工业部调整该所发展方向,将该所对外名称由"反应堆装置设计所"改为"核动力运行研  相似文献   

9.
正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2007年6月"感动兵团十大人物"晚会颁奖词这样赞颂他们:"从井冈山到南泥湾,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和田,他们用双脚丈量的是不朽的历程,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兵团精神。他们像沙漠胡杨一样,把根深深扎在绿洲。老兵们始终是忠诚的战士,是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这不仅是对他们伟大精神的赞颂,也是他们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他们就是十四师四十七团的  相似文献   

10.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距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已近一年,日军侵占了我东北、华北和华东的大片土地.在占领徐州打通津浦线后,日军进攻的矛头指向"九省通衢"武汉,妄图实现"切断国共统治区的联系,并可能产生两党分裂"之目的,进而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华中派遣军"集中了9个师团、3个独立旅团和海军部队,总兵力30余万,气势汹汹沿长江西进,企图在短时间内夺取武汉.  相似文献   

11.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地方,也是中共中央军委[1]的诞生地和成长地.自1925年10月中央军事运动委员会在上海成立,一直到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离开上海迁往江西瑞金,党的早期军委机关一直跟随党中央在上海活动(1927年4、5月间曾随中共中央迁往武汉,同年9、10月间又迁回上海).中央军委在沪期间,始终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为推动革命浪潮积蓄革命力量,不断探索革命道路,建设革命武装,而对农村军事斗争的指导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话说一对金婚夫妇的住房变迁虽然结婚已近50年,但住进新楼房一年零一个月的陈锡和陆茹菊老两口却总有点住"婚房"的感觉。看着家里白白的墙,洋气的塑钢窗,一尘不染的瓷砖地,他们的记忆时常会"飞回"从前。  相似文献   

13.
一、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保卫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民奋起抗击.11月11日,上海失陷,南京危在旦夕.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在迁都重庆的过程中,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党政军要员、重要机构、各国驻华使节和各抗日救亡团体及文化界著名人士纷纷先期移驻武汉.同时,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和八路军办事处、中共中央长江局及中共代表团相继进驻武汉.此时的武汉已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中心和国民政府的战时临时首都.  相似文献   

14.
中山舰原名永丰舰,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名舰。自1913年入役到1938年金口蒙难,该舰服役海军25年,经历了现代中国最为风云激荡的一段历史时期。2008年10月,正值纪念武汉会战70周年、中山舰蒙难70周年之际,一条"中山舰电报稿密码寻求全球破译"的信息,瞬间传遍全国各大网站和新闻媒体。"中山舰电报稿"的发现过程是怎样的?这4年来,电报的破译结果如何?中山舰出水电报稿纸背后究竟隐藏着那些秘闻故事?  相似文献   

15.
<正>他们经常从高空一跃而下,白云、降落伞和呼呼作响的风声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用胆识、勇气、智慧乃至生命测试、验证救生伞的朝数据和性能,在祖国的篮天上翩跹起舞,他们是"云间的舞者"。他们从事的是军用产品试验验证工作,为此,他们倍感光荣,亦感到责任重大。虽然他们没有军衔,不是军人,却有着与军人同样的果敢和刚毅,被大家尊敬地称为没有军衔的"空降兵"。他们,就是一群默默无闻、勇于奉献的航空工业航宇救生伞试跳队员。  相似文献   

16.
<正>他们从事的是军用产品试验验证工作,为此,他们倍感光荣,亦感到责任重大。虽然他们没有军衔,不是军人,却有着与军人同样的果敢和刚毅,被大家尊敬地称为没有军衔的"空降兵"。他们,就是一群默默无闻、勇于奉献的航空工业航宇救生伞试跳队员。  相似文献   

17.
本期推荐院校: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名片"零距离"培育军械人才推荐人: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校长苏群星推荐理由:我们的学员,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拉得出、打得赢,即使在"战场"上也能HOLD住!毕业前夕,某实战训练场,炮火纷飞、狼烟四起。一场在实装、实战背景下的综合演练"砺剑——12"在武汉士官学校正式拉开帷幕。战场上,某装备操作手呼叫××,"某新型高炮出现故障,请求支援"。几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初,广州军区一位领导到湖北省房县人武部检查工作时,看到低矮破旧的营院和稀拉的工作作风气愤地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差的人武部。"一句话让部党委"一班人"无地自容。几年后,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人武部,基础设施建设全省一流,先后被省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党委。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获此殊荣?湖北省军区领导一语破的:"关键是有一个勤奋敬业、善于开拓、敢想敢干的党委班子。"  相似文献   

19.
身处军营,一路旁观了许多个军队里的爱情故事,见证了他们从相识相知到彼此牵手的浪漫。"爱情鸟"飞到了掌心经历了一段长达5年的爱情"马拉松",我的战友高亚男终于和妻子明莉叩开了婚姻殿堂的大门。2005年9月,高亚男刚从野外驻训回来,连队安排他休假回家。临走前,连长开玩笑地说:"亚男,这次回家一定找个媳妇回来。""是!坚决完成任务。"话音未落,高亚男便一溜烟地踏上了返乡的火车。上了火车,高亚男坐下不  相似文献   

20.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曾经让他们迷茫,岗位能力的欠缺让他们奋起直追,官兵一起摸爬滚打让他们体会到战友情深,成长的迅速让大家刮目相看——"一步到位"的想法太矫情回想起几年前到武警内蒙古总队报到时的情景,复旦大学毕业的国防生王云峰觉得当时的自己太不成熟:"在报到时,我还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学的又是抢手的新闻专业,在整个总队属于‘稀缺型’人才,领导对我应该会特殊安排。"历任排长、副指导员一年多时间,现在选调机关工作,王云峰的感触颇多:"还好我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