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发展流传至今,其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修身思想更是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时至今日,仍然具备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积极挖掘儒家修身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重要的价值引领和教化作用。因此,充分依托“大思政”育人格局,从“三全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主渠道、“互联网+”模式和学校、家庭、社会多维支撑路径出发,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兵团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功能。兵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兵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高校要创新兵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兵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深挖红色文化育人价值,打造红色文化育人课堂,营造红色文化育人氛围,深化红色文化育人实践,提升教师红色文化育人本领,建设红色文化育人网络平台,不断推动兵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汤丽娟  李晓 《中国军转民》2023,(18):128-130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发展的伟大结晶,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百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既可以丰富思政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出发,对二者结合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使之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5.
党史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德育功能与教育价值,将党史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相互结合,可以创新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建立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其中如何将党史文化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当前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所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在简要分析党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价值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党史文化的策略与路径进行探究分析,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形成有价值的依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诗经》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其中集合了我国古代政治、文化、社会、礼乐等内容,蕴含着爱国忧民,崇尚和谐等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文化建设和青少年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价值,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和思想内涵,不仅是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能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本文分析了《诗经》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并结合其在思政教育融入的现状,探讨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诗经文化融入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阿斯娜 《中国军转民》2023,(18):131-13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内蒙古地区高校文化建设,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有助于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此,要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特色精品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从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质量融入内蒙古高校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契机。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肩负着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新人的时代使命,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以文化人中树立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归属感,在心灵解放中提升德智体美劳发展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9.
杨明 《中国军转民》2023,(18):112-113
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反腐败斗争工作,高校需担负起责任,努力促进廉洁文化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了相关路径选择。对切实增强大学生以廉为荣、以腐为耻意识,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形成清廉校风、学风,加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凝聚着优秀的精神品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载体,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价值,既能丰富思政课程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又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章从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开始阐述,进一步分析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目标、创新要求等方面的契合之处,最后探究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聚焦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我们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作用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各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将两者内在逻辑中的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之中,不断探索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路径,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以及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扬文化光辉、提供文化力量、夯实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特有的存在价值,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功能、榜样示范功能、情感激励功能、思想引领功能,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家风家训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而传承下来,对当今社会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更是对培育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风家训文化不仅为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内容,还为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并且强化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将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的价值观,需要课堂、学校、家庭、媒体共同助推,用优秀家风涵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李众 《中国军转民》2023,(23):180-182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用于思政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历久而弥新、文化丰富且多元,地理环境的割据造成了文化的多姿多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具有属地性、亲情性、针对性等特征。将淮安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激发思政教育活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创新性,构建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形式,拓宽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节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其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与重要载体。本文在充分认识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价值基础上,重点挖掘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力求探索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化价值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军事价值等实现的桥梁和纽带,体现了工具性文化价值与目的性文化价值的有机统一。加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问题研究是时代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改革创新的客观要求,对于增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爽 《中国军转民》2023,(18):124-1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贵民族基因,它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尤其对新时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高校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文章分析了新时代增强高校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缺失的成因,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孕育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以其所独有的价值成为中国精神谱系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一种精神,也为新时代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资源。将抗疫精神全面、有效地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可以通过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网络传播、实践教育活动等方面,激励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投身祖国伟业。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相贯通相契合的内在逻辑,本文通过对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基本方法、主要路径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也为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0.
靳超英 《中国军转民》2023,(23):183-185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丰富,对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育德”“育心”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及具体举措,期望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