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2.
“主任有部订刊热线电话,一头连着我们的基层单位,另一头连着《中国民兵》编辑部。”这是南阳军分区宣保科长在一次订刊用刊经验交流会上说的一句话。 七年前,我从济南军区机关调任南阳军分区政治部任主任。上任伊始,我到一个边远山乡调查“青年民兵之家”建设情况,一民兵好奇地问:“国家正规军都精简一百万,咱们还抓民兵工作干啥?”“这问题问得好!”我在称赞的同时,并没正面回答他,而是反问一句:“你看《中国民兵》杂志了吗?”我的意思是说,那上  相似文献   

3.
10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合肥城东乡武装部采访,跨进“青年民兵之家”大门,就被摆放在资料柜内的一本本装订整齐的《中国国防报》及《中国民兵》所吸引,记者随手一翻,从1997年初至今年的《中国国防报》一张不缺,《中国民兵》杂志一期不少。武装部长葛宗莹告诉记者,类似的情况不仅在全乡8个村的“青年民兵之家”能见到,就是在民兵营长、排长家里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兵》引我走正路迟国彪口述我初中毕业后,在家游手好闲,经常和一些小青年外出耍钱,酗酒闹事,人称“混江龙”。村党支部没少为我操心,去年加入民兵后,民兵连开展读书活动,我阅读《中国民兵》被雷锋精神在人武战线专栏所吸引,我读了这个专栏的许多文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人武工作10年了,与《中国民兵》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民兵》创刊以来,坚持每期必读,并一期不漏地装订成册,珍藏起来。在实际工作中,《中国民兵》给我的帮助很大。每年制定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计划时,我都参照《中国民兵》中提出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提出实施意见。为办好青年民兵之家,我按《中国民兵》介绍的“宜城县人武部10年以如一日:办  相似文献   

6.
群仙过海     
善于运用信息岁首,四川彭山县邓庙乡邓庙村3组民兵张洪文的家里,热闹非凡。只见张洪文站在一条小凳上,左手举着一本《中国民兵》杂志对大家说:“我能脱贫致富,月收入3000元,是靠这本杂志给我送来的福音。”原来,他看了去年《中国民兵》第6期上刊登的“陈仁德养  相似文献   

7.
《我与<中国民兵>》征文开栏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来稿。作者们回忆与《中国民兵》杂志交往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段情、一次感动、一种收获……述说着读刊用刊过程中,政治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提高、业务上的进步、综合素质上的加强。其中,许多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触和过硬的事例,讲述了在中国民兵这支队伍中,在《中国民兵》杂志的帮助启示下,自己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故事,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心声:“《中国民兵》杂志——成才路上不能没有你!”在此,我们谨选用几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8.
《我与<中国民兵>》征文开栏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来稿。作者们回忆与《中国民兵》杂志交往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一段情、一次感动、一种收获……述说着读刊用刊过程中,政治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提高、业务上的进步、综合素质上的加强。其中,许多作者用充满深情的笔触和过硬的事例,讲述了在中国民兵这支队伍中,在《中国民兵》杂志的帮助启示下,自己成长进步和事业成功的故事,强烈地表达了一种心声:“《中国民兵》杂志——成才路上不能没有你!”在此,我们谨选用几篇,以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9.
我叫张敏,是河南汝商县板店乡的女基干民兵排长。16岁那年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回乡务农。一天,我到村民兵活动室借书,借到几本《中国民兵》杂志就认真阅读。在“致富三海经”栏目中看到一位高考落榜生回乡务农当民兵后,靠种葡萄2年收入近万元的消息,引起了我  相似文献   

10.
我爱人武工作,是从1984年开始的,那时我正上高中,空闲时常去村“民兵之家”。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读《中国民兵》创刊号被她吸引住的情形。我一口气读完了整本杂志。从此以后,我总是想方设法借阅《中国民兵》,这时,我已爱上了人武工作.1986年,我考上大学,虽然在学校见不到《中国民兵》,但放寒暑假,回到村  相似文献   

11.
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民兵》编辑部的新老同志们深情怀念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民兵》杂志的关怀。 就在邓小平同志80华诞前夕,他在百忙中为即将创刊的《中国民兵》杂志题写了刊名。这不仅对《中国民兵》编辑部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而且对整个人武战线和民兵工作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和推动。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了“人民战争过日寸”和“民兵无用”等论调,使得一些民兵不愿再当民兵,一些武装干部不愿再做民兵工作。当日寸还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12.
我搬家多次,始终保留两大箱《中国民兵》杂志,虽然占地方,可这是我干一辈子武装留下的宝贝,说啥也舍不得丢。 我1965年退伍便从事武装工作,长期担任民兵训练基地主任。当时,按上级规定,民兵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都由基地组织实施,可基地只我一个“光杆司令”,在创刊不久的《中国民兵》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民兵教育训练任务。当时信息资料奇缺,我十分注意收藏和利用《中国民兵》。每逢组织教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竞争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一个拥有数十亿资产的民营企业家,谁也想不到,长期的商海搏杀中,《中国民兵》是我克“敌”制胜的利器。 在奥康集团各部门、各分厂乃至每条生产线都能看到《中国民兵》。这是因为多年来公司选择了一条企业军事化、员工民兵建制管理的模式,而《中国民兵》则是政治教育专用教材。我和企业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民兵工作,许多人兼任武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4日,是重庆合川市龙凤镇高桥村民兵排长石万年及全排民兵最悲痛的日子。这天,镇武装部长刘朝利给大伙介绍完《中国民兵》有关文章,返回镇里的途中,遇车祸不幸遇难。高桥村是刘朝利部长驻村联系点,偏远而自然条件差,经济十分落后。民兵多在外打工,教育训练无法开展。刘部长2001年驻村以来,先从生产抓起。他向大家传  相似文献   

15.
7月16日下午,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民兵连学习室,民兵连长李建国正在组织民兵学习《中国民兵》杂志刊登的关于民兵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内容,报架上整齐地放着他们精心装订成册的《中国国防报》和《中国民兵》。近年来.安新县人武部注重发挥“一报一刊”的工作指导和宣传教育作用,把学刊读报作为教育的好帮手,结合其他教育形式,积极创新民兵政治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提高了民兵政治教育质量,促进了教育落实。民兵张思国高兴地对笔者说:“近年来,上级给我们订的报刊数量很足,发放也及时,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发生在民兵预备役战线上的新闻,了解国际国内大事,使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不少东西。”  相似文献   

16.
1992年,湖北恩施军分区选拔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武装部任职,从小崇拜军人却没当上兵的我,毫不犹豫报名到建始县景阳乡武装部任干事。部长黄正岳给我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习《中国民兵》杂志。我一看便着了迷,从此,《中国民兵》就没有离开过我。我部充分借鉴《中国民兵》刊载的外地民兵工作经验,狠抓民兵基层建设,很快就抓出了成效,景阳乡武装部被评为省级民兵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真正接触《中国民兵》是在2000年,那时我对民兵工作还停留在浅层次上,自从读了它,对我开展民兵工作真是大有好处。开始时,爱人见我经常拿着《中国民兵》看,就唠叨起来,说那书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看点《知音》、《读者》之类的!  相似文献   

18.
我去县人武部找“扶贫部长”杨云飞,临别时,他赠我5本《西南民兵》,并鼓励我多写稿。我非常感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西南民兵》成为杨部长送我的生日礼物。我爱不释手地看起期待已久的《西南民兵》,被一篇篇报道、一幅幅图片所吸引。读罢《苗岭千里摆战场百万民兵铸  相似文献   

19.
来电话说:《中国民兵》信息量大,内容丰富,集权威性、指导性、教育性、可读于一体,是民兵学习的好教员、致富的好帮手。他说:“《中国民兵》不仅是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好读物,也是指导民兵干部开展工作的良师益友,还是我们村党支部组织理论学习的好教材。我任支部书记兼民兵连连长一年多来,《中国民兵》  相似文献   

20.
我是江苏如东县人武部的报道员,经常同基层干部、民兵接触,他们遇事愿同我商量,我也乐意给他们出主意,但我的主意大多是从《中国民兵》那里学来的。去年,我下乡采访,一位乡人武部长觉得人武工作难做,想改行。事后,经我了解,这位部长工作不错,就是魄力不够,为此,我在同他谈心时,建议他读读《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