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多读者可能看过一部叫《阿门》的电影。这部经典影片由法、德及罗马尼亚3国合拍,于2003年2 月在法国获得恺撒奖最佳编剧奖。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德国工程师、党卫军上尉库特·格斯坦是历史上的一位真实人物。作为一位反纳粹的基督徒,他强烈批判纳粹分子的非人道行径。为了摸清纳粹的滔天罪行,格斯坦主动加入党卫军,深入虎穴。在发现自己研制的化学药剂竟被用来净化日尔曼族系、成为杀人毒气时,他深感震  相似文献   

2.
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国内外的反对,参拜了靖国神社。这种否定侵略历史,美化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行径,进一步激起亚洲人民的愤慨。在此之前,有关媒体爆出两条新闻:一条是《敢于直面历史罪责——德开始向捷(克)纳粹劳工支付赔偿》,另一条是《无视亚洲人民感情——日首相一再坚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和德国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又同是战败国,但这两个国家在直面历史罪责上的表现却大不相同。 在德国统一前后,笔者作为记者曾在德  相似文献   

3.
1934年6月30日.纳粹德国电台播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纳粹党内二号人物,冲锋队参谋长恩斯特·罗姆被解除职务并被开除出党.当时,即使是纳粹政权的核心人物圈子内也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此事的个中底细,多数人则被蒙在鼓里.那么,希特勒为何要时他唯一以"你"相称的亲密朋友.为建立纳粹政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开刀呢?(一)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纳粹领袖希特勒为总理.这意味着法西斯主义在德国的上台.希特勒上台后通过野蛮的恐怖手段,残酷地镇压了共产党,解散了社会民主党和其他中产阶级政党,从而实现了纳粹党的一党专政.使德国完全纳粹化.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纳粹装甲部队一直是希特勒战争机器的精锐组成部分。其作为闪击战的象征,受到了当时众多宣传媒体的特别关注。然而,纳粹装甲兵的真实生活却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充满着艰辛、危险与悲哀。  相似文献   

5.
1922年,俄国女子奥莉加.契诃娃来到德国柏林,随后成了一名风靡全德国的电影明星,而且还是纳粹元首希特勒最喜爱的女明星之一。然而希特勒到死都不知道,奥莉加竟然是苏联的一名超级间谍。她凭自己的容貌迷倒了众多纳粹高官,并窃取到了许多纳粹核心机密。  相似文献   

6.
他是历史上收入最高的间谍,他也是历史上最不值钱的间谍。 1943年,在莫斯科、德黑兰和开罗举行的一系列秘密会议其实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保密。由于有安卡拉(土耳其首都)英国大使馆纳粹间谍的帮助,希特勒在这些会议举行后不几天内就了解到这些重要会议的大量情况。 神秘的“西塞罗行动”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场合知道“西塞罗行动”这个安卡拉间谍活动的代号的。当时作为纽伦堡审讯纳粹外交官的主要检察官,在接触到的大量文件中,我审阅了德国外交部同安卡拉德国大使馆之间的秘密通讯。这些资料中经常提到的“西塞罗行动”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为  相似文献   

7.
1939年2月,威廉·西伯德(William Sebold)走进了德国汉堡海关检查站。17年前,西伯德从德国移民去美国谋生,现在他计划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回家看望仍然健在的母亲。20世纪30年代末的德国,纳粹狂人希特勒的权势如日中天,回到祖国的西伯德心头萦绕着的却是一种不祥的预感。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上海的纳粹魔影二战期间,在纳粹德国惨无人道的驱迫下,大量犹太难民涌入上海。德国纳粹分子追踪而至,他们以驻沪总领事博尔歇斯博士为首,从事反犹和反美宣传活动。1942年7月,纳粹曾企图对上海犹太人实施“灭绝”计划。其“灭绝”方案有三:一是将犹太人...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西欧各主要海军国都十分重视反水雷装备的发展,且各有特色。其中德国在反水雷舰艇建造及遥控扫雷系统开发方面比较先进,并在世界上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德国反水雷舰艇有两个主要特色,一是采用低磁钢建造船体,二是采用模块化通用平台的设计理念(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09,(18):40-41
今年年初,在英国发现的一枚列宁勋章带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1941年冬季,英国皇家空军曾在苏联上空与德国纳粹空军作战,由于作战勇敢,战功赫赫,这些来自异国的友军因此成为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眼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德国士兵的十诫(写在每个德国士兵的笔记本上): (一)德国士兵为争取胜利而战斗时,必须遵守英勇作战的规则。残酷与无意义的破坏都与他的身份不称。 (二)战斗员必须穿制服,或佩戴特别指定的和清楚易辨的臂章,禁止  相似文献   

12.
史放 《环球军事》2010,(15):60-62
本刊上期刊发的《困兽犹斗的纳粹伞兵》,讲述了纳粹伞兵部队在二战中几场不太知名的作战。而本文将展现德国伞兵更加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因为,下面所要呈现的内容,在历史上根本就未曾发生过!  相似文献   

13.
隆美尔(上)     
马骏 《国防》2005,(11):74-76
德国的历史是刀与剑的历史,德国的历史是铁与血的历史。不断地拼杀,不断的征伐,使得德国成为军事家们滋生、成长的摇篮——弗里德里希二世、克劳塞维茨、老毛奇、施利芬……一代一代层出不穷,纷纷在世界军事史上留下了重大的影响。本文的主人公——埃里温·隆美尔,也是这样的一个风云人物:他并非出身于贵族世家,也非战功卓著的军人之后,然而却成为了一代名将;他本想成为不问政治的职业军人,但后来却恪职追随希特勒,并成为希特勒的爱将之一;他是战术上的巨人,却是战略上的矮子;他是一位拥有双重光环的人:生前为纳粹宣传机器所极力吹捧,死后却…  相似文献   

14.
有人把它形容成一个凶暴、残忍的恶魔,一旦猎物落入其口,便毫无挣扎反抗的机会。二战期间,它为法西斯德国的野蛮扩张充当了开路先锋的角色,先后闪击波兰、强攻法兰西、扫荡巴尔干、入侵苏联。它就是德国武装党卫队第2“帝国”装甲师,俗称“帝国”师。在纳粹政权众多的武装党卫队中,“帝国”师的组建时间最长,在野蛮战争观的支配下制造过累累的反人类暴行。特别是在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帝国”师为了帮助纳粹法西斯政权苟延残喘,一连制造了多起屠杀惨案,其恶行将被永远钉在人类文明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9):70-70
玛琳·黛德丽,德裔著名影星,希特勒为之倾倒,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称她是“第三帝国艺术界标志人物”,但她一生坚定反纳粹。1939年,黛德丽移居美国;二战爆发后热心于巡回劳军。脍炙人口的二战名曲“莉莉玛莲”就是由她唱红,德国人、美国人都爱听爱唱。对此最为狐疑的是联邦调查局,胡佛局长认为这位美女铁定是德国间谍。然而,1945年,黛德丽被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原来她真正效忠的是美国战略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前身),其任务是用德语歌曲削弱德军官兵士气。黛德丽一生都为她曾被两个国家怀疑是间谍而引以为豪。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无数功勋卓著的军人,同时也成就了一批著名的间谍。从德国军人到投身反纳粹阵营,艾伦斯特·沃尔韦贝尔堪称20世纪最杰出的间谍之一。直到战后,他依然活跃在东西方谍战的第一线。出身海军的德共分子艾伦斯特·沃尔韦贝尔出身于德国鲁尔地区的一个贫困家庭。中学毕业后,沃尔韦贝尔参加了德国海军,并且加入了斯巴达克联盟,也就是后来的德国共产党。1918年下半年,德国战败的局势已无可挽回。11月初,德国舰队发生了兵变。起义的信号是在“赫尔格兰特”号巡洋舰上升起一面红旗,这面红旗正是沃尔韦贝尔升起的。  相似文献   

17.
在许多人眼里,1945年以前的苏联和德国是战场上的仇敌。纳粹德军的入侵夺走了2700万苏联公民的性命,而苏联红军正是踩在第三帝国的废墟上宣告一个强国时代的到来。不过您可否知道,就在这些血淋淋的历史中却隐含着一个重大的秘密——德国和苏联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了20余年的军事合作。近日,俄罗斯《时间报》、《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向外界披露了这中间的诸多细节。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空前浩劫 ,纳粹德国则是造成这场浩劫的元凶之一。按照希特勒制定的计划 ,他原本是准备在 1 94 3— 1 94 5年发动世界大战的 ,但战争却在 1 93 9年 9月随着纳粹军队入侵波兰而全面爆发。希特勒缘何提前 4— 6年发动世界大战 ,弄清这个问题 ,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 60多年前爆发这场战争的真正原因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对我们在今天新的世界形势下探讨如何遏止和避免新的世界战争 ,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量历史事实表明 ,希特勒提前发动世界大战 ,固然与他作为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冒险主义者和他所代表的德国最反动的垄断资产阶级推行的侵略扩张政策密切相关 ,但同时还有其它多方面的原因 :绥靖政策是纳粹德国提前启动战争机器的加速器 ;反德国际统一战线的流产 ,形成了对纳粹德国有利而难得的战机 ;在战争准备上 ,出现了促使和剌激纳粹德国提前发动战争的顺利进展和有利态势等。本文拟就上述观点作一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9.
乔妮·卢梭在半个多世纪前积极参与反法西斯斗争,从德国方面收集了大量重要的情报。而今,她已80高龄,隐姓埋名,正在法国大西洋海边的别墅里安度晚年。 乔妮的父亲让·卢梭曾是法国的一个公务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乔妮是独生女。童年时代,父亲长年奔波在外,很少和她在一起。她十二三岁时,父亲到巴黎市第十七区任区长,他们一家在那里买了一套公寓房,才有了一个温馨稳定的家。 1940年6月,纳粹德国军队对法国发动侵略战争,卢梭先生决定把家搬到迪纳德市的海边小村,他认为德国人打不到那里。但是,纳粹的军队很快到了海边,并开始准备攻打英国。乔妮家的邻居是迪纳德国市市长,他急于要找到一个能说德语的人,负责与德国军人打交道。卢梭先生便向他推荐了自己的女儿。  相似文献   

20.
60年前,一批德国抵抗分子实施了一次对纳粹元首希特勒的暗杀行动。此次笨拙的暗杀行动只让希特勒受了点惊吓和皮肉轻伤,而几名参与暗杀行动的抵抗分子除了一名女子外都遭到了纳粹行刑队的处决。如今,60年过去了,当年曾在暗杀希特勒行动中发挥过作用且幸存下来的唯一人员、现年86岁的老妪英加·哈格(Inga Haag)向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戴维·史密斯和沃特·哈里斯披露了当年暗杀元首行动失败的始末。7月11日《星期日泰晤士报》对此作了全方位的报道。希特勒几乎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耄耋老人英加在伦敦中心玛丽勒伯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