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在那苍翠葱郁的林间参园,一簇簇红艳艳的参花开了,她摇动着火焰般的身姿,给山里人带来一个又一个美好神奇的梦。古人传说,人参有人的品格,神的灵性,古朴善良——人参姑娘爱穷少、人参娃娃斗老财,扶危济贫,乐于助人,传说归传说.梦想归梦想,谁也没有亲眼看到人参姑娘真的显过灵。进入八十年代,古老安详的皇家围场喧闹起来了,“人参姑娘”真的从林莽中走出来了。于是,人  相似文献   

2.
在崇明岛上,生长着一种草本植物——水仙花。岛上有个民兵连长叫水仙。水仙姑娘出身于“水仙世家”,祖父是岛上种植水仙花享有名望的花农,父亲是岛上赫赫有名的“水仙大王”。她爹膝下无儿,就这么个掌上明珠,为了使水仙世家后  相似文献   

3.
今年年初的一天,安徽省蒙城县双涧区阜西村发生了一桩奇事:一位女民兵“抢”走了正在举行婚礼的新娘! 这位女民兵名叫张彩荣,年方21岁,是个俊俏、文静、有心计的姑娘。她为啥要“抢”新娘呢?话还得从头说起。一天,张彩荣在一个偶尔的场合听到一个秘闻:“阜小双从外地领来一个漂亮的大闺女……”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立刻警觉起来。她想:本村木匠阜小双,是个50岁的光棍汉,怎么会找到一个年轻美貌的姑娘呢?是不  相似文献   

4.
练笔     
离她家越近,他的脚步就越沉重。已经是第三次了。一路上,他把想好的话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可一看见她家门前的那棵大柳树,想好的话却一下子忘得干干净净。“真没用!”他在心里骂自己一声。 他是家中的幺儿。在家里,爹、娘、哥、嫂,几乎啥事都可由他作主。可一到她面前,那份自信,那份洒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难怪那几个结了婚的伙伴们都在笑话他:别看你现在神气,等结婚证一扯,照样一个“气管炎”(妻管严)!  相似文献   

5.
她为何卖淫     
1988年,18岁的姑娘张某走出豫西伏牛山区一个偏僻的村庄,到县城读书。初到县城她和城里的姑娘相比,觉得土气极了。她想打扮自己,但没有钱赶时髦。一个偶然的机会,姑娘碰到一个女个体户王某。王某“开导”她说:“姑娘  相似文献   

6.
小玉的婚事     
①这位姑娘叫李小玉,是安徽省蒙城县科委的业务干事。她人品和工作出众,不少好小伙追求她,她都没点头。她敬慕那些忠诚于祖国的解放军战士,一心想找个军人做伴侣。一天,她忽然想起了《解放军报》。对!向军报倾诉衷肠,请它给我当“红娘”! ②一封来信——《愿把爱情献给忠诚于祖国的战士》,在1984年5月13日的《解放军报》头版刊登了。它如一块巨石,在千百万干部战士心里荡起了层层波纹。为感激人民的信任,某部飞行员王福生给军报写来一封信,愿接受姑娘抛来的“绣球”,与姑娘交流感情。③经过军报“巧搭鹊桥”,李小玉与王福生相会了。他俩一见如故。真挚的感情使两个年轻人心心相连。  相似文献   

7.
提起宋雪琴这个名字,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夸赞她是军人的贤内助,她先后多次被评为“甘肃省三八红旗手”、“军人好妻子”和“五好家庭”。与马路打了8年交道的大石桥市市政公司民兵、道路工姜殿军,从23岁一直到26岁,“谈”了7个姑娘,“吹”了7个姑娘。爱神,何时能降临到这位马路“王子”的头上?  相似文献   

8.
蛙女新传     
在四川彭山县,有这样一位农家姑娘:摆着“金饭碗”她不端,偏要往牛哇泏畔钻;给她“农转非”她不干,甘愿在农村吃一辈子“农家饭”;攒了万贯钱财,她舍不得花,却要给众人去搞“发家”……。她就是被人们誉为“金凤凰蛙女”的四川省彭山县观音乡青年女  相似文献   

9.
在一间门朝南的乡间堂屋里,一位姑娘半躺在床上。在她身旁,有位小伙子正细心地一口一口地给她喂着饭。小伙子象这样精心的照顾她,已两个春秋多了。姑娘名叫张秋华,23岁,是江苏省滨海县陆集乡界圩村女基干民兵“铁姑娘”班的班长。小伙子名叫李庆荣,27岁,退伍战士,村民兵营营长.在过去共同的工作和学习中,他  相似文献   

10.
曾几何时,地方“早恋潮”波及军营,爱情的“伊甸园”对“男儿国”里的青年战士产生了“挡不住的诱惑”,早恋比率急剧上升.又不知从何时起,“早恋热”在军营悄然降温.如今,越来越多的战士表示:服役期内不谈恋爱.于是,笔者循着这一线索,对某部21个连队1894名战士的婚恋状况进行了一番“明查暗访”.月老、姑娘:其实你不懂我的心在连队,笔者听到许多有关战士“无情”的故事.故事之一 姑娘的无奈.新兵下连不久的一天,来自“雷锋第二故乡”——辽宁抚顺市的新战士小项,面对找上门的她颇为尴尬.据小项“交待”,她是小项的高中同学,在校时,他们就偷着谈起了恋爱.小项从军后,她那热辣辣的情书连珠炮似地抛来,换回的却是无情的“断交信”.姑娘怀揣着困惑千里迢迢找小项要个“说法”,最终还是含着无奈的泪水离开了军营.临别,小项把一盘灌有台湾歌星童安格《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的歌曲磁带送给了她.  相似文献   

11.
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誉为“常胜将军”。他和楚青的爱情故事也如他的戎马生涯一样,起伏曲折,欲擒故纵,富有传奇色彩,令人称奇,也能给人诸多人生启迪。 1938年春,粟裕任新四军二支队副司令员。一天,他去军部教导队挑选学员,准备充实到支队机关。 一进教导总队,粟裕发现一个姑娘正在教室里静声屏气写毛笔字,走过去一看,“还我河山”四个娟秀的大字印入眼帘。他禁不住脱口赞道:“好一个‘还我河山’,写得好!” 写字者闻声转过身来,却是一位端庄、秀气的姑娘,倒把粟裕弄得一愣。 “这是粟副司令员。”陪同者介绍说。 “首长好!”姑娘脸一红,立即大方地立正问好,毫无扭怩做作之态。 这位姑娘就是后来成为粟裕夫人的楚青。当时她名叫詹永珠,是教导队学员。 教导队帮粟裕挑了十多名学员,有趣的是,楚青也在其中。在仔细的了解和交谈中,粟裕发现楚青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而且回答问题快速简捷。这一切,都给粟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  相似文献   

12.
二狗当兵     
二狗妈这几天右眼皮老是跳,并且跳得她心慌。二狗爹给乡政府看大门不在家,二狗妈就去找人算了一卦,卦里说恐怕要出点事儿。而偏偏在这时又收到一封信,是二狗的部队寄来的。难道二狗出了什么事?二狗妈惶恐起来,魂不守舍地往家走,不知不觉却来到了后山峁上。三年前她就是在这里送二狗当的兵。残阳无力地  相似文献   

13.
沧州姑娘李艳华从小崇拜军人、热爱军人。这种感情并没因时间的推移而淡漠。两年前,当她了解到目前不少大龄军人面临着择偶难的问题时,便暗自下了决心,要做一个“有心人”,帮助军人找到属于他们的幸福。 功夫不负有心人,“热线”是开通了,可是怎样才能使热线真正“热”起来,在更多的军营男子汉和爱恋军人的姑娘们之间搭起一座座鹊桥呢?李姑娘为这可没少费心。她自己掏钱,行程万  相似文献   

14.
在地处黔中平坝县的苗族同胞中,流传着一个“勿概港”的传说。说的是一个苗族后生与一个苗家姑娘在跳花场相识,产生了爱情。后生给美丽的姑娘戴上一只精制的铜手镯,作为相爱的信物。姑娘姓刘,家住美丽的桃花冲。生母早逝,后母待她很刻薄,常常不给吃饱穿暖。有次过节,家里打粑粑宰鸡,不许姑娘吃。眼馋的姑娘趁后母不在,抓起一块鸡肉刚送进嘴里,后母就呵斥起来。姑娘不敢咀嚼,整块吞在喉里被鸡骨头卡死了。狠心的后母将她丢在寨后的一个山洞里也不安埋。后生闻讯赶来向她后母索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叫她桫椤姑娘,她生活在桫椤的故乡,和桫椤一样美丽。那年我的父亲到她的家乡任边防连连长。寨子里的姑娘背着木桶打水路过连队的矮墙时,父亲就远远地站在哨楼上看。当看见花花的裙子在风中摇摆,父亲心中就激起了阵阵涟漪。父亲有点内向,不敢打招呼,又隔得那么远,要破着嗓门喊,父亲没这胆量。 一年一晃就过去了,父亲过的还是墙内秋千墙外道的单恋日子。当地好心的阿妈揣摩到了父亲的心事,经一番撮合后,姑娘勇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40年代以前,世界上还没有“邮票”的概念。在欧洲,当时的习惯是寄信人不付邮资,邮资在信件送到后由收信人支付。教师罗兰·希尔,有一次看到邮递员把信送交一位姑娘,这位姑娘向信封上瞟了一眼就讲自己没有钱支付邮费,不肯收信。于是邮递员和姑娘发生了争执。希尔要替姑娘交付邮费,但被姑娘婉言谢绝,便好奇地追问姑娘,为什么不肯收信,姑娘道清了原委:她未婚夫在皇家军中服役,所在部队正和法军交战,两人约好,每星期写一封信,如平安无事,就在寄来的信封上画一个圆圈,看到这  相似文献   

17.
李桂青想不到,过了元月,她手头的3个姑娘才“嫁”出去了一个。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就在她带着两个贵州女孩从江苏回到永康的第4天,她就被“请”进了派出所。 “我只知道我是在给人做‘媒’,不知道这是犯罪啊!”李桂青在看守所留下了悔恨的泪。  相似文献   

18.
军被     
父亲复员回家那年,带回了一条军被。 军被是绿色的,像家门口正在抽蕊的水稻那种颜色。那时家里还很穷,军被便成了唯一的一件我家有而邻居家没有的“高档物品”。在每天放学的路上,我都会重复着对结伴而行的小伙伴说:“我家有一条军被,绿色的那一种,是我爹从部队里带回来的,你们家里有没有?”紧接着是一大群羡慕得不得了的眼神和啧啧的赞叹声。那时候,我时常想,如果爹还在穿军装多好啊…  相似文献   

19.
去年7月24日,四川省开江县民兵训练基地的教学大楼内掌声雷动,一位文静的姑娘登上领奖台,再次以“优秀教员”的殊誉从该县人武部领导手中领取了奖状和奖品。这位姑娘名叫杨吉秀,时下芳龄23,是开江丝绸厂的基干民兵。5年前,她作为实施规范化训练的首批对  相似文献   

20.
去年初,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从山东省梁山县汽车站缓缓驶出一辆公共汽车,一名姑娘从车窗探出头,朝站台上的一个男青年挥挥手,“大哥,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你啊!”姑娘姓方,家住贵州农村,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