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政府和军方在美国发动和参与的历次战争中除了宣扬战争的正义性和崇高性外,还不遗余力地钳制反战宣传、反战言论和反战人士,主要手段包括制定法律、引导舆论、限制新闻报道、妖魔化反战人士等,以确保民意对战争的支持以及战争行为的正常进行,实现战争宣传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2.
40年前,那幅“凝固汽油弹女孩”的新闻照片令世人震惊不已。美国国内掀起新一轮反战浪潮,据说由此促使了越战提前半年结束。  相似文献   

3.
虽然巴以之间有深深的民族家仇国恨,虽然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以色列进入战争状态,虽然巴勒斯坦的人体炸弹把以色列搅得国无宁日,虽然成千上万的以色列军人正在践踏巴勒斯坦人的家园,但仍有许多以色列人对战争大胆地说“不”。他们中既有应视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后备役部队官兵,也有高呼反战口号拼死要给拉马拉普通巴勒斯坦人送水送粮的普通以色列公民,还有誓与被困拉  相似文献   

4.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并取得速胜,开创了冷战后美国单方面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先例,美国单边主义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谁能阻止美国主义的甚嚣尘上?曾经强大的俄罗斯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当今世界,有能力从军事上能掣肘美国的只有俄罗斯;俄、法、德反战轴心和联合国也是多极世界拥护者的一个希望。因为在美国穷兵黩武及为所欲为的时代,至少从政治上还有一个声音在牵制美国,至少还有一个将世界各国聚到一起讨论问题的场所。伊拉克战争全面考验着俄美关系的基础,进而牵引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一、俄美伙伴关系基础脆弱“9…  相似文献   

5.
黄定政 《环球军事》2010,(20):42-43
近十几年来,美军频繁在世界各地用兵,虽身陷战争泥潭仍不改霸权主义初衷。总的来看,美国是用得起兵,死不起人。比如伊拉克战争,随着伤亡士兵的增多,美国内反战浪潮就会逐步高涨,直到奥巴马上台宣布从伊拉克撤军。在这种情形下,美国军方不得不斥巨资下大力研发安全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连日来,一个不太起眼的社团组织——"全俄军官会议"在俄罗斯社交媒体火了.因其发表致普京与俄罗斯全体公民的一封公开反战信,明确要求普京辞职,而走红俄罗斯社交媒体."全俄军官会议"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存在?该团体从一诞生起便是体制的反对派,从一开始就要求"普京辞职".这次不过是瞄准个机会,老调重调罢了.  相似文献   

7.
“布什赢得了军事上的胜利,却带来政治上的失败。”美国舆论这样评说。 的确,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解除了伊拉克武装,与此同时,也给美欧关系制造了深深的裂痕,其突出表现就是法美关系的“紧张感”。 在欧洲国家中,法国与美国的关系比较特别。同英国的步步紧跟、德国的谨慎小心有所不同,法国人表现得比较“另类”,不时唱点反调。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希拉克总统坚决反战、同美国对着干的立场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些和平组织甚至提名希拉克为  相似文献   

8.
任萧彤 《国防科技》2018,39(6):113-117
越南战争是二战以来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对其影响十分深远的一场战争。与面临整个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越南人民相比,受限于全球战略的均衡性和此次战争的非正义性,美国既无法在越南战场上无限制地投入资源,也不能在国内进行全面彻底的战争动员。这使得越南战场上美军参战士兵的心理更为复杂。他们既要面对残酷战场上的现实威胁,又需要承受国内反战势力的社会谴责。本文着重对越南战场上美军士兵战场行为心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9.
小布什当上美国总统之后,将美国军队推到了世界舞台的最前面,借反恐的名义,在全球大开杀戒,虽然受到国内力图独霸世界者的欢迎,但也遭到许多反战人士包括美国军界一些高层人士的反对。对此,小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便采取强硬措施,凡不合意者一律出局,有共同思想者哪怕退了役也可官至四星上将。 这两年来,特别是最近小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军方高层人事变动频繁,尤其是陆军变化最大,陆军部长和陆军参谋长双双被撤,陆军部长由现任空军部长接任,陆军参谋长则由一名两年前退  相似文献   

10.
在华日本人反战活动是在中国国土上发生的日本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场特殊斗争。一批觉悟了的日本士兵、居民和战俘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和日本共产党人的积极领导下,脱离日本军队,成立反战组织,毅然加入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序列,对日本法西斯反戈一击,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个奇迹。他们的抗战义举是整个抗日战争意义深远却又鲜为人知的一个侧面,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战义举源自中共英明政策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政策,没有中共领导人的宽广胸怀,就不会出现那样大规模的日人反战运动。  相似文献   

11.
越南战争使美国陷入社会分裂,而新闻媒体则是焦点之一."春节攻势"是越南战争的转折点,原因是这场战斗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公共危机."春节攻势"期间的传媒报道因此饱受指责.笔者试图撇开对传媒报道功过是非的直接评价来分析这场公共危机.媒体纷纷转向支持反战运动这一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统治阶级内部特别是老牌的东部权势集团和新兴的南部权势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果;当时人们对刚刚兴起的电视媒体的偏颇认识也影响了政府的决策以及公共危机的产生;约翰逊政府的拙劣表现对这场公共危机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传媒报道同这场公共危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境,社会环境复杂,是"三股势力"渗透的主要目标地区。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新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效性,关系到新疆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本文在比较美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新疆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越战中的失败既是军事行动的失利,更是政治宣传的破产。美军始终未能在越战期间组织开展起行之有效的政治动员,这是军心士气低落、反战行为频繁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冷战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入手,进而联系美国政治传统以及军政关系的复杂性得出结论:美军政工体系受制于“军人远离政治”的历史传统,无法获得真正的主体性地位,60年代初期的国内政治趋势更进一步导致政治动员出现方向和主题上的偏差。越战政治动员工作的困境暴露出美军政工体系自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于洋 《环球军事》2013,(18):57-59
据美国官方公布,在“9·11”恐旆袭击事件后的12年间,美国共挫败了54起恐怖袭击事件。人们普遍认为,之所以能够有效制止这些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主要归功于情报搜集活动,以及依靠公民报告可疑行为等。其实,恐怖分子自身的种种失误、失策,也是原因之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美国近年来挫败的九大恐怖袭击阴谋。  相似文献   

15.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4,(10):64-65
在美国正式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间谍机构“阿勃维尔”就已开始派遣大量间谍渗透进入大洋彼岸的美国,或招募德籍美国公民,从事各种情报搜集及阴谋破坏行动。这种做法一直持续贯穿了整个战争。总的来说,德国间谍的破坏行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效,特别是在美国卷入战争前,但也曾遭遇重大失败。本文主要介绍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发生在美国本土的十大德国纳粹间谍及其阴谋破坏活动是如何被抓获和侦破的。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急欲走向军事大国的日本,一再违背“遵守和平宪法,奉行专守防卫”的国际承诺,积极筹划设计建造航空母舰。由于这一计划明显有悖于“和平宪法”,因而在日本国内引起广泛争议并受到反战人士的批评,同时引起亚洲人民的高度警觉。缘何热衷发展航母从20世纪30年代起,为争霸亚洲,日本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致力于海军航空兵的建设与发展,其航空母舰拥有量在世界上曾首屈一指。在著名的珍珠港偷袭战中,日本的航空母舰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日本海军大破美军。但是,日本也因美国的航空母舰而遭受中途岛  相似文献   

17.
有资料介绍,美国中小学每天的第一节课要求学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面对美国国旗唱美国国歌,美军把唱好美国国歌和军歌列为新兵训练的必要内容,以此培养公民和士兵的爱国意识。报载,深圳一大公司招聘大学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得会唱《国歌》,他们认为会唱《国歌》是爱国精神强的具体表现。这两则事例说明,唱好《国歌》、《军歌》是对公民、士兵的起码要求,对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非常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相似文献   

18.
简·方达(Jane Fonda)是好莱坞著名影星,后来成为世界级健美教练。她所编创的健美操曾风行一时。这是人们所共知的事实,但很少有人知道,越南战争期间,简·方达勇敢地举起反战大旗,将矛头指向美国政府,并只身前往河内,支持北越人民的抗美运动。最近,美国布鲁克林法学院名誉教授亨利·马克·霍尔泽(Henry Mark Holzer)和律师埃里卡·霍尔泽(Erika Holzer)合著的《简·方达在北越》一书对此进行了披露——  相似文献   

19.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08,(17):63-63
谁发明了电脑,到底在欢迎谁,炸药的处理意见,飞得稍微快一点,日本海军的不光彩纪录,最荒唐的反战理由.  相似文献   

20.
胡文俊 《国防》2006,(3):15-15
透过伊拉克战争的硝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要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不仅要有数字化的装备,而且要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不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更要加强战时新闻管制。战争初期,美国允许媒体自由报道,电视上经常出现大量血腥的伊拉克战争场面,致使国内民众的反战情绪进一步激化,五角大楼官员不得不花费很大的力气消除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加强战时新闻管制,对于赢得战争主动权,争取民心,鼓舞士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