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及时获得准确空情是打赢防空作战的重要保障。在空情预警系统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采用目视和无线电技术侦察等手段获取空情,仍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使用无线电侦察技术严密监听北约的空中指挥通信,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在未来防空作战中,我们可以发挥民兵人数众多和人才济济的优势,采取现代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严密的对空侦察网,以获取部分空情。  相似文献   

2.
情报信息获取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在计算机作战模拟系统中,应对战场侦察予以足够重视。本文通过目标特征建模,侦察器材功能模拟,在实现战场信息的获取,融合和传输等问题上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下一步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战场侦察即情报获取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前提。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迅速地、有效地和正确地分析、处理及综合各种各样战场情报获取传感器的信息,达到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战场情况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兵力分散自古以来,无论中外,军事家们几乎非常一致地主张集中兵力。集中兵力,在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我们是否还需要坚持这一原则?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对战场信息的收集整理使战场趋向透明化。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于战争之前,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不但对于对手的情况主要靠零星侦察得来的情报进行分析推测,因而不可能做到准确的“知”;就是对于己方的情况,有时也不能准确地掌握———行军迷路是常有的事。然而,现代信息技术使知己(包括友军)知彼…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几年来美军进行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军的战争行动严重依赖三个重要的支点:侦察支点、基地支点和战场网络系统支点,这已成为美军战争行动的一个重要特征。 侦察支点 美军进行战争之前,都要动用先进侦察技术手段,形成大纵深、立体化和全方位的侦察体系。首先是发射需要的侦察卫星或把空间的侦察卫星调整到所需地区上空,对该地区进行全方位的侦察、监视,并源源不断地将侦察情报传到指挥机关,为战争决策和作战行动提供信息保障。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共动用了15~18颗侦察卫星,以及数十颗导航、通信、气象等卫星,构成了覆盖中东地区、24小时不间断的卫星侦察网,为多国部队提供了详细、实时的战场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作为战争中“知彼”主要手段的侦察监视兵器异军突起,充斥战场各维空间。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名目繁多的侦察卫星和样式怪异的侦察飞机,更使世人领教了超级大国侦察监视兵器的历害。然而,一项正在崛起的神奇技术却在昭示:这些大型侦察监视兵器已是末日黄花,好景不长了。这项神奇的技术就是纳米技术。  相似文献   

7.
侦察系统是作战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侦察系统设计,必须根据任务需求,确定关键技术,采用有效的方法手段和安全可靠的工作方式,以便迅速、准确获取战场信息。本文介绍了一个战场目标声识别系统,并提出了解决关键技术与系统功能模块化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许路 《国防科技》2005,(5):80-81
从冷兵器时代至今,信息获取在军事斗争中就一直有其特殊的重要战略地位,而今,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的信息化战争,信息获取技术更是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技术基础。回眸世纪之初的美伊战争,不难看出战争中的“信息获取”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极其重要影响,留给了世人许多的思考和启迪。一、夺取“信息优势”,谋求作战的先机以往的战争哲学是“以大吃小”,今天的战争哲学则是“以快吃慢”。在美国国防部1999-2002年财年《国防报告》对“信息优势”作了这样的界定:“信息优势是指保证己方不间断地收集、处理和分发大量信息,在把正确的信息以…  相似文献   

9.
余勇 《国防科技》2006,(8):45-4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空军通过几场局部战争深刻体会到高技术优势兵器所带来的好处。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空军2020年构想》的出台,美空军把研制开发新一代武器装备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以此捍卫美国空军的全球霸主地位。大力发展空天一体信息装备,确保信息优势美空军认为,未来战争是信息化战争,必须加强信息优势才能夺取战略和战争主动权。因此,美空军把发展信息装备放在首位,以发展卫星系统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的侦察技术,逐步形成以卫星为核心,以无人侦察机为主力,空天一体、网络化的指挥、预警、侦察、监视系统。以发展卫星系统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徐冬云  刘述琴 《国防科技》2001,22(12):68-69
众所周知,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信息争夺战做为一切战争的初始,它是取得制空权、制海权乃至战场主动权的先决条件,对战争胜负具有极其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以及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怖打击等几场典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敌对双方围绕信息展开的侦察与反侦察的激烈对  相似文献   

11.
战场传感器能力指数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感器能力指数是衡量传感器获取、传输、处理能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利用最大信息熵对传感器能力指数的分析,尝试构建了计算现代侦察装备侦察能力的新方法.利用信息感知速度、广度、可靠度,技术综合能力及持续工作能力等指标来描述传感器能力指数,统一了不同传感器能力量电的标准,分析提供了计算方法,并以新型无人侦察机能力指数为例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外军伪装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卢新才  谢胜武 《国防》2006,(10):67-70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通过信息对抗夺取制信息权如同以往争夺制空权、制海权一样,成为现代战场争夺的焦点,而侦察监视与伪装欺骗日益成为信息对抗的重要形式。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侦察监视与军事伪装技术的互动发展,积极探索伪装的新途径和新技术,力求通过伪装达到隐蔽自己、欺骗敌人,提高部队和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一、创新理念,提升伪装战略层次和联合属性要实现伪装的创新发展,首先需要更新观念。科索沃战争后,欧美国家及时总结南联盟在伪装方面的成功经验,率先更新观念,将伪装技术的发展与目标特性研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鲁冰  相林均 《环球军事》2005,(18):53-55
在伊拉克战争中,情报战贯穿始终。这是继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之后又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美军充分发挥侦察情报保障系统的优势,将高技术侦察手段与传统侦察手段高度结合,对战场实施全方位立体侦察和监控。纵观此次战争,美军广泛使用了侦察卫星、高空侦察机、无人机、无线电技术侦察、特种侦察、地面人力侦察等各种侦察手段,建立涵盖天、空、海、陆、电、特全方位的情报侦察系统,呈现出一些与以往战争不同的鲜明特征。侦察情报资源配置向综合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键盘声声,胜过炮声隆隆;鼠标闪闪,胜过刀光剑影。信息化的军队,此起彼伏,掀起万钧雷庭;在未来的数字化战场上,信息导控着金戈铁马,纵横驰骋…… 新的战争形态,将由信息成为其特定的内容:信息武器是军队武器系统的骨干;信息系统是军队的神经中枢;对信息获取、控制是高技术战争的“制高点”;战场“制信息权”是导致战役战斗乃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应用于信息战的“五大技术”,即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主宰着现代高技术战争的舞台,在历次战争中叱咤风云,表现出非凡的作为,展示着迷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周克强 《火力与指挥控制》2012,37(1):164-167,171
随着卫星和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使用卫星和无人机搭载成像设备执行战场侦察任务,及时获取敌方阵地图像信息,已成为各军事强国的重要侦察手段。以大口径舰炮远程对岸目标精确打击为背景,对无人机侦察图像的几何校正、卫星图片的地理坐标提取等技术进行分析,推导了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结合联合侦察图像对岸上目标定位的主要误差源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联合侦察图像目标定位方法,并通过仿真数据显示了图像预处理技术在目标定位过程中对提高定位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石敬恩 《国防》2005,(1):80-81
现代计算机网络从技术上进一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信息交互和处理的速度大大超出了人的极限。在现代战场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力已经涉及到了指挥、控制、侦察、通信、打击等各个方面,使战场信息的共享更为可能,进而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反应速度,甚至缩短了战争的进程,改变了战争的样式。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跃升,计算机网络技术又有新的进步,一种被称为“网格”的网络形式正走出实验室,成为商用和军事领域备受关注的亮点。一、第三代网络技术———“网格计算”技术在信息时代的崛起及发展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上个世纪末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战争特点之一是各种先进的武器系统和军事手段越来越依赖于现代化的、能完成指挥控制功能的各类军事通信系统的支援.为了夺取战争胜利.信息战中的通信侦察与反侦察始于战前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本文对通信反侦察的任务,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通信反侦察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舰载无人机运用各种侦察载荷对目标进行搜索、定位,并在目标遭受打击后获取各类毁伤信息,是海战场目标打击效果评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章分别从对目标探测定位、毁伤信息获取、突防和返航等阶段,分析了舰载无人机雷达、通信侦察载荷的运用过程,讨论了雷达、通信侦察载荷在目标遭遇打击后毁伤信息获取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雷达、通信侦察载荷在整个打击效果评估过程中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军事信息安全的法律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  国梁 《国防》2007,(1):64-65
军事信息安全,决定着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国家的成败与安危."发现即意味着摧毁",使得重要信息一旦被敌方窃取,就有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抵御技术侦察与破坏,保护涉密信息及信息系统安全,防止窃密、泄密,已经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当务之急.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形势,为了确保军事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完整性、可验证性、保密性,应当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大力加强我军信息安全的策略、法规、技术、人才等建设,积极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0.
苗壮  赵勋  王家宝  李阳  李航  张睿 《国防科技》2021,42(4):57-63
战争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军事侦察提出了更高要求。军事目标识别作为军事侦察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能够处理细粒度军事目标,为人员提供更加详细的目标信息。但传统的粗粒度目标识别方法无法得到目标的细粒度信息。因此,如何识别细粒度目标成为目前军事侦察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结合军事领域的实际需求,对细粒度识别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军事领域细粒度识别技术应用流程的数据集构建、模型设计和终端部署三个阶段,同时,从无人机侦察、遥感侦察和单兵侦察三个方向分析了细粒度识别的应用前景。经过分析,军事领域细粒度识别技术已经具备实际运用条件,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