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些年来,美国一直在对其弹道导弹预瞽系统进行改进,以期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敏感地区关键的导弹试验数据。美国目前使用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导弹预警卫星系统和将要开始发射的新型"天基红外系统"(SBIRS)卫星,主要任务就是对敌方的导弹攻击进行预警。DSP 系统由美国空军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进行研制,由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空军基地的空间与导弹系统中心负责管理。DSP 卫星位于地球同步轨道,星上功能强大的红外望远镜可提供受关注地区(美国声称其主要关注的地区是中国和伊朗)导弹及其战术方面的关键情报。价值4亿美元的最后一颗 DSP2星——DSP-23将于2007年夏季发射。  相似文献   

2.
庞之浩 《环球军事》2009,(13):62-63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9日19时55分,美国空军的战术卫星-3发射升空。战术卫星-3是美国“快速响应航天”计划中的第2颗卫星,第1颗卫星是2006年12月16日发射的战术卫星-2,此后还将发射战术卫星-1、4等卫星。战术卫星3的成功发射,使美“快速响应航天”计划雏形初具。  相似文献   

3.
<正>据航天新闻网站2014年10月10日报道,美国空军官员称,美国空军在仔细考虑其导弹预警卫星星座发展,包括增强的能力或可精简的能力在内的多种方案。据相关文件和工业官员表示,今年,有关实验型导弹预警传感器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空军还在密切关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目前空军主要依靠"天基红外系统"(SBIRS)和遗留的"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提供战略和战区导弹预警。一旦全部部署,SBIRS将包括4颗地球同步轨道专用卫星、4个搭载在大椭圆轨道秘密卫星上的红外载荷以及一个地面站网络用于接收、  相似文献   

4.
用于发现敌人洲际弹道导弹进攻的五角大楼第一阶段的早期预警卫星系统随着成功地发射了一对位于印度洋上实的同步轨道卫星可以确信已开始工作。 由TRW系统公司研制的这两个647卫星于1971年5月 5日由美国空军用马丁、马利得公司生产的大力神3C运载火箭发射人轨的。最早的一对647早期预警卫星于1970年11月6  相似文献   

5.
牛子刚 《国防》2007,(4):70-70
在"红旗"演习以及其他演习中,美国空军开始加入对抗卫星干扰威胁这一科目,帮助空军人员掌握发现和对抗卫星干扰的方法.在这些演习中,美国空军第26空间入侵中队(预备役,2003年组建)、第527空间入侵中队(现役,2001年组建)与第64入侵中队(配备F-16战斗机)、第65入侵中队(配备F-15战斗机)相互协作扮演"红军"(敌军),为受训的"蓝军"(美军)部队提供一致的威胁场景.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6日12时13分04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一号"卫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装载于荷兰研制的两个卫星分配器中的三颗微小卫星,三颗微小卫星分别由土耳其、阿根廷、厄瓜多尔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军在2010年中发射了第一颗新一代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但这次发射比计划推迟了几年。2009年的一份政府研究报告警告说.原来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已经老化,可能会在2010年晚些时候开始失效。  相似文献   

8.
2007年3月8日美国"宇宙神"5型火箭携带"轨道快车"(OrbitalExpress)先期技术验证装置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自主交汇和停靠能力验证试验。"轨道快车"系统由两颗卫星组成,一颗是作为维修卫星的波音公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我国成功发射"中星2D"卫星2019年1月11日1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D"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中星2D"卫星是我国最新研制的通信广播卫星,可为全国广播电台、电视台、无线发射台和有线  相似文献   

10.
简讯     
美国空军计划研制“隐蔽”卫星。 美国空军请求国会批准发展一种在轨道上不能被发现的侦察卫星。美国空军委托研究和发展防御最高局来负责。格·奥多·格拉斯尔在上星期向国会防务小组报告说,要求改进卫星的能力现在得到战略导弹部队的一致赞同。 此要求的提出是由于苏联在轨道上破坏卫星方面技术的进展。但是,此“隐蔽”卫星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印度为增强军事情报收集能力,开始大力发展军事航天技术。印度自2001年10月第一颗实验性侦察卫星(TES)发射成功之后,已计划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再研制发射一系列的侦察卫星。预计到2020年,印度有望成为军事航天大国。 庞大的研制计划 不久前,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计划从2002~2005年间,总共发射4颗侦察卫星。其中CartoSat-1侦察卫星已于2002年底发射,CartoSat-2定于2003年发射。据媒体透露,CartoSat-2是一种装备有能够以半米分辨率采集图像的、经过改进的照相机的天基监视卫星。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10月,国内首枚搭载商业卫星的民营火箭"朱雀一号"发射升空,但卫星未能入轨,发射任务失败。而在稍早的9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一枚实验用小型商业火箭"双曲线一号"。火箭将2颗立方星试验载荷依次释放进入亚轨道进行验证飞行,用于验证星箭分离和数据传输技术。这两次发射吸引了各方面的关注。因为这既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在国家发射场完成的发射任务,也是首次实现由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完成的商业发射任务。两次发射使用的火箭与实验卫星全部由民营企业自筹资金研制。虽然遭遇了一定挫折,但标  相似文献   

13.
欧洲正在努力建立和发展独立的军用卫星系统,特别是侦察卫星。在发展了2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之后,德国于2006年12月19日用俄罗斯"宇宙-3M"发射了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SAR-Lupe)。它是德国第1颗侦察卫星,使德国在构建本国太空侦察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也因此引起了世界军事航天界的广泛  相似文献   

14.
“宽带填隙卫星系统”是一种过渡系统,是现役的“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和“全球广播系统”向已计划的“先进宽带系统”过渡的桥梁。“先进宽带系统”是一种高容量战术通信系统,首颗卫星预定于2008年发射,可同时起到军用通信卫星和商用租赁卫星的作用。“宽带填隙卫星系统”将由3颗波音702卫星组成,首颗卫星定于2004年初发射,其余2颗将于2005年发射。该系统可以为固定和移动的战术用户提供高出目前10倍的带宽,且覆盖面更广、使用灵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美国航宇局宣布取消新一代航天飞机X-33“冒险星”的研制计划,主要原因是其燃料箱研制不断出现问题。然而没过多久,美国空军表示愿意继续投资研制X-33“冒险星”,目的是为快速发射携带武器的卫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实,航天飞机一问世就被广  相似文献   

16.
特别提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创建于1967年。40年来,从卫星的测量到圆满完成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回收,从距地球36000公里的赤道上空实现卫星同步定点到确保6次神舟飞船的回收搜救,从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星管理到成功抢救故障卫星,这个中心作为我国航天测控事业的发祥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先后实现了我国航天测控五大跨越。飞向太空: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所属地面观测系统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适时作出卫星经过世界244个城市上空的可观测预报,我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发射和测控人造卫星的国家。返回地面:1975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各测控站精确测量控制下,卫星运行三天后准确返回到国内预定回收区,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该中心迄今已圆满完成中国发射的24颗返回式卫星的测控与回收任务。同步定点:1984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成功将卫星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飞船圆收:1999年至2005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圆满完成六次"神舟"飞船测控回收任务,其中,"神舟"五号创造出飞船实际落点与计算落点仅差一点一公里、搜救人员三十秒赶到着陆现场的航天奇迹,"神舟"六号预报落点与实际落点误差只有280米。多星管理:为满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需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不断提高综合测控能力,实现执行实时测控任务由原来几年一次或一年几次到现在一年十几次,卫星长期管理任务由原来几颗到现在几十颗的转变,综合测控能力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11日,英国首颗第5代军用通信卫星——"天网-5A"(Skynet-5A)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基地由"阿里安-5ECA"火箭发射上天。该星是英国耗资32亿英镑建立"天网-5"卫星网的一部分,其通信容量是英国现有"天网-4"卫星的5倍,同时还有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战略弹道导弹,还是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发射前均要进行复杂的发射准备工作,如导弹的定位。起竖。测试。瞄准等,决不是只要一按电钮,就能将导弹打出去的简单事情。弹道导弹发射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导弹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它决定了导弹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因此,拥有导弹武器的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导弹的发射技术水平,推动着导弹发射技术向着快速。安全。隐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1970年4月起,至2000年12月止,中国已研制发射实践系列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返回式遥感卫星、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源系列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等各种卫星。通过这些卫星的研制发射,中国不仅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且在几个重要的卫星领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注重发展战术侦察与监视卫星系统近年来,美国从作战任务及其要求的能力出发,高度重视侦察与监视卫星系统的战术应用能力,现役侦察与监视卫星系统主要包括"锁眼"系列光学侦察卫星、"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ORS系列卫星等。"锁眼"系列成像侦察卫星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已经发展了12个型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